《单独中的洞见(Ⅱ)》编著者张方宇。
此书即名之为“单独中的洞见”,《单独与孤独》这一章自然是相当精彩的一章,在我看来,这一章中的句子完全来自作者内在真实的体验,并且这些句子相当纯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书也可以视为是对单独的一首颂歌。《人与人》、《人性》这两章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人性的高度洞察力。《寓言与比喻》是全书最值得咀嚼的一章,因为这一章中的每一句都运用了比喻或寓言的手法,而且相当有深度。不仅是这一章,其实整本书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中的各种比喻可谓是接连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于运用隐喻手法是“天分高”的标志。确实如此,像尼采和叔本华这两位天才哲学家都是相当擅于运用比喻手法的。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的比喻不仅让我佩服作者高度的洞察力,而且一些比喻本身是相当幽默的,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在我看来,最后一章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这一章绝大部分是短句,相当浓缩,可以看出完全是来自作者的灵感。要看懂这一章的句子,思考是不能达成的,除非能直接地“顿悟”。
《单独中的洞见(Ⅱ)》编著者张方宇。
在《单独中的洞见(Ⅱ)》中作者对欲望的洞察是相当深刻的。如果我们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去看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人的一生大抵是不断追随着自身欲望的一生。正如作者所言,人其实是欲望着的生物。我记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曾说道:“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确实,人最内在的本质便是有无尽的欲求。一个欲求实现,另一个欲求又随之而起。作者说得好,欲望的本质在于它永远无法被满足。其实,“贪欲”一词已经暗示了欲望的本质。作者在一句话中把欲望比喻成是人自身的影子,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比喻。你的欲望永远在你前面,它不会停留在目标上。我不禁联想到一个画面:一个人在追逐着可欲之物,欲望却在后面不断地鞭打着他。人的能力有限而欲望无穷,这本身不对称的结构就决定了欲望当中已经蕴含了挫折与痛苦。除此之外,作者还写道:“欲望使你离开你的真实本性。你的本性是一种存在,而不是成为;你的本性是一种放松,而不是一种紧张。另一方面,欲望使你离开此时此地,进入一个由头脑构筑出来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的存在就在此时此地。”确实如此,欲望永远是指向未来的,那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希望和未来之中,他们几乎把大部分生命都投注在虚幻的未来之中。生命真正的汁液在于真实的现在,而未来是还未到来的现在,如果一个人不断错过现在,那么到最后他也会错过生命。在《欲望》这一章中,作者有许多对欲望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欲望使灵魂变得羸弱’、‘欲望永远都带着乐观的情绪’、‘欲望永远看不到整体’等等”。在我看来,欲望本身是很自然的东西,它并不是一种罪恶。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对欲望的觉知能力,只有透过觉知,我们才能少受欲望之苦,甚至将欲望转化为一种正面的能量。作者说得好:“欲望的寂灭不是透过严厉的苦行,也不是透过刻意地去抑制欲望,而是透过智慧的成长。当你的智慧成长到能够完全看清欲望的愚蠢、荒谬以及它所带来的极度痛苦的时候,当这个看法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透彻,突然,欲望自己就脱落了。”
第一章
人生、命运
人生的意义——从发现人生的无意义开始。
第二章
人性、社会
所谓的庸俗,就是在一个人的自我挂帅下的他身上所有动物性的总和。
第三章
关系、社交
我们对别人表面上的关心,虚情假意的居多;我们对别人暗地里的关注,不怀好意的居多。
第四章
女人、婚恋
世间的男女之爱,很多时候都演变为一个可、白的纠缠。一个人要摆脱另一个人的痴迷,其难度常常并不亚于平息一场叛乱。
第五章
自我.头脑
不在别人背后谈论别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比这更了不起的是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
第六章
欲望
人以一个欲望和一个自我活着。欲望一路乞讨,自我贝川沿街叫卖。
第七章
死亡
死亡摧毁了我们所有的虚假,把我们的本来面目还给了我们。在孤独中,我们比较的真实:在死亡中,我们绝对的真实。
第八章
精神,灵性
任何庸俗的东西都有损于一个人的灵魂,平庸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第九章
孤独、单独
当一个人能够单独,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整个存在的爱。单独,它是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一个爱情事件。
第十章
真理、智者
那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人,才配得上给人类指路。能够指点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其中的首领,而是远方的一位隐士。
第十一章
天才、艺术
正如天才的作品总是远远超出了世人理解力的范围,世人的理解力也完全不在天才的预估范围之内。天才与世人之间,总是相互误解。
第十二章
觉悟、超脱
没有人能够通过模仿而获得真知,也没有人能够通过追随别人而抵达天堂
6
希望其实就是生命,至少,希望在很大的程度上支撑了生命。人如果不做梦,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7
人需要希望、幻想这些东西,这样他们才能在精神上与死亡抗衡。
8
我们无数次地对未来抱有热切的渴望,但那些未来还有我们自己后来又怎样了呢?
9
现实常常无力承载我们的希望。
1 0
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任何期望,他便能够瞭望。
11
时间是一个沉重的东西。至少,一旦我们意识到时间,就会心情沉重。
12
时间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本身的可悲,时间使我们产生了悲剧意识。
13
正如一个东西往往远观才美,很多平淡的事情唯有在回忆中才显得美好一一种时间上的远观。
14
回忆——一个人的现在之我与他过去之我的会晤。
15 人都是喜爱远处的东西,而眼前的事物却让他感到索然无味,因为有距离才会有幻觉。所以,一个人真正喜爱的是自己的幻觉——一张自我设计的蓝图。
16 没有什么事物是神秘的,只有距离才是神秘的。一切事物的神秘感,都要仰仗于这个距离。
17 距离本身具有奇妙的变焦作用,它使一个事物产生扭曲和变形,进而让人们产生出一种错觉。
18
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神秘的,而那个我们已经了解了的神秘,其实它就只是一个东西而已。
19
只要是让我们产生幻觉的东西,要么那里面隐藏着一个阴谋,要么它就只是一个无聊的恶作剧。
20
远处的事物拓宽我们的视野,而眼前的事物,却常常扭曲和损害了我们的视力。
21
有些事物,只有当它在我们眼中变小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价值。
22
凡是肤浅的东西,很快就会让我们感到乏味和厌倦。人生的空虚、乏味和无意义,只不过是暗示了我们这种生活方式的肤浅。处不在。
29
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两个主要动力:一个是被性的幻想所驱策,另一个是他们相信自己的将来会变得更好。
30
总的来说,生活就是不断激起的一连串幻想,还有就是这些幻想的逐一破灭。 31
每个人的个体性就像天上一朵云彩的形状,我们把那个形状固执地认作自己。但是,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切都只是一种流动和改变,一切都只是整个存在的一场游戏。
32
不管局部发生了什么,整体仍然完好无损。那么在整体的眼里,局部所发生的一切就只是一场梦。
33
气泡和蜘蛛网在一定的光线下都是色彩斑斓的。只是气泡太容易破裂,而蜘蛛网又太难以挣脱。P4-P8
睿智的句子,从心灾深处印刻出米的句子,语点破世界和人性的本质,于心灵中深悟,于单独中洞见!这本书,必将成为很多人的知音!它会被流传下去!
——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