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如果,童年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自己曾经受到过伤害。那么该如何避免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如果,认识到自己在复制父母的教育方式,那么该如何甄别其中的优劣。改变行为方式。成为更好的父母呢? 本书给出了答案:承认我们的童年受到的伤害,承认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爱、愤怒、羞愧、伤痛、挫败等情感,安抚曾经受伤的自己,修正行为,寻找更好的养育之道,成为更好的父母。 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经验型的养育手册,一本能让人由衷发出“如果在我最开始养育孩子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本书该多好”的书,献给所有正处于上一代影响之下的父母。 目录 第一部分 父母与孩子之间隐藏的交流 第一章 父母的言行塑造孩子 孩子能够感知一切 孩子能够模仿一切——见其子而知其父 孩子服从一切 父母可以做什么 第二章 父母再现其童年 童年的烙印 童年的影响:影响之下的父母 习惯的反弹 我们需要了解童年 认同父母的心理需求 复制的恶性循环 报复性的反弹 第二部分 打破复制的恶性循环 第三章 消除痛苦 与父母反着来 透析童年 第四章 纠正行为 注意时刻保持警惕 识别源于童年的反应 改变行为 第三部分 成功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五章 投身于孩子的教育 对夫妻间平衡的担忧 不愿改变生活方式 是否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生活 无暇自顾 在孩子小的时候照顾他,才能在孩子长大后少操点心 第六章 向孩子证明我们很重视他 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 接力的重要性 警惕教育借口 第七章 给孩子立规矩 专制行不通 放任也行不通 显示权威 有选择地战斗 第八章 与孩子建立联结 交流 传承 给孩子建议并捍卫孩子 第九章 放弃成为超人 放弃取悦孩子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自主权的挑战 孩子塑造父母,而不是父母塑造孩子 第四部分 实用指南 测试:你是什么样的家长? 你与童年的关系 你与孩子的关系 成见剖析 父母要做什么 关注自己的童年 关心你的孩子 父母不要做什么 父母不应该做的事 父母不要做得太多 后记 序言 如何教养孩子?对于这 个问题似乎所有人都能畅所 欲言:既可以摸着良心说出 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大 言不惭谈论自己的成功之道 。但是教养孩子这个问题实 在太过复杂,我们往往不会 深思:要么满足于用父母教 育自己时所用的方法来对待 自己的孩子;要么恰恰相反 ,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能和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有 所不同。有的家长很严格, 有的家长很温和;有的家长 很现代,有的家长很传统。 在无可厚非的实用主义影响 下,我们的讨论终会得出以 下结论:我们应该将爱和本 能相结合来养育孩子,并以 此来应对那些不断出现的困 境。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我 们不必为此感到惊讶,我们 远未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他人的影 响之下。其中,童年时代的 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当 我们为人父母时,自己最初 的教育意图开始走样、逐渐 扭曲或者与之背道而驰,我 们甚至开始复制父母曾经的 教育方式。如果我们在童年 时代曾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 不幸,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式 的复制将令我们感到厌恶。 尤其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条 件反射后,我们越觉得它是 种本能,就越无法逃开它。 于是我们只能把它赶出大脑 ,此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们最终将发现,尽管我们 是出于最大的善意,付出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力在孩子 的教育上,但实际上,我们 为人父母后的所作所为往往 一点也不高明,甚至一点也 不理性,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也与我们一开始的预期完全 不同。 我像许多人一样,也在 这样的现实中碰了壁。我感 到来自于我童年的影响破坏 了我现在想做的所有教养选 择。虽然养育书籍中有许多 指导建议,但都从来不曾讨 论过这个问题。所以,尽管 感到些许遗憾,但我赞成“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最成 功”这一普遍说法,而且我 知道,明智的家长都不会吹 嘘自己是一个好家长。 后来我明白,在教养孩 子的时候,人们根本无法回 避童年经历和直觉对自己的 影响。