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往明天的火车/当代大学生长篇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贺晓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学是培养创造力之所。而今,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于丹、苏河、贺晓、杜昌艳、乔力的长篇处女作《马图腾》、《戈壁泪》、《开往明天的火车》、《寻梦伊甸园》、《我们一起毕业》,已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对我们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内容推荐

贺晓编著的《开往明天的火车》以湖北东南鱼米之乡一一新河村为背景,描写了夏爱军一家父辈子辈两代农民在乡下惨淡经营而不能脱贫,开始将家人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务农,一路进城打工,在致富路l卜不断进取的故事。《开往明天的火车》通过夏爱军、夏雨晨、李威、胡翠芳等淳朴、开朗、内敛、粗放等不同性格人物形象的矛盾交织,深刻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艰难困苦与坚忍不拔,表达了农民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目录

试读章节

1

才蒙蒙亮,一切都迷迷糊糊的样子。月亮眯缝着眼在天边依依不舍,又吆喝着不肯离去的星星们。杉树尖尖的头摇摇晃晃不肯醒来,清风抓起天上的云,为高高的杉树洗了一把脸,洒下一滴滴水,落在树下笑眯眯的金盏花上。这是江汉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农村,叫新河村。杉树站在一排青砖白瓦的小房子的前面。一户门前有棵桃树的人家,屋子里已经亮了起来,一灯如豆,摇曳着浮动着蛙鸣的清晨。

从屋子里传出隐隐约约的对话:“你这伢儿!还赖床嘀!”这是夏国平的声音,疲倦中带着责怪。这声音不高,却在清晨的蛙鸣中显得格外突出。“种个鬼的田啊!年年谷子还不够化肥钱的。张瞎子家的药水钱又涨了,他娘的!”一个略带轻狂的少年的声音。这就是夏国平家的二儿子夏爱军的声音。“谷子不好卖啊!年成好也赚不到钱,这让人有么子办法?唉!”陆安子的声音绵长又沉重,将这家人的困苦拉到最大。“种田没出息哟,没出息哟!”夏爱军开始哼唧起来。

窗户上的影子在玻璃窗子上变幻着各种图案,犹如演着别人看不懂的皮影戏。不久,灯灭了,皮影戏就这样没头没尾地剧终了。后门嘎吱一声响了,暗黄的木头门打开了。走出一个高高瘦瘦的人,抬出一个长长的东西,放下东西,然后转过身,蹑手蹑脚地带上了门。那人左胳膊夹着草帽,右肩膀抬起那个长长的东西,大步穿过屋后的小竹林。竹林里蚊子如乱魔群舞,冷不防地叮着人的脸、腿,凡是露出来的地方,它长了眼睛似的叮着不放。那人没有多余的手来驱赶蚊子,只能快步走。走过竹林便来到了小河边,一脚跨上了河边停着的小船,小船开始左右晃动,那人站定,两只光着的脚紧紧地贴在船板上,脚趾头微微地弯着,像爪子一样抓着船板。一只蚊子又叮在了他的腿上,他弯下腰狠狠地一巴掌拍了下去。没有完全退场的萤火虫在他身边绕着。蛙呜在耳边很有规律地叫着,几声之后又跟约好一样地停下来,之后,又响。在蛙鸣第三次停下的时候,船已经不再晃动,那人放下那个比船还要长出许多的东西。船是木板做成的,前后都翘着,前面一个高高的头,和船舱齐平,上面可以站上划船的人,而船舱则分成很多格,可以来放不同的东西,每块隔板又可以当小板凳。

那人拉出插在岸边的木头桩子,船就自由了。他又拉出插在船外边的竹篙,站在船头,用竹篙推了一下河岸,船就移动了。他抬头看了看别家的船,都还没有动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在河边的树下酣睡着。要问这里到底有多少只船,没人数过。家家户户都有船,船就是庄稼人的脚,去田里做事就要用的,步行是不行的,永远有那么多河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挡着你的去路。那这里有多少条河呢,没人数过。到处都是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河,而河流交错着盘在这个村子里,养育着这里的人们。

