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明所著的《遮蔽与显现--中国成长小说类型学研究》“上编”三章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第一章”追溯西方成长小说的演变渊源,发现其主要形成演变过程在德英美三国完成。“第二章”归纳成长小说的定义,认为中国成长小说同样是“教育维度”与“成长维度”交织而来,只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而稍有不同,另有“身体(生理)成长”这一特殊内涵。“第三章”辨析成长小说与其他几种相近小说类型的区别联系,认为“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与作者在小说中流露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相当微妙复杂的关系,为解读小说提供了崭新的独特视角。而后研究中国成长小说中叙事语法与思想意旨的互动关系,分析中国成长小说各时期代表作的叙事形态与文化传统、作家性情以及社会环境思潮的微妙关联。
《遮蔽与显现--中国成长小说类型学研究》以中国成长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理论经纬全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文化批评、心理分析等方法进行文本细读。首先论从史出,从西方成长小说发展史提炼其本体特征与内在发展规律,认为它由“成长维度”和“教育维度”交织而成,遵循从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演变的内在发展规律。其次以论入史,详细考察中国成长小说从无到有的演进历程,进而用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中国成长小说中叙事语法与思想意旨的互动关系,分析中国成长小说各时期代表作的叙事形态与文化传统、作家性情以及社会环境思潮的微妙关联。《遮蔽与显现--中国成长小说类型学研究》由徐秀明所著。
绪论 误解中的演进
上编 成长小说的理论探究
第一章 西方渊源:古典传统与现代流变
第二章 概念厘定:西方分歧与中国定位
第三章 类型辨析:“教育小说”、传记小说与青春小说
中编 中国成长小说的精神流脉
第四章 清末民初:政治启蒙与个性觉醒
第五章 革命时代:红色主流与多彩映照
第六章 新时期后:世俗感性与青春走向
下编 中国成长小说的叙事语法
第七章 懵懂自然:天真—困惑—接受
第八章 知时顺命:叛逆—受挫—顺从
第九章 特立独行:天真—受挫—叛逆
第十章 求索皈依:受挫—困惑—皈依
余论 中西比较与小说衍化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