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只会玩,从小就不干正事。”
“只知道玩,长大了学习肯定不好。”
“让他去参加一个辅导班,他说什么都不肯!”
家长之间。经常会有这种对话,感叹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有“玩”才是天经地义,才最符合他们的天性。
小威今年才6岁,但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童”,她不仅能脱口而出说英文句子、背唐诗宋词,还会弹钢琴、跳舞,就连珠算都很厉害。小威的“神奇”,是因为她的父母注意早慧教育,在她刚识字的时候就教她背诗,进行双语教育。还请家教教她珠算、钢琴,又送她去舞蹈班……为了小威能成才,父母可谓煞费了苦心。
年幼的时候,小威经常对父母说想出去玩,父母也不是有意阻止,但他们总对小威说:“等你做完这套题就可以出去,”或者“等你再弹一小时钢琴就出去吧。”等到小威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通常已经到了要睡觉的时间。在小威的记忆中,“出去玩”只出现在她的梦中,她很少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经验。
转眼间,小威已经是初中生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小威的学习成绩虽好,个性却很阴沉,整天闷闷不乐的。钢琴、舞蹈这些东西她早就不学了。甚至听到这些词都会有强烈的厌恶表情,每当同学们说起小时候一起去抓蛐蛐的趣事,说起儿时最爱看的动画片,说起第一次去游乐园的开心,她就会露出羡慕的表情,这些事,她从来没有经历过……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理想的教育都有几个共同点: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保持善良与对世界的信任、开发孩子的潜能。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小威,她是个好学生,但父母对她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她少了童年的乐趣,少了对世界的热情,甚至小小年纪就体会了什么是铭心刻骨的厌恶憎恨,这样的情形,家长始料未及。
如果你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却从来不看动画片、不玩玩具、不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闹,每天待在家里认生字、算算术,立志考个好大学,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孩子不像个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从来不问“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高楼是怎么盖起来的”,而是很正经地告诉你“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那栋高楼不会是豆腐渣工程吧”,你会不会觉得他身上少了童真、少了儿童特有的好奇与稚气?
教育学家说,中国的孩子压力大。当同龄的外国孩子还在享受户外的阳光,与花鸟鱼虫嬉戏时,他们已经被父母送进了各种幼儿学习班;当同龄的外国孩子还在涂鸦跳舞,他们已经背上了沉重的书包;当同龄的外国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各尽所能地发展特长,他们已经过早地告别了美术、音乐教育,为中考、高考烦恼……
社会上,各种补习班蜂拥而起,鼓吹家长们“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从最简单的方面考虑,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既有来自一线城市的富裕家庭。又有不少是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家庭,而且后者的学习成绩往往比前者还要好,今后的发展有时比前者更好。P2-3
第1章 玩耍嬉戏中也能透露出强大的思考能力
第2章 孩子不但要会学习,耍要懂得学为所用
第3章 拥有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
第4章 不要忽视孩子的奇思妙想和浮想联翩
第5章 语出惊人,敢于提出富有独创性的见解
第6章 经常让人惊叹于他何时学会了如此多的新鲜词
第7章 能够长时问保持注意力集中
第8章 把一个故事讲述得妙趣横生
第9章 孩子精力充沛,仿佛永远不知疲倦
第10章 新鲜事物总能吸引他的眼球
第11章 只要他喜欢做一件事,就会坚持到底
第12章 喜欢冒险,尝试用不同方式去做同一件事
第13章 你从来不教他,他却能将车西很好地分门别类
第14章 你从来不知道他的小脑袋瓜里有那么多的常识
第15章 一件事情他会不厌其烦地从头来过,直到尽善尽美
第16章 对于弱者,他会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
第17章 有时候,他的刻苦让你肃然起敬
第18章 你永远不知道,在老人面前他是多么乖巧可爱
第19章 他的幽默感经常惹得大人捧腹大笑
第20章 即使是小事,他也要做到言而有信
第21章 有时候他的表现真的像个小大人
第22章 好奇心经常让他打破沙锅问到底
第23章 他务实而有理想,很有“主心骨”
第24章 有时候,一点儿蛛丝马迹他都不肯放过
第25章 他谦虚的时候,像成熟饱满的麦子
第26章 不论面对什么,他都能自信满满
第27章 关键时刻,他总能表现出高度的理智
第28章 他很友好,能和每一个人愉快相处
第29章 他很敏锐,有时十分敏感
第30章 强大的领导力让他常常成为同学中的领头羊
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的寄托,也是未来的希望。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但是,人的资质有所不同,成长的道路各有选择,有些孩子能够渡过重重难关,达到人生的顶峰;有些孩子却被困难绊住手脚,只能停在中途,庸庸碌碌。
父母总想决定孩子的将来,想给孩子铺一条平顺风光的道路,但是,决定孩子将来的只能是孩子自己,他们才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成就。那些从小就勤奋、努力的人,必然比懒惰、得过且过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前程;那些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的孩子,必然比贪婪、自私的人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些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必然比木讷、无热情的人拥有更广阔的视野……那么,孩子的素质来自何方?
《新三字经》上说,人之初,如玉璞,情与性,俱可塑。孩子的素质,靠的是父母的培养。父母需要将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结合,想要孩子成为拔尖的人才,首先要承认他现有的差距,然后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一点一点培养,改掉他的缺点、强化他的优点,让他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杰出的表现。
本书结合最新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成果,提炼出杰出孩子的30种特征,涉及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也包括孩子的性格修养、品德修养。不要慨叹你的孩子不是个天才,也不要觉得只有那些天生歌喉洪亮、色彩感强、对数字迷恋的孩子才能成才,现代社会最讲究的是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想要培养杰出的孩子,先要做一个杰出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头脑、孩子的配合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家长起的才是主导作用,他们是引路人、是向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
不管别人怎样看待你的孩子,首先家长要慷慨地给予100%的信心,有了这份信心,你便能付出更多的头脑和耐心去教导孩子。
好的家长还要有气度,不要总是握着家长的权威不放,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孩子说的就是肤浅的、幼稚的。要知道,教育面前,没有面子和尊严的问题。孩子有自己的主张是件好事,家长应该有度量接受孩子的质疑。
常言道,过犹不及。家长教育孩子经常犯两个“过度”错误:一是保护过度,什么都想替孩子做,什么都不敢让孩子尝试;二是压力过度,动辄打骂,粗暴训斥。其实,避免这两个问题很简单,无非“自由”二字。孩子的心灵和肉体都像刚抽芽的小树,太多的营养和太大的力度都会造成他们的扭曲,家长只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才能自由自在地茁壮成长。
最后,父母还要有胆量,有胆量抛开父母的身份,然后拿出一半做老师,拿出一半做朋友。做个好老师,就是把你的人生经验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教给他们,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做个好朋友,就是要多听孩子说、多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以提醒和指导,而不是管束和约制。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依赖你。
世上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杰出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只是这汗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流。
阅读本书,不但能让广大家长找到一种轻松、有效的教育方法,更会在其中发现不少教育乐趣。所谓“寓教于乐”,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生硬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满满的欢乐与爱。
世上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杰出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只是这汗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流。
阅读林丹茹编著的《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不但能让广大家长找到一种轻松、有效的教育方法,更会在其中发现不少教育乐趣。所谓“寓教于乐”,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生硬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满满的欢乐与爱。一起来翻阅《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吧!
林丹茹编著的《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收集、总结出包括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理财教育、情商教育、挫折教育、赏识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内容全面,集实用性和理论性于一体,一定能够帮助家长们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从而培育出更多更快乐的孩子,培养出更多更聪明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