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小说家朴范信的长篇新作《流苏树》以韩国西海岸一座新城市为背景,讲述了这里随着与中国的贸易猛增,成为对中贸易枢纽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所经历的道德堕落以及寻回。
该作品的特点是,从社会角度扩大寻找个人人生坐标的“渴望三部曲”的主题,将其与世态小说对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流苏树(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韩国)朴范信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韩国小说家朴范信的长篇新作《流苏树》以韩国西海岸一座新城市为背景,讲述了这里随着与中国的贸易猛增,成为对中贸易枢纽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所经历的道德堕落以及寻回。 该作品的特点是,从社会角度扩大寻找个人人生坐标的“渴望三部曲”的主题,将其与世态小说对接。 内容推荐 韩国小说家朴范信的长篇新作《流苏树》以韩国西海岸一座新城市为背景,讲述了这里随着与中国的贸易猛增,成为对中贸易枢纽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所经历的道德堕落以及寻回。作者对这部新作评价说:“是从屋里跑出来走上充满生活气息的闹市的作品。”在新作中登场的人物因无休止的物质欲望和对出人头地的渴望,人生价值被扭曲。从中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作者发表的世态小说的影子。该作品描写了为给子女赚课外辅导费而出卖身体的家庭主妇、为了出人头地帮助一政客竞选市长的前警察,但选举结束后被无情抛弃,从此沦落为专门“劫富”的小偷、以及伴随着新城市开发热潮盲目投资的人们发出的充满欲望的叹息和因此造成的裂痕。 目录 老城区与新城区 马蹄莲小姐与Yellow先生 振佑的补习班 深夜跟踪 老公 我的业余“生意” 会有出卖身体的私人侦探吗? 流苏树 他就是“泰山” 珠丽和她的情人 我与夏天 珠丽的“祖国” 成为泰山的“共犯” 葱棚里的回忆 没有什么不是生意 绑架市长 海上远行 终于摊牌了 永远与夏天在一起 后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如同少女的腰身般纤细婀娜的海湾内,坐落着M市。 巍峨的群山自白头山脉(译者注:指中国的长白山)发端,延展开去,横贯西南方的平原。靠近西海岸的地方,矗立着几座雄壮的山峰,而山势也在此陡转直下,沉陷人海。M市就坐落在那山海相连的一端。一直以来,M市在经济开发方面没得到过什么优惠政策,要是防潮堤工程没有开始,或者中国没有成为第一贸易国家,M市可能还是西海边一座安静的小城。这里原本民风淳朴,景色秀丽,即使在危机四伏的动乱时期,也没有什么人受到伤害,这一直是当地人感到自豪的一点。人们以为世道好了,这里或许会发展成旅游城市或是海产品的集散地;然而,现在的M市却成了西海岸的中心城市。M市在短时间内的飞速发展是从那历史性的、覆盖了数十公里海岸线的防潮堤工程开始的。 M市由老城区和新城区构成。 防潮堤的完工是新城区建设的开始。 原本是为了获得农地而开始建造防潮堤的,却因为政权的几度更替而一次次停歇。完工后,这里立刻被视为与中国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并逐渐被建设成工业地带。大型的娱乐、商业区域渐渐形成,数十层高的公寓楼也出现了。市政厅、警察局、税务局等重要机构也被转移到了新城区。以新形成的淡水湖为中心,西南方聚集着以船舶公司居多的众多工场,东北方则是以市政府为首的重要政府机构、观光地、娱乐场所和商业区域。这里还有不少高层公寓。越过工业地带,那片被称为“江南”的崭新的超高层公寓区也在迅速形成。不管是真是假,但确实有不少人说,如果登上新兴的江南富人区的超高层公寓楼顶,连中国的山东半岛或上海的高层建筑群都能看到。短短几年里,高耸人云的公寓和大楼高低矗立,将新城区的夜空勾勒出壮观的轮廓线,远看仿佛SF电影中的未来之城。 将新老城区分隔开的是荒江。 荒江长200公里,流域面积4000平方公里。荒江并不很长,但由于在山脉的背后流过,它绕过宽广的平原,迂回地避过了温流山。荒江与西海相接的地方是老城区的港口,那里出产全国品质最好的章鱼、牡蛎和蛤蜊。环绕着平原的江水呈现黄土的颜色。将新老城区分隔开的荒江,江面上横跨着三座大桥。一座是作为铁路支线的铁路大桥,每天有好几班货车从这座铁桥上来来往往。另一座是不知何时建造起来的老旧的水泥桥。还有一座则是一直延伸到垃圾填埋场,横跨至海岸线的拱形大桥。这座拱形大桥的名字起得不错,叫“新世纪大桥”。“新世纪大桥”前,竖立着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年前刚刚连任的市长戴着头盔指挥施工现场的照片。新市长为新城区迅猛的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业绩卓著。“21世纪新的梦想之城:M市”的广告语鲜明醒目。 今天的老城区已近乎“死城”,不禁令人扼腕。 位于海拔980米的温流山北面山脚下的老城区,以前是大型的京江私船或军用船只满载着谷物或陶瓷,自南向北而去时的必经之地。当时海运业发达起来,这里成为了海上交通的枢纽。而现在,这里逐渐变成了一个安静清闲的小浦口,只是偶有附近从事渔业的捕鱼船或小帆板停靠于此。高丽时代中期已经在这里设置“牧”级,朝鲜王朝时期,这里则成为“县”里的中心地。