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战将领殉国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田涌//田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田涌等编著的《抗战将领殉国录》介绍的将领覆盖面广,对东北义勇军、国民党的川军滇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当时参与到抗战中的各方部队的将领均有介绍,区别于过去单方面宣传中共抗日的抗战史出版物,对国民党在正面抗日战场做出的牺牲有实事求是的肯定。

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史料丰富,从权威专家的评讲到将领家属的回忆。

配图形象生动,可以作为语言表达之外具象化的补充,给读者以张弛有度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田涌等编著的《抗战将领殉国录》介绍了抗战期间,十数位国共高级将领为了抗击日本侵略,保卫中华民族,肩负起伟大而光荣的抗日使命,最后以身殉国的英勇事迹。《抗战将领殉国录》中还辅以有关军事历史专家对当时史料的讲评,及将领亲属对于他们生平的回忆,史料详实生动。

目录

忍辱负重张自忠

背负汉奸骂名

南京请罪

出手救仇人

光荣地去死

八路军名将左权

“彭左”的来历

父亲与母亲

莫名的“处分”

倒在太行山上

基督徒将军佟麟阁

父亲的金怀表

1937卢沟桥

和日本人对着干

把金表送回家

躺在为老父亲准备的棺材里

抗联司令杨靖宇

寻找“马尚德”

从“大老张”到“杨靖宇”

叛徒迭出

一个人拖垮六百人

让敌人畏惧的对手

义勇将军韩家麟

九一八的记忆

武装抗日第一枪

随马占山走出家门

义勇军进行曲

让妻子戒烟的一句话

替马占山悬头示众

“孤岛”抗战谢晋元

一触即发的战争

给全世界看的战斗

死亡堡垒

坚守“孤岛”

不辱使命

谜一样的暗算

美男子将军刘震东

胸怀大志的小细木匠

喜欢新潮的将军

抗战不含糊

不钻防空洞

把烟具扔进炉膛

莒县城头空城计

记住2月22日

108给夫人们留下的家书

女豪杰赵一曼

坚强的小女子

再入魔掌

异国的简陋婚礼

留给儿子的照片

留给儿子的话

用钢针在身上刺下母亲的名字

草鞋将军王铭章

出川抗战的双枪兵

抢军械库的“土匪”

要被蒋介石赶回老家

出川抗战誓言

强与弱的对决

最后一封电报

捉蒋猛士刘桂五

张学良点将

临潼“踩点”

与红军的私下协议

活捉蒋介石

绥远抗日

给女儿画像

对自己开枪身首两茫茫

滇军孝子唐淮源

朱德的拜把子兄弟

同情红军的将军

孝子回乡

激战中条山

找到归宿

断头将军陈中柱

七岁女孩的惊恐记忆

苏北汉子与南京官家小姐

游击将军

从阶下囚到座上宾

不当汉奸

倒在家乡的热土上

患难夫妻的最后相见

少将团长严家训

跟在父亲的棺材后面

把布鞋留给弟弟去当兵

当团长的少将

云南兵与日本坦克

静静地躺在麦田里

浴血许昌吕公良

骡车接家人

七万对四千

穿上将军服突围

将军战死之谜

辍学抗战朱程

为抗战从日本回国

同情共产主义的国民党人

倒戈八路军

两张床并在一起的婚礼

第二次看到父亲

一代儒将戴安澜

子女的抗日名称

喜欢京剧的将军

三夺昆仑关

误拦蒋介石的座驾

被士兵们抬回祖国

硬战将军王甲本

淞沪抗战初露峥嵘

陈诚力挺当师长

用红笔记下枪毙的人

和日本兵拼刺刀的将军

川军上将李家钰

把家人从轿车上赶下来

与红军的过节

和朱德化敌为友

血战豫湘桂

孤军断后

鸣谢专家

试读章节

背负汉奸骂名

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89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尽忠竭力;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诬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卅I,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张自忠冲破个人在历史旋涡、政治博弈中之不得已,以身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字中的一“忠”字。

