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百喻经译注(精)》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本书以日本《大正藏》本为底本,以宋本、元本、金陵本进行校勘和句读整理,对其中佛教术语及艰深难懂之处做了详尽的注释,是较好的《百喻经》读本。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伽斯那编著的《百喻经译注(精)》以日本《大正藏》本为底本,采用《金藏》(仅存卷二、卷三)、《高丽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及金陵刻经处本(简称“金陵”本)对校,并以他书辅校。 《百喻经译注(精)》对其中佛教术语及艰深难懂之处做了详尽的注释,是较好的《百喻经》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