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饭花(下午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晚饭花(下午茶)》是张梅对旧事对流年对生活的一次集结,谈凉床蓑衣油布伞,谈水仙菖蒲晚饭花,谈春韭苦瓜花露烧,谈惊蛰谷雨玉簟秋,也谈白茶猴魁云雾茶,真是多姿多彩。而我最喜的依然是在书里撞见曾经的生活,这样,我就不仅仅是在读张梅的文字,更是在回味曾经的生活,如同时光的回流。

内容推荐

《晚饭花(下午茶)》由张梅编著。

《晚饭花(下午茶)》讲述了:

纱窗之下,漫卷诗书。杨万里就有“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之语,书案置于与芭蕉分绿的纱窗前,文人的雅兴化作诗句几行,也许正是这样的清凉氛围,让诗人更多了几丝童趣。幼时的竹摇篮、凉床、与自己嬉戏的小猫、院中的老墙……几多回味。

目录

辑一 惜旧事

 竹摇篮

 凉床

 田间蛙声

 树上蝉声

 草间蟋蟀

 住在心间的井

 老墙

 小巷的格律美

 故乡瓦

 石板路

 冬日河埠

 蓑衣

 缸

 油布伞

 水田飞白鹭

 如花的毽子

 稻草垛

 土最亲

 岁月长 草药香

 冰棍

 瓜子

 甘蔗

 西瓜忆

 八月断壶

 甜

 茶壶

 棉布恋

辑二 草木笺

 水仙

 销魂梅花

 兰之猗猗

 连翘

 握一束菖蒲回家

 女贞

 青艾

 晚饭花

 蒲草韧如丝

 广玉兰

 香樟

 花中禅客

 芭蕉听雨

 池中荷 纸上荷

 流水声中过一生

 薄醉

 明年想种牵牛

 芙蓉

 合欢

 苇花

 质朴的棉

 独活

 忍冬

 黄连

 冬天的树

辑三 食事迹

 枸杞头

 大白菜

 地衣

 新笋试春盘

 春韭

 食青团

 桂竹笋

 南瓜记

 参差蕹菜

 苋菜

 风味菱角菜

 碧筒饮

 苦瓜

 毛豆

 豇豆红

 直截了当的辣

 葛从山中来

 雪菜

 菜花蚬子清明螺

 泼醋擂姜食蟹欢

 风雅的干子

 酱汁肉

 胭脂鹅脯

 浮一大白

 花露烧

 美美地吃顿羊肉

 馄饨

 油条

 欢团

 酥糖

辑四 看流年

 行走在早春里

 春有一颗慈母心

 惊蛰

 谷雨

 风暖鸟声碎

 暮色中的村庄

 梅雨

 夏时光

 玉簟秋

 白露

 苍凉一点秋意

 寒露

 为秋天降落的雨

 秋霜起

 冬日闲坐,灯火可亲

 江南雪

 年,在冬的深处

 元宵时光

 当阳光爬满窗

辑五 茶意长

 茶是一种抚摸

 白茶

 红茶

 毛峰

 猴魁

 瓜片

 翠尖

 铁观音

 云雾茶

 山野的茶

 禅意菊花茶

 新雪烹茶

 山村散记

试读章节

竹摇篮

我家的竹摇篮,早已不知去向。

那个竹摇篮,本来放在奶奶家昏暗的正屋里,说是正屋,也堆放着很多杂物,是普通人家的惜物吧。一年到头,只有腊月掸尘时才清理,将瓶瓶罐罐挪到侧屋里,摆入木橱,过了正月,用时又陆续取出来。可摇篮往哪儿放呢,抬放到大木床边,来串门抱着孩子的,孩子在臂弯里晃着晃着就睡着了,顺便放在摇篮里,能安睡好半日呢。

竹摇篮,我们一直叫它摇窝子,很温暖的名字,或叫箩窝子,估计与它用竹篾编的有关。竹摇篮分两部分,下半部是个木质的摇架,约半米来高,长约有一米,长椭圆形,敞着口,可以将摇篮部分放进去。这木质的凹形托架底部是括弧状的,脚踏上去,不怎么费劲就推动摇篮了。也可以用手推摇,两旁是手掌宽的木扶手,中间部分常被手摩挲得很光滑。

做摇架的木头很是牢实,用的是桃木,取其辟邪的意思。古人说:居不可无桃,后来苏东坡说,不可居无竹,有意思的是,竹摇篮无意中将这两种材料合二为一。我们的祖先将美好的祈求寄予草木,这些草木也的确担当得起,至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实用的价值。