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军忽然中止了汉口电台的正常广播,插播了一条特别报道:“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遗体。”蒋介石获悉张自忠遗体落入敌手,急令“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率数百人便衣队夜袭日军,终将张将军遗体抢回。张自忠殉国时,其家人正在上海租界内,次女张廉云如今清晰地记得当时之肝肠寸断。与父亲见最后一面时,她年仅14岁。张自忠,189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一望族内,其父张树桂曾任清廷五品官。1911年,张自忠在天津政法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人冯玉祥西北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调至宋哲元部二十九军。1933年长城抗战后,华北形势微妙,蒋介石之中央军退出华北,二十九军成为华北最大军事力量。日军知道宋哲元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希图借此机会建立亲日政权。宋哲元一直模棱两可。1935年后,张自忠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虽处在乱世的夹缝中,但其行事作风稳健,颇受宋哲元器重。1937年4月,日本人邀请宋哲元访日,宋哲元怕日本人威逼,便委托张自忠代其出访。此时,国内舆论大哗,张自忠立刻被戴上了“亲日”的帽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被战云笼罩。张自忠此时正在华北卧床治病,战事一开,生命如芥,家人都希望能到天津租界内去躲一躲。

七七事变之初,南京政府给二十九军的方针是“应战而不求战”。二十九军无法准确判断这份模棱两可的指令背后,南京政府到底有着多大的抗日决心。日军以“不扩大方针”为烟幕,虚言和平的同时,不断向华北增兵,准备向平津地区发起总攻。此时的宋哲元仍认为事态可以局部解决,不会发动全面战争。但北平市已人心惶惶。

日军的不断增兵让宋哲元意识到“大战势不可免”,“我不杀人,人必杀我”。蒋介石也不断派人向宋哲元传递着抗日的决心。但此时,战势已急转直下,二十九军只得退往保定,再图良策。就在二十九军全身而退之时,张自忠被留了下来,与El本人交涉。为何留他呢?难道他真是“亲日派”?

7月29日一早,张自忠前往外交部街外交大楼冀察委员会,就任代理委员长和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北平市长。舆论哗然,各大报纸纷纷痛斥张自忠,标题醒目:如((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张自忠接见松井之后,北平城门大开》等。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七七事变引发了全面抗战。留在敌占区做官的人顿成万夫所指之汉奸,张自忠自是首当其冲。南京请罪

他叫福开森,是个美国人,1886年即来中国传教,曾做过张之洞、袁世凯的顾问,1937年定居在北平。这一日,一位身着长袍的学者找到他,希望利用其特殊的身份离开北平。福开森遂连夜找到怡和洋行买办赵子青,驾驶一辆挂有意大利国旗的小汽车驶向天津。找福开森的这位学者不是别人,正是张自忠。1937年8月9日,张自忠逃出虎口,突然出现在天津的家人面前,大家有些不知所措。

曾同为二十九军华北大员的秦德纯,得知张自忠要去南京见蒋介石请罪,赶来见他。一见面两人便抱头痛哭。平津失守,内心之屈辱可想而知。

秦德纯自愿陪张自忠去南京请罪。火车由济南动身时,不料京沪各报驻济南记者蜂拥而至,有报纸标题称((张逆自忠今日解京讯办》,连火车班次都报了出去。火车刚到徐州,秦德纯便看见车站上围了许多学生,打着“汉奸张自忠”的白旗,赶忙劝张自忠到厕所里躲一躲。张自忠说:“我无愧于心。”不肯趋避。秦德纯苦劝,将其推进厕所,将门扣住。这事对张自忠刺激很深。

1937年10月中旬,张自忠来到南京请罪。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当张氏抵达之时,简直不敢抬头。平剧中,常见犯人上堂见官,总是低着头说:‘犯人有罪,不敢抬头。’对方则说:‘恕你无罪,抬起头来。’我以为这不过是扮戏而已,殊不知抗战时期,北方军人中尚有此遗风。”

在南京,张自忠之老上司——西北军首领冯玉祥,极力在蒋介石面前疏通。再有宋哲元的报告及李宗仁的力保,张自忠虽以“放弃责任,遗失守地”为由撤职查办,但并未受其他严厉处罚,反而得到戴罪立功机会,重掌兵权,回到了他一手操练起来的原三十八师(后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军)。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