你会说,这又不是什 么新鲜事,甚至大多数人都 不会质疑直觉对我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只 是很少会有人具体地将这种 影响与为人父母的能力相联 系。因为用直觉来养育孩子 似乎与扮演家长这个角色所 必要的成熟和辨别力相去甚 远,以至于这个概念多少带 有些煽动的意味。因此,焦 虑的家长们一般只会寻找使 自己安心的方法,通常不会 对用直觉来养育孩子这个话 题感兴趣。然而,只需思考 片刻就能理解,放任自己的 直觉是极不理智的,因为这 会背离我们教育的初心,更 糟糕的是,它会让我们在无 意中对下一代造成同样的伤 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 发现有这样一种可能:将自 己从童年的经历中抽离出来 ,与糟糕的童年经历保持距 离。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家 长,就必须这么做。 本书的宗旨就在于此: 传递我从自身经历、阅读、 搜集到的案例中吸取来的经 验;传递我在与心理治疗师 的交流中收获的思考——他 们同意向我提供他们在工作 中接触到的具体案例,涉及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与家长: 传递心理治疗师对于“什么 样的教育是有效的,什么样 的教育是无效的”的看法。 我曾犹豫要不要写作这 本书。作为一名小说家,我 没有接受过对自己的思考进 行全面论证的基本训I练— —这需要我通过详尽而精确 的研究追溯我所有思想的来 源。我也没有接受过基础的 理论训练,通过对各种学说 、研究或思想流派的研究, 来重现各种理论对我形成这 些思想的重大影响。 但是,我之所以有资格 写作这本书,是因为我差点 就与为人父母所能享受到的 乐趣和养育子女所要承担的 义务擦肩而过了。在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是一 个好母亲,我很清楚一个不 合格的母亲会对孩子造成的 影响,我感到不安,以及随 之而来的罪恶感。我不得不 开始采取行动,纠正我之前 的错误,转变自己的态度, 让我的孩子能够成为他们自 己,也就是成为“即使他们 不是我的孩子,我也依然很 想认识的人”。 15年以来,我在反思中 悟出的道理已经彻底改变了 我与孩子们的关系,我觉得 我应该以最简单的方式—— 通过我身边的父母和孩子们 遇到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 治疗师向我详述的具体案例 ,以及通过能反映现实问题 的虚构作品——来揭示道理 ,将我的领悟传递给更多人 ,写出一本能让人由衷发出 “如果在我最开始养育孩子 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本书该多 好”的书。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综 合性的、经验型的养育手册 ,我想将它献给所有正处于 上一代影响之下的父母,包 括过去的我和现在偶尔仍然 处于上一代影响之下的我。 我知道,只要我们还没有意 识到自己的童年经历对我们 为人父母后所持态度的影响 ,只要我们还未习惯于站在 孩子的立场上来质疑自己, 我们都是处于上一代影响之 下的父母。我希望这本书能 让懂得这一点的父母有所反 思,有所改变。我希望当他 们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能够借 助这本书分享的经验来给予 孩子最好的教育。毕竟,言 传身教,我们身为家长的一 言 导语 本书是一本教父母如何打破养育方式的恶性循环、用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陪孩子长大的教养书籍。如果童年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自己曾经受到过伤害,那么该如何避免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呢?如果认识到自己在复制父母的教育方式,那么该如何甄别其中的优劣,改变行为方式,成为更好的父母呢?本书给出了答案:承认我们的童年受到的伤害,承认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爱、愤怒、羞愧、伤痛、挫败等情感,安抚曾经受伤的自己,修正行为,寻找更好的养育之道,成为更好的父母。掌握家长权威的使用法则,为陪伴注入能量。斩断原生家庭的轮回,不再复制童年的痛,用清晰的界限代替操纵的铁手,让孩子做自己的超人。 后记 当我对本书进行最后的 修改时,我才问自己,我写 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一 本论文,还是一本实用指南 ? 可能两者皆有。因为这 是一本扎根于具体实例的书 ,它不像大多数教育类书籍 那样是为了提醒父母孩子的 需求,而是为了解决父母在 教育方面遇到的深层次心理 难题。 我在书中讲述了我为克 服自己在当母亲时的苦恼而 反复摸索最终形成的教育哲 学。其实,我属于糟糕的那 部分家长,因为尽管我有决 心并且也坚信自己做了优秀 的母亲应当做的事,但是我 很快就失望地发现,我做的 与我想做的截然相反。我没 能控制住对孩子发脾气,跟 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既感到迷 失又无能为力。我感到气馁 ,我认定成功的教育是不可 能做到的,我渐渐开始听天 由命。我曾对自己说“我一 无是处,但我不在乎”,我 装出一副看似毫不在乎的冷 漠,但这与我的感受完全不 符。我还将自己的行为跟身 边的家长进行比较,然后陷 入自责。总之,我被自己困 住了,以至于我无法真正关 心我的孩子,并与他们建立 良好的关系。 直到后来,我意识到我 必须有所改变,我必须搞懂 自己,我必须给自己提供我 在教育方面所缺乏的参考依 据。在本书的写作中,我与 他人交流,向心理专家咨询 并阅读相关书籍,力求解释 家长们的糟糕行为,阐述教 育孩子的秘诀。