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官场不像小说中那么黑暗,也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职场!官场,不需“官场小说”里的大权谋,只需实实在在的真智慧!
《青云》作者喻言十年亲历,平实记录,是一部还原中国官场的“官场实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喻言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真实的官场不像小说中那么黑暗,也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职场!官场,不需“官场小说”里的大权谋,只需实实在在的真智慧! 《青云》作者喻言十年亲历,平实记录,是一部还原中国官场的“官场实录”。 内容推荐 《青云》由喻言编著。 《青云》讲述了: 他出身贫寒,使尽浑身解数方进入机关。 他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没有过人的权术谋略,更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他被视为最不适合当公务员的“三无人员”。 然而,6次玄机重重的谈话,15次擦肩而过的机会,8次祸福未知的调动,3次跌破眼镜的提拔……10年光阴,他从官场菜鸟变成处级干部。 目录 功名谁借青云 引子 第一章 《孙子集》 第二章 白丁 第三章 夹缝 第四章 突围 试读章节 翻开工资条,一看工龄——十年! 十年时间,我从区委研究室起步,发挥农村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心工作,坚持总结,勤于反思,一步步地从一名小科员成长为一名处级领导。 十年来,我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像在企业工作的同学那样涨幅明显,也没有像创业开公司的同学那样跌宕起伏。“从政”十年的机关生活,有过惊涛骇浪,有过暗流汹涌,在我的内心产生过很多次震荡,但蓦然回首,那些不过都是“小波”。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正式登台之前,我先在大伙儿面前自我介绍一下。 我来自南方农村,祖籍上一直填着“湖南”。据祖上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血洗全乡,一个活口不留。祖先就从江西哑子巷逃命去了湖南,于是才有了我们家族一脉。哑子巷在哪里?我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我们没去寻过祖。 父母给我取名文小波——一个很没有男人气质的名字。我曾为这个名字和父母多次争吵,要求改名,因为这个名字给我带来了很多屈辱。 为了这个名字,我和同学打过几次狠架,因为他们老拿我的名字开玩笑:“文小波,文就是没文化的文,小就是波小的那个小,波就是大波的那个波。”我性晚熟,性知识也贫乏,对于波大波小,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只是谁要说我是“没文化的文”,我一听就很恼火。 现在,我的额头左侧还有一块残留多年的小伤疤。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邻村的贺正斌总拿我名字开玩笑。有一次,他彻底激怒了我,我忍无可忍,冲过去把他死死摁倒在学校门前的水沟里。他知道硬打打不过我,从水沟里爬起来以后,趁我不备,捡起一块石头就朝我面门扔过来。我躲闪不及,石头硬生生地砸在我的左额上。 尽管这个名字让我挂了彩,但父母仍然坚决不同意给我改名。文,是我们祖辈的姓,也是有文化的“文”;小波,就是希望我从小平平安安,没有大的起落。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说得多了,我也慢慢习惯了。 我们姐弟三个,我是老幺,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三人的年龄差都是三岁。据父母说,我的出生纯属意外,完全是超计划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童年的记忆写满了“贫困”两个字。姐姐懂事,小学毕业就主动辍学,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哥哥和我。一九九二年,正是全国上下都喊着下海的年头,我初三毕业,哥哥高三毕业。对于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来说,两个孩子的学费根本无力担负。在我高一开学的前两天,哥哥悄悄跟着村里的一位泥瓦匠去了建筑工地。三个月后,哥哥随着下海潮到了广东,在一家布艺厂做假花,月薪三百元。那年春节,哥哥没有回家。平生第一次,我、父母和已经出嫁的姐姐一家,过了一个没有哥哥的年。之后好几年,一到春节,看着别人的孩子纷纷回家,母亲就为哥哥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偷偷地抹眼泪。 对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我来说,读书是唯一的跳龙门之路。为了考个高分,进个好学校,从进入高中课堂的第一天起,我就奋力拼搏,毫不松懈。 然而,我的第一次高考以发挥失常而告终。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心里失落万分。我哭着告诉父母,我不甘心命运就是这样,我要继续读书,再次冲击高考。一九九六年炎夏,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希冀,再次踏进几乎让我窒息的高考考场。 这一次,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北京!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看着父母兴奋不已的脸庞,听着乡亲们的祝贺,我终于体会到十年寒窗之后的幸福。 大四上学期择业时,我想去企业,因为企业不讲资历讲能力。但父亲在那年春节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我的念头。 “你哪儿都别去,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北京,留在机关。”春节的时候,我回家和父母商量找工作的事情,父亲的一句话就将我进企业的思路给堵住了。 “爸,现在不比过去了,在企业也很好,不比机关差。”尽管放假前,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资格考试,但我还是想反驳,想给自己的未来留出可供选择的余地。 “你看看我们村,一个村长比谁都厉害,才上任几年功夫,家里比谁都富。