为了庇护孩子,更有意思的是,在小镇,家中的竹摇篮里睡着婴儿,在一旁放上一把扫把,尊之为“扫把神”,起避邪作用,这样邪气就不能靠近摇篮里的婴孩了。

我们初到人世的时光,大都在摇篮里度过。摇篮底部垫着稻草,铺上小棉褥,将孩子垫好尿片放进去,盖上被子,沿着摇篮的边沿掖紧,母亲坐在木椅上,脚踩着一边的踏板,摇篮便轻轻晃起来,起初孩子的眼睛还骨碌碌地东瞧瞧西看看,不一会儿,在这晃动中,在母亲随口哼出的曲子里迷糊起来,渐渐睡着了。母亲一边摇摇篮,一边还能织毛衣,或者纳鞋底。

江南的梅雨天,连雨之后春去,一晴已是夏深,家人会将底部有稻草的摇篮从摇架里端出,曝晒在阳光里,驱除稻草里的湿气。讲究的人家,换上一种底部平平的摇篮,比秋冬用的摇篮要浅一些,底部是竹篾的,也可以再铺层蒲草席,孩子睡在里面,透气凉爽,也不用担心因热生出痱子。摇架四角的圆孔此时可以发挥作用,插上细竹竿,挂上蚊帐,孩子在摇篮里睡得又香又甜。

弟弟出生以后,摇篮又一次发挥作用,母亲说,白天过于忙碌,夜里便在摇篮上拴根绳子,摇篮里的孩子一有动静,便拉动绳子晃几下,不一会儿,孩子睡了,大人也睡着了。

其实这摇摇篮,会摇的能摇出节奏感,孩子唇边漾着笑意睡得舒适安稳,不会摇的,孩子偏是不睡,还有摇翻的可能。有一次我去乡下,发现屋子里还用着竹摇篮,忍不住上前去摇,起初手重了些,摇篮起伏,赶紧调整,才发现,做母亲的,不疾不徐地摇着,这一推一晃中都是绵密的爱意。

等我们蹒跚学步,摇篮就被抬到添了孩子的亲戚家,睡在摇篮里的时光,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凉床

数十年前,搬进新居时,家具还未添置起来,父亲把家中的大方桌给我做餐桌,一张新凉床也被搬到客厅。后来陆续添置餐桌沙发,使用凉床的时光便渐行渐远。

从记事开始,炎炎夏日,凉床是必不可少的。凉床的凉意来自于竹。在众多草木中,偏爱竹。春日,乡村一隅,山林路旁,竹子摇曳着青翠,疏密有致,竹下行走,多一份清幽,身上也印着婆娑的竹影,有水墨画的意蕴。清冷的绿意会在心里弥漫,久久不散。

前一篇写竹摇篮时提到东坡爱竹,说不可居无竹。如今住在楼上,想居有竹的确很难。虽然无庭院可种竹,生活中还是有竹的身影,竹筷,竹竿,竹砧板,竹匾,竹榻,练字时用的毛笔管,当你的手触到竹的肌肤,是润的,光滑的。它不像木制品,需要漆来赋予它鲜艳的色泽,它所呈露的,就是朴素的本色。

时间愈久,竹色愈深,琥珀一样,躺在竹床上,恰好舒展身体,凉意从背部沁入,被驱除的,是在喧嚣的外界带回的浮躁之气。我所喜欢的作家汪曾祺,在(《夏天》里就提到凉床: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叫做凉床,并不只是用来躺或者睡。在我儿时,家中有两张凉床,大的宽约五尺,小的也近一米宽。除了夏季,这两张凉床靠墙放着,可以搁放一些杂物,比如冬日的棉被,包在旧棉布里,捆成包裹状放在上面。还有我和弟弟的小玩意,散放着,顺手可取。

竹床的模样极为简洁,高约半米,碗口粗的竹子作为四条支柱,长方形的面上全是平滑的竹条,在井字形的支架上,排列得极为密实。

到了夏日,凉床是生活中的主角了。父亲双手把住凉床两侧,轻举着,出了屋子,拎桶凉水,泼倒在上面,用旧毛巾将之抹净,这时竹条吃了水,摸上去格外凉。洗净的凉床主要用来做餐桌和睡床,兼作书桌,孩子把书本摊放在上面,写着当天的作业,一直到一场秋雨一层凉的处暑之后,凉床才又被闲置起来。P2-5