就历史上看,朝廷试图将这个地方发展成港口的记录不多,就这么几条。经济开发初期,这里建过一些环绕港口的三四层建筑,但当新城区被建设成现代化的大型港口之后,老城区便渐渐被空置出来,如同幽灵居住的村庄一般。大型的海鲜店一个接一个地关了门,曾经人声鼎沸的游乐场也门可罗雀。那些聚集着小型别墅、平民公寓和老式房屋的区域也一样,甚至被评定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乡学校舍也惨遭荒废。乡学校舍保存了供奉着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以及崔致远等18位韩国圣贤牌位的明伦堂和曾经的讲学空间,但即使有着如此的历史渊源,也难逃被废弃的命运。乡学校舍后面的一片射箭场上,养着很多将作食用的肉狗。古老的射箭台已经没有了,箭靶已经风化,只留下些遗迹。狗身上散发的腥膻味和粪便的臭味弥漫在射箭台和乡学校舍一带。若是想寻求日常生活的安乐,老城区不是久留之地。 离开的人是成功者,留下的是失败者。P1-3 后记 韩国子音母音出版社的姜炳哲社长可以说是韩国当代出版界的一位“达人”。2009年我们去韩国访问的时候,在姜炳哲社长的提议下,中国的上海文艺出版社、韩国的子音母音出版社、日本的新潮社及其专属的文学杂志共同决定,在中国、韩国、日本同时开展作家的作品联展活动。如今,这些作品已经分别在中国《小说界》、韩国《子音母音》、日本《新潮》杂志上刊登出来。之后,姜社长再次提出,希望能与中国单独开展一个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交流活动。 说姜炳哲是韩国出版界的出版“达人”,是因为在姜社长的发展蓝图里,很多都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可是作为私营出版社业主的姜社长,却丝毫没有这事与他无关的意思,而是敢于往里面砸钱,为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文学实在太重要了。中国韩国之间文化同源,两个国家尽管社会制度不尽相同,但文化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呈现得十分精彩。两国的作家一定不会放弃对这样精彩生活的描画和思考,因此双方的文学交流具有着经济活动本身实现不了的特殊功用。而姜社长希望以此来作为他执掌的出版社的一种核心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钱的魅力就不是那么无边的了。 我们很赞赏姜社长的这个构想。 作为这个计划首批入选的作家,这次代表中国出战的是女作家蒋韵。这位文笔优雅、温情主义的作家以一部《行走的年代》非常概括地讲述了中国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这个所谓的变迁,还不止是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上的,它更为深刻和不可逆转的地方在于,这种变迁在根本上还是顺延着中国自己的历史。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在变,而变化之中,也还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这就是蒋韵在书中进行的对当代中国的文学发现和反省。我们被作家优雅舒展的文笔和徐徐道来的故事所打动,在我们的眼前,总是无法舍弃作家为我们讲述的故事当中的那些人物和情感。 而代表韩国出战的是韩国大作家朴范信先生。朴先生是经历过韩国军统专制制度和民主改革时代的老资格作家,和民主时代出生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他对自己祖国在经济与社会变革中是遵循还是丢失民族传统,以及韩国人之间的温情主义十分焦虑,他这部作品的韩文版书名直接采用了韩文的外来语“business”(资本主义的悲哀)。眼见着韩国社会走上纯粹西方道路并因此丢失了很多韩民族原有的传统美德,老作家可以说是痛心疾首。可是,作家对此不是采取喊口号的方式,而是以一则动人的故事把作家眼中韩国社会的蜕变很自然地讲给我们听。与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时尚韩剧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是真正积聚着某些文学思考的力量的,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作家那种强压着的内心痛失家园的精神困顿与舒展平淡的文风之间,作家即使是在批判着、愤怒着什么,也一样还是那么的作家,那么的文学,那么的韩国。 现在我们已经把这项工程摆在了中韩两国的读者面前,我们的内心紧张而又窃喜。紧张的是,我们这样做是不是能得到两国读者、文学界的认可?窃喜的是,我们终于以我们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两国文化、文学发展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姜炳哲社长以及郑恩荣主编说起这个计划时那满脸的笑容总是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感到,我们之间的确是相通的。 明年、后年开春的时候,这项中韩两国文学交融的计划还将继续下去。 编者 2010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