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艺术解剖学正走向无限细致,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体只是表面的皮肤组织,透过皮肤便是表层肌肉、深层肌肉,最后是骨骼。从单纯的学科研究角度来讲,弄清这些复杂的肌肉关系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我们可以另辟蹊径,通过“结构”、“体”的概念将复杂变为简单,将肌肉以“形状”加以理解,将肌肉的组合以“形状的咬合”来代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这样的手段多加练习,就可以较为熟练地默画出处于运动状态中不同的人体形状。此时,再将解剖知识细化,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大家会觉得,曾经变化繁复的人体此时变得条理清晰,有章可循了。
厉晓东编著的《艺用人体解剖学》中的解剖教学图由米·谢·科佩金、尼·尼·列宾、佐治·伯里曼、荷加斯、巴莫斯、卑斯特罗天、科洛廖夫与编者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