序言

我家的竹摇篮,早已不知去向。

那个竹摇篮,本来放在奶奶家昏暗的正屋里,说是正屋,也堆放着很多杂物,是普通人家的惜物吧。一年到头,只有腊月掸尘时才清理,将瓶瓶罐罐挪到侧屋里,摆入木橱,过了正月,用时又陆续取出来。可摇篮往哪儿放呢,抬放到大木床边,来串门抱着孩子的,孩子在臂弯里晃着晃着就睡着了,顺便放在摇篮里,能安睡好半日呢。

竹摇篮,我们一直叫它摇窝子,很温暖的名字,或叫箩窝子,估计与它用竹篾编的有关。竹摇篮分两部分,下半部是个木质的摇架,约半米来高,长约有一米,长椭圆形,敞着口,可以将摇篮部分放进去。这木质的凹形托架底部是括弧状的,脚踏上去,不怎么费劲就推动摇篮了。也可以用手推摇,两旁是手掌宽的木扶手,中间部分常被手摩挲得很光滑。

做摇架的木头很是牢实,用的是桃木,取其辟邪的意思。古人说:居不可无桃,后来苏东坡说,不可居无竹,有意思的是,竹摇篮无意中将这两种材料合二为一。我们的祖先将美好的祈求寄予草木,这些草木也的确担当得起,至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实用的价值。

为了庇护孩子,更有意思的是,在小镇,家中的竹摇篮里睡着婴儿,在一旁放上一把扫把,尊之为“扫把神”,起避邪作用,这样邪气就不能靠近摇篮里的婴孩了。

我们初到人世的时光,大都在摇篮里度过。摇篮底部垫着稻草,铺上小棉褥,将孩子垫好尿片放进去,盖上被子,沿着摇篮的边沿掖紧,母亲坐在木椅上,脚踩着一边的踏板,摇篮便轻轻晃起来,起初孩子的眼睛还骨碌碌地东瞧瞧西看看,不一会儿,在这晃动中,在母亲随口哼出的曲子里迷糊起来,渐渐睡着了。母亲一边摇摇篮,一边还能织毛衣,或者纳鞋底。

江南的梅雨天,连雨之后春去,一晴已是夏深,家人会将底部有稻草的摇篮从摇架里端出,曝晒在阳光里,驱除稻草里的湿气。讲究的人家,换上一种底部平平的摇篮,比秋冬用的摇篮要浅一些,底部是竹篾的,也可以再铺层蒲草席,孩子睡在里面,透气凉爽,也不用担心因热生出痱子。摇架四角的圆孔此时可以发挥作用,插上细竹竿,挂上蚊帐,孩子在摇篮里睡得又香又甜。

弟弟出生以后,摇篮又一次发挥作用,母亲说,白天过于忙碌,夜里便在摇篮上拴根绳子,摇篮里的孩子一有动静,便拉动绳子晃几下,不一会儿,孩子睡了,大人也睡着了。

其实这摇摇篮,会摇的能摇出节奏感,孩子唇边漾着笑意睡得舒适安稳,不会摇的,孩子偏是不睡,还有摇翻的可能。有一次我去乡下,发现屋子里还用着竹摇篮,忍不住上前去摇,起初手重了些,摇篮起伏,赶紧调整,才发现,做母亲的,不疾不徐地摇着,这一推一晃中都是绵密的爱意。

等我们蹒跚学步,摇篮就被抬到添了孩子的亲戚家,睡在摇篮里的时光,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书评(媒体评论)

暮春,紫微微的桐花晃悠着飘落下来,啪嗒一朵,啪嗒又是一朵,细密有声,青黛的瓦上多了一层迷蒙的紫气。猫无声地从瓦沟里穿过来走过去,轻灵地从瓦当上跳下,慵懒地伏在母亲脚边。偶尔飞过的一群麻雀或者家鸽把屋顶当作彩排的舞台,或者只是歇脚。

——故乡瓦

《帝京景物略》上记载的童谣日:“杨柳活,抽陀螺。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死,踢毽子。”杨柳叶枯,等来了踢毽子的好时机。毽子在我们的足问跳跃,轻轻一掂,一扬,一拐,一扣,总是能轻盈地接住,在落地之前,一个打跳,毽子在胸前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眼看着就要落地,一个侧身,稳稳当当地让落在脚面上。

——如花的毽子

晚饭花一直开到夜色里,蛙声不息,虫鸣草问,晚归的人踏着晚饭花的影子回家。晚饭花是有香气的,很柔很淡,晚饭后纳凉,流萤点点,在晚饭花丛中明明灭灭,竹质的凉床在晚饭花边,摇扇扑流萤,驱蚊虫时,花香便在扇动的微风中浮动。

——晚饭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8: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