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执行 了这项大胆计划后,除了获 得了满足感,还有一种完成 使命的感觉。我一心想与其 他父母分享我的思考——用 这本以父母和父母的困惑为 中心,为父母量身定制的书 。这是一本由一位家长写给 其他家长的书,专门写给那 些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办了坏 事,怀疑自我能力的家长。 它旨在让这些家长恢复所有 他们本该为孩子服务,却经 常在焦虑和愧疚中失去的能 量,让他们也发现我所发现 的道理——不需要成为完美 的家长才能教育孩子,不完 美的父母完全有可能与孩子 建立幸福又互相尊重的关系 。 我希望这本书对你有用 ,希望它能帮你成为拥有良 好的亲子关系和幸福家庭的 父母。 精彩页 我们扮演的家长这一角色能引发各种各样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更多的是针对养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却很少提及家长如何与孩子以亲密的方式体验生活,或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因为人们缺乏分析这些问题所需的参考系。 当然,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与他的母亲、亲人或充当家长的监护人建立起情感联结’。这种对爱的需求是一种真实而彻底的需求,在临床表现上也同样如此。 尽管如此,却很少有家长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得到的关注造就的。只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联结并进行情感交流时,他才能产生自我意识,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在与周围人的同化或对立中塑造自我。如果联结与情感交流的数量或质量有所欠缺,孩子就会自我封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成年后会变得害羞、自我封闭、敏感,甚至出现精神问题。而且这还不是全部,现在我们还知道,亲子联结的优劣会促进或降低孩子的学习能力,影响孩子今后的身体健康。 孩子能够感知一切 婴儿经常被比作海绵,因为他能感知周遭的情感氛围,特别是从感知母亲的情绪状态开始,进而感知一切。 这种能力类似于心灵感应,它对孩子的生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种能力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他所依赖的人(同时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也是手握他生死权力的人)。有关这种天赋的例子不计其数。 例如这个18个月大的孩子,当他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他每天要睡18个小时,比同龄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间要长。但当他和父亲在一起时,睡眠时间就缩短了,与同龄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间一致。后来,父亲对孩子的古怪行为做出了解释:他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孩子很早就感应到了,也就是说孩子知道妈妈病了,不能跟他进行互动,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他绝不会去刺激妈妈。 还有克莱尔的例子。这是一位身体残疾的年轻母亲,她的宝宝2个月大。当父亲给宝宝换尿布时,他像别的孩子一样在尿布台上乱动。而当克莱尔给宝宝换尿布时,宝宝的表现令人震惊:他一动不动,因为他知道不能给妈妈添乱。 最后还有拉尼亚的例子,她家的狗狗去世了。拉尼亚觉得最好向她7岁和5岁大的两个孩子隐瞒狗狗去世的消息。几天后,在她送孩子们上学的途中,她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竞然在悄悄讨论这件事。她不得不竖起耳朵听他们窃窃私语:孩子们一直以为妈妈还不知道狗狗去世的事,因此他们十分小声地说话,以免妈妈听到了会难过。当他们开车经过屠宰场时,孩子们猜测狗狗的尸体也许就在这个离他们家不远的屠宰场里。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不要妄想对孩子隐瞒一切。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对孩子隐瞒事实,这样能够保护孩子。但事实上,我们最好尽可能简单地告诉孩子我们那些显而易见的情感和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妈妈有时候会难过”或“爸爸和妈妈在互相生对方的气”并不是因为他在其中犯了什么过错。当孩子亲耳听到父母确认自己的所知所感时,就能够安心,能够专注于其他事情——那些与他直接相关的事情。 而如果父母试图隐瞒,孩子会对他所觉察到的不对劲产生内疚感。因为在孩子的眼中,父母依赖他的程度完全等同于他依赖父母的程度。既然父母要对孩子所有的不适负责,孩子觉得他也应该对父母的所有不适负责。所以他总是会问:“是因为我做错了吗?”这种“是我的错”的感受本能地扎根在孩子的心里,以至于成年以后也难以甩掉这种负罪感。我们不也一直认为自己要对父母的幸福负责吗?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