你再看看我们家,我们累死累活,连你姐和你哥都放弃了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当官。你不当官,去企业,你读书有个屁用……”父亲眼中噙着泪水,跟我说着重复过千百遍的家族苦难史,还是坚持要我进机关。在他眼里,进了机关就是光宗耀祖,就能挺直腰杆做人。 屋里弥漫着呛人的烟昧。父亲说完话,已是老泪纵横,谁都不敢吱声。我的心被父亲的话深深地刺痛。我不想也不能伤害一心为了我的父母、姐姐和哥哥,他们为了让我跳过龙门、进入机关,已经付出了一般农村家庭无法承受的代价。 那一刻,我痛下决心:就进机关!即使我再不喜欢,即使我进不了北京的机关,也要找个省会的机关!我要为家人工作,我知道,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实现我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更多是满足家人期待了二十多年的深重心愿。 背负着家人的心愿,春节刚过,我便早早地回到北京。 要进公务员队伍,必须先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分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都达到六十分就能够拿到公务员资格证书。资格考试是迈向公务员队伍的第一道坎。有了公务员资格,就可以去找招聘单位。当然,有了资格并不一定会有单位接收,但是没有资格肯定就没有单位接收。公务员资格考试与日常的考试相比有所不同。行政能力测试考的是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反应能力,考试题目并不算太难,但题量很大,每一道题都容不得太多的思考,不到一分钟必须答一道题,可即使能够按照这种速度进行下去,也未必能够答完全卷。更要命的是,前面的六十道判断题,如果做错了还要被倒扣分。有鉴于此,我在考前特意做了几套模拟题,对答题规则比较熟悉,也练就了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卷的应试能力。 还记得二○○○年一月,随大溜去参加了公务员资格考试的我,得知自己的成绩通过分数线时,意外之余又感到失落。无心插柳之举,没料到却打开了另一扇门。难道我真的命中注定要去“当官”吗? 我是高招并轨的第一届毕业生。并轨,意味着学费不再全部由国家承担,得自己掏钱上大学;并轨,意味着毕业时不再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而是让学生走进人才市场,自当弄潮儿。 春节后的北京人才交流会非常频繁。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进机关。我去人才交流会上投放简历,只不过想证明自己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到底在企业家的眼里还有没有那么点价值。 回想起来,我能够到区委研究室实习,也是因为在人才交流会上意外看到他们在招人。大学四年,虽然我没像高中时那样拼命学习,却也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余时间别人在玩游戏、谈恋爱,我则在看杂书、写破稿。几年下来,笔耕不辍,好歹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我相信自己的文字功底能够胜任政府研究部门的工作,所以才投了简历——话说回来,当时我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然而,区委研究室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瞅了瞅我的简历,连头都没有抬就冷冰冰地说:“我们需要研究生。” 我不甘心。默默记下他们的联系电话,退出招聘台,回到学校后,我立即去找老师帮忙。在北京市区级单位,有很多我们的校友。有的是已经混出点名堂的,有的则还是小萝卜头一个。老师很负责任地帮我联系到比我高五届的大师兄,C区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吕浩。幸亏吕浩跟c区区委研究室副主任李萍打了声招呼,区委研究室这才答应给我一个实习的机会。 我倍加珍惜这个机会。我的首要目标就是混到一份工作合同——即便是研究室这样枯燥的单位。签订了工作合同,就意味着混到了北京户口、进入了机关、圆了家人一个梦。 P3-6 序言 功名谁借青云 早年时,在四面环山、傍山而建的家门口,有一片开阔的田地。每到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漫无边际,衬得群山岱青,天空湛蓝。有风拂过,一缕又一缕青白色的云绕着山脊,欲飘欲散,直上九天。只觉得这气象实在恢弘,想寻个什么词句形容,终是未得。此后数年,才知道薛宝钗在《柳絮词》中早说过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后来离开故乡,读书、工作,尽在功名路。扪心而问,穹隆半世,其实一直希望人生有这等豪气。因自幼家贫,谨小慎微的我只在心中默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十年来,大学,机关,花花世界,红尘滚滚,所有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总有这一言默默相伴。也越来越明白,青云,只是一面在尘世里审视自我的镜子。 如今总有人言,走上机关一途,都是苟活一世,抛弃了自我,自此只为功名利禄。然而身在此中十数年,默默咀嚼个中真实滋味,官场如职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虽不时有拨云见雾之心,但云里云外,其实并无多大区别。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人生之路,向来都是甘苦自知。 回首来时路,种种情绪历历在心,流诸笔端。因是故事,落笔力求轻松生动、有起有伏。因是亲历,字里行间最大限度保留了真实心境。无他,只欲将这十数年来的种种、种种缩于一纸,以供后来者叹之惜之、骂之哂之。 西汉扬雄在《解嘲》中写道:“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十年仕途,不敢自称“当途”,只望这些小小故事,能给初涉职场的人,提供一些分辨路径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多一点职场的快乐。 日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正是油菜花开时节。群山依旧岱青,天空湛蓝如初,想起陈草庵的《叹世》:“晨鸡初鸣,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仰望苍穹,唯青云变幻万千,恍然如梦。 喻言 2012年4月,捞刀河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