那人边走边哼着自己瞎编的歌曲,划到水草多的地方就拿起竹篙,冷不丁地朝那草丛打去,随即响起各种虫儿的声音。这是多少小生灵的摇篮呢,那人的歌儿越发高扬起来。晨曦慢慢地爬上不远处的桥头,也爬到了那人的脸上,清晰地照耀着他机灵的小眼睛。这就是夏爱军了。他穿着夏国平破了好几个洞的灰衬衫,朝他家的水田边划去。夏国平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夏爱军已经二十岁了,弟弟叫夏爱平,十四岁了,上初中,斯斯文文的;而小妹妹叫夏爱群,八九岁的样子,也上小学,长得倒是很清秀。村里人都说,夏家的几个孩子就数夏爱军最不听话,初中都不肯读完,一股流氓气,打架倒是好手。

夏爱军搬着那个长长的东西上了岸,放好之后又直起身子,将他本来很长的胳膊拉到最长,抓起船上的木头桩子插在岸边。他将那长长的东西一头架在河里,一头放在水田里,在田埂上安上轴子和踏板,这样他的工程就完成了。由于田里苗儿盛,田埂上草又多,就有更多更小的蚊子围着他了。他不再去管,日头越来越高了,他额头上沁出了汗,衬衫也紧紧地贴在了背上。他坐在上面,脚开始踩踏板,长长的东西里面有很多木板叶子,竟然都转动起来,水就这样从河里转进了田里。这就是水车了,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它已经在这块地上运转了很多年。田里都已经干得滴水不剩了,而此时正是中稻需要用水的时候,苗儿青青的,在地里长得很喜人。爱军在他父亲的吩咐下早早地就来了,因为他家的田是村里最高的,水干得快,就为这个,夏国平不知埋怨了村长多少天。村长是大家选出来的,可是怎么偏偏把最坏的地都分给了自己呢。

河里的船渐渐地多了起来,才是上午,爱军的脸上就开始哗哗地流汗,下巴上的草帽带子都开始滴水。他的腿也开始酸起来,他没有停,麻木地踩,小眼睛也越眯越小,眼神都有些涣散了。

“爱军,今儿起得早啊!”河面不知道是谁在说话。“唔。”爱军没有抬头,低低地应了一声。“爱军,今儿偷烧瓜不?”又一个人的声音低低地从水面传过来。那是爱军同村的贾平。他连草帽都没有戴,黑黑的额头竟然镜子一样地开始反光,上面的汗珠儿亮晶晶。爱军赶忙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到岸边,看了看河边并没有别的船只,眼睛顿时大了起来:“去咧!啥时候?”“晚上戏台搭起来后嗒。李建华家的。”贾平神秘兮兮地朝他眨了眨眼。“好嗒!偷死个杂种的!”爱军拍了拍大腿,用手抹了一把汗,用力地转过身,“这个杂种的日头都把老子晒干了。不说了,踏车去!”

贾平的船飞快地冲走了,爱军哼起歌,左摇右摆地踏起来,水哗哗地流得很好听。就要偷李建华的,李家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村里李家的人是最多的,而夏家则是外来户,处处受欺负,搞集体的时候最艰难的任务都分给他们家,放牛这样的轻松活则让他们本家的人干。现在是单干了,可还是处处受排挤,又说不出到底哪里受欺负了,只是别的家都能吃得饱饱的了,有的人家甚至可以隔几天吃肉了,而他夏爱军,还总挨饿。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总吃不饱,到这家那家的菜园子偷点儿烧瓜、玉米之类的填肚子,总不能饿死啊,还得帮忙干活呢。这让他很窝火。最让他恼火的是李建华那杂种就爱装孙子,当个小学老师村里人却都高看他,喜欢他,最气人的是还总向翠芳献殷勤。而他慢慢地似乎也觉得翠芳看李建华的眼睛里开始多了点儿什么。想到这里,他抬起头,伸长脖子眺望隔河的田,人慢慢多起来,他寻觅了半天,眼睛却挤出笑意来,眉头上的汗流下来,他又用手抹了一把,嘴巴竟然没能闭住,一不小心地露出他的白牙齿来。“翠芳!你来嗒!”他大声叫,身体的重量全部放在了两只脚上,站了起来。水车停了,水滴滴答答地响着。P1-4

序言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潘晓彦

大学是培养创造力之所。而今,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于丹、苏河、贺晓、杜昌艳、乔力的长篇处女作《马图腾》、《戈壁泪》、《开往明天的火车》、《寻梦伊甸园》、《我们一起毕业》,已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对我们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来就应如此:让学生具备文字运用与创造能力,爱好写作,拥有相伴一生的写作习惯,进而养成一方学府的写作风气和传统,产生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作家。这是大学及其文学院应该担当的天职。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一个世纪的创意写作教学早已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对于我们,自成立“乃寅写作班”以来,便获得了虽不多却十分珍贵并将不断丰富的经验体会。

