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美学译谭(精)/王向远译学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王向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首次结集出版的古今译学史专题论集,目的是在翻译史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作为一门学问的“译学”。
本书以中国译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以译学概念、范畴、命题的提炼、辨析、阐发与理论论争为基本层面,探赜索隐,沿波讨源,在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新材料与新观点,有助于中国译学史的充实与更新,也为今后的译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学术史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东方学、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文化学院教授、博导,东方学研究院学术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职。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单行本著作20余种、译作30余册,著译非重复总字数1000余万。著作结集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王向远教授学术论文选集》(全10卷)等。以《“笔部队”和侵华战争》等3部著作首开日本侵华文学研究,以《王向远文学史书系》(7卷)形成了以东方文学史、比较文学史为中心的文学史系列,以《王向远比较文学三论》(3卷)建构了比较文学体系;以《中国东方学》3卷(即出)及60篇相关论文,建构了东方学体系;以《王向远译学四书》(4卷)建构了以“译文学”为中心的译学体系;以《审美日本系列》等4套译丛,形成了古今日本文学与美学的译作系列。
目录
前言
“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日本物哀》译本序跋
入“幽玄”之境——《日本幽玄》译本序跋
风雅之“寂”——《日本风雅》译本序跋
日本“意气”论——《日本意气》译本序跋
日本古代文论的传统与创造——《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古代卷》译本序
日本近代文论的系谱与构造——《日本古典文论选译?近代卷》译本序
关于日本古典文论的翻译
日本古代文论的千年流变与五大论题——《日本古代诗学汇译》译本序
翻译的快感——《日本古代诗学汇译》代译者后记
卓尔不群,历久弥新:重读、重释、重译夏目漱石《文学论》——《文学论》译本序跋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译本序跋
茶、茶道与茶道美学——《日本茶味》代译序跋
俳句、俳论、俳味与正冈子规——《日本俳味》译本序
日本“歌道”的传统与流变——《日本歌道》译本序
后记
序言
《日本美学译谭》作为
《王向远译学四书》之一,
收录的是2020年之前作者
为自译的十几部日本美学与
文论著作所写的译本序跋,
共计14篇。
从中国古代佛典翻译的
序、跋、记,到现代各种译
作的译本序和后记,随着翻
译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译本
序跋形成了一种有着悠久历
史的特殊文体。诚然,并不
是每一本译作都一定要有译
本序跋,由于种种原因,一
些译作并没有译本序跋。不
过,没有译本序跋,对读者
来说观感效果是不一样的。
一本译作若没有译本序,就
好比一个穿了礼服的绅士没
戴帽子;一本译作若没有译
本后记,就好像一个人没穿
袜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译
本序跋对一本译作而言,常
常是不可缺少的。大凡有经
验的读者,在购读、选择一
本译作的时候,往往先是书
名吸引了他的注意,然后拿
过来翻翻目录,接着就要看
看译本序,以此可对译作的
大体内容进行初步判断,再
翻到最后,看看卷末有无译
者后记(跋),以此可对这
本译作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译本序”,有的是译者
自己写的“译者序”,有的是
请别人撰写的“他序”。在中
国翻译史上,佛典翻译的一
些“序”“跋”“记”,情况就是
如此。古代佛典翻译的程序
比较复杂,不仅仅是一个翻
译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编
辑成书的问题,从翻译到付
梓的整个过程称为“出经”。
因此译本序跋往往并不出自
翻译者之手,而是出自负责
校勘、修订、出书的人之手
,因为他更了解情况。到了
现代,就一部经典的、严肃
的文学作品或学术著作的译
本而言,无论是译者序,还
是他序,总是不可或缺的。
有的译本序就是译者序,有
的译本序是找另外的有研究
、有影响的学者来写的。例
如,20世纪中后期人民文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联
合出版的那套著名的外国文
学名著译丛,译本序的作者
大多是学界名家,而不是译
者本人。那时一些翻译家就
是纯粹的翻译家,他们习惯
于翻译的转换,但似乎不习
惯于学术写作,也不为自己
的译本作序。
至于我自己,几十年来
一直都是努力将翻译与研究
结合起来。在选题上,是为
了研究而去选择翻译对象,
或是因为看准了翻译对象,
才决定对它进行研究。换言
之,凡是我要翻译的作品,
都是我要研究的作品。值得
翻译的作品,本身要具有研
究的价值。这种意识贯穿于
我的翻译与研究的整个过程
。而我表达对原作的体悟与
见解最便捷的方式方法,也
是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方
式方法,就是撰写译本序跋
。译本序跋不仅是对原作的
研究心得,也是作为译者的
翻译体验的表达。
译者的体验依赖于原作
的细读。在文史哲研究中,
人们都在提倡文本细读。但
细读的方式与程度有所不同
。对本国古籍的校勘、注释
,对外国文献经典的翻译,
无疑是细读的最为有效的方
式方法,尤其字斟句酌的翻
译,本身就是一种最严格意
义上的细读。因为这种细读
容易深入文字的肌理,也容
易生发新的感悟。而且,作
为译者,是站在自身文化立
场进行翻译转换的,因此他
往往可以看出、悟出原作者
所没有明确意识到的一些东
西,发现原作最有价值之处
,同时也容易看出其问题与
局限。这样的翻译不只是做
原作的传声筒,而是能够入
乎其内,超乎其外,在翻转
中赋予原作新的生命。这样
,译本就有了不同于原作的
独特价值。
日本美学的翻译尤其需
要如此。众所周知,日本文
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审美文
化的发达。审美文化的发达
,也自然表现为美学的发达
,于是,自古及今,积累了
不少现在看来属于美学范畴
的原典著作。这些著作依托
于日本的各种艺术形式,表
现为汉诗论、和歌论、物语
论、俳谐论、戏剧(净瑠璃
、歌舞伎、狂言等)论等,
还表现为茶道、书道、画道
等各种“艺道”论,这些均与
各时代日本人的审美活动、
审美实践密切相关。他们从
中国引进了一系列汉语概念
,来表达其审美意识与审美
体验,同时还形成了一整套
日本美学所独有的概念范畴
,例如“幽玄”“物哀”“侘寂”“
意气(色气、粹)”等基础
范畴以及“型”“涩味”“色气”“
数奇”等相关概念。这些都
极具日本特色,感性火花十
分耀眼,感悟极为独到新鲜
,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但由于日本人长于感性思维
,而拙于抽象表达,因此在
理论与逻辑层面上概括力不
够,表达不系统,自觉的体
系建构更是薄弱,这就给译
者的研究阐发留下了空间。
于是,译本序跋的撰写也就
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了。
收于《日本美学译谭》
中的译者序跋,不同于一般
的学术论文,是努力将学术
论文的原创性、学理性与序
跋文的亲和性、可读性结合
起来的。作为“译家之言”,
各篇都贯穿着译者关于翻译
文学尤其是“译文学”的理论
与方法,发表了译者对所译
日本文学、日本美学作品的
体会与见解,传达了翻译活
动的甘苦体验。其宗旨不仅
是与读者分享日本之文与日
本之美,而且还要揭示中日
审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
传统美学对日本美学的深刻
影响。这不仅是东方美学建
构的需要,也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