我们学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特别邀请校友、讲座教授、著名作家韩乃寅执教指导,我与他共同研究了针对性强且富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堂时空,安排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触动心灵的讲座——韩教授亲自主讲《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长篇小说创作》等,又邀请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李琦教授主讲《文学与人生》、茅盾文学奖评委贾宏图教授主讲《读书与人生》,与学生一同品味世事人生与文学感受。我们文学院曾派老师带队,引领学生追寻作家步履,去山东高密莫言的故乡考察学习,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长的生命及心路历程。我们又定期组织写作班学生观看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编制的我国著名作家谈创作的影像,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文学创作是一个历练人生、艰苦跋涉并充实升华的过程。

而写作实训则是我们施教的重心。韩乃寅教授对此更是无私地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劳动。他很快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构思提纲到人物关系及性格塑造,都有认真的指导意见。由于韩乃寅老师不与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除来辅导外,无数次电话穿越时空,回响在哈尔滨、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间,一年多的时间,约近两千个短信和通话留在学生的手机里,更化作深浓的感动,汩汩流淌在学生稚嫩而真诚的笔端。于此,我们终于唤回了师生久违了的富于生机的课堂效果,学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他们兴趣盎然,热切期盼不断拥有更新的收获。

其实,我们如此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原因:使学生热爱生活,谭思深虑,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念、诗化乐观的情怀和审美智慧,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获得和体现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以此为契机,形成运筹文墨的高雅风气和传统,让写作裹挟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与现代信息,澄净校园,淑美社会。

“乃寅写作班”的命名,对于我们独具深长的意味。韩乃寅教授曾就读于我校,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由此开始,执着坚韧地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创作了千余万字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远离太阳的地方》、《高天厚土》、《龙抬头》、《七七级》等。他有六部作品拍成电视剧,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别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辍,又不忘培育之恩,结草衔环回报母校,并有为之培养一个校园大学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动的愿望。当我们文学院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评述韩乃寅作品特色的章节时,总会怀有特别的感情。如今,韩乃寅教授以自己的实践来辅导在校学生,我们深切地希望后来的学子能秉承这一令我们感到荣耀的写作传统,希望“乃寅写作班”作为一个标志,成为我校及文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我作为这个写作班的导师和负责人,感谢前辈、学兄韩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会兼职与创作中,还能慷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更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彭明哲副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马合省主任,感谢李琦老师、贾宏图老师,感谢为“乃寅写作班”付出劳动的同事们,感谢印证了我们教育理想的学生们。同时,也为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及其文学院送上我的祝福:无论春华秋实、盛夏冬雪,北方边陲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能不断传出令人惊喜、欣慰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作家辈出的好消息!

2013年6月1日

后记

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成为作家一直是我的梦想。有个朋友曾经问过我,写作在你生活中占多少比例?我说,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胳膊在你的生活中占多少比例?鼻子在你生活中占多少比例?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它和我本身同在。在写东西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到很欢快、很自由,思绪随着文字纷飞,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自由驰骋,这确实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上大学后,很幸运地来到了牡丹江师范学院,我的写作梦想也得以继续。文学院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地方,除了上课以外,还在老师的推荐下反复阅读一些中外文学作品。文学院很重视对学生文学涵养的培养,办有专门的文学刊物《文苑》,我喜欢在上面投稿,并曾获得2009-2010年最佳撰稿人称号。之后潘院长成立了“乃寅写作班”,我很荣幸成为首届“乃寅写作班”的成员。感谢潘院长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在著名作家韩乃寅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部长篇小说。在写作中,韩老师孜孜不倦地给我指点,让我成长了不少,也明白了更多的写作技巧,真的非常感谢韩老师。同时也感谢我的朋友们,在这期间一直鼓励我、支持我。

这是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衷是想写出我所见到的农民和农民工的现状。由于父母是农民,从小又在农村,所以在这方面的感触很深。我希望通过写农民工和新型农民来丰富农民形象,如这部作品中的夏爱军和夏雨晨。

写长篇小说是一个艰苦而愉快的过程,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这部小说能成为我写作梦想正式启程的一个序曲吧!

作者

2013年6月1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