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1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中国小说学会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内容介绍:中国小说学会是一个以当代小说研究为宗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受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挂靠在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小说学会成立于1984年,首任会长是文学史家唐弢先生。1995年第二届年会上,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当选为第二任会长。2000年第五届年会上,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被推举为第三任会长。

内容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内容介绍:由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25日在南昌揭晓。获得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第一名的分别是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张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和王祥夫的《真是心乱如麻》。

12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评选会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举行。20多名知名评论家遵循“历史深度、人性内涵和艺术创新”的标准,经过无记名投票,从初评的200多部作品中选出25部上榜作品,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各10部。一起来翻阅《2011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吧!

目录

序:小说年度排行榜的话题

短篇小说

真是心乱如麻

心乱如麻:城市的焦虑与惶惑——评《真是心乱如麻》

一九七五年的春节

被冰冻的“美丽”——评《一九七五年的春节》

海姆立克急救

评《海姆立克急救》

花被窝

乡村女性的情欲戏剧——评《花被窝》

灰房子

被恐惧击中的“文革”经验——评《灰房子》

小学生黄博浩文档选

吓你一大跳——评《小学生黄博浩文档选》

杀威棒

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启蒙——评《杀威棒》

“爱”的精致传达——评《爱》

写字桌的1971年

撬动历史的杠杆与支点——评《写字桌的1971年》

故障

“故障”背后的诗性与暖色——评《故障》

中篇小说

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

重归家园——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

驴队来到奉先畴

一支土枪与文化人性的实验场——评《驴队来到奉先峙》张艳梅

子在川上

大学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精神困境——评《子在川上》

一个人的遭遇

评《一个人的遭遇》

知识分子

态度决定一切——评《知识分子》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每个人的回想其实都是一篇小说——评《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点绛唇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评《点绛唇》

救命

谁救谁?——评东西的《救命》

七根孔雀羽毛

羽毛之轻与“底线”之重——评《七根孔雀羽毛》

如风

激情历险的对决——评《如风》

长篇小说

思想意蕴和人性的深层挖掘一评《陆犯焉识》

积蓄了中国人精气神的典范之作——评《古炉》

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深度透视——评《春尽江南》

战争与人——评《湖南骡子》

文化冲突中的人性困境展示——评《张马丁的第八天》

试读章节

现在,她就像是这套房子的主人了,房主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她,包括所有的钥匙。他们给她的工资不能说低,每年两次定期从新西兰寄来,还有老太太的生活费,她每个月会替老太太去银行取一次。给她的工资是一个月两千六,还说只要把他们的母亲服侍好了,她的工资每年会递增一百,如果他们的母亲还能再活一百岁的话,她的工资到时候就要增加一万!好家伙!当然她知道谁也不可能活那么大,即使是拼命让白己活也不可能。她明白即使是自己,如果现在才十七八,也活不到那么大,她现在不敢想这件事,她唯愿房主的母亲就这样一直活下去,她甚至想最好是自己有一天忽然不行了而老太太还好好儿活着。她想过死,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想到过死。她觉着最好的死法就应该像楼下的那个老头儿,上午还在院子里大声说话,用除草机修理草坪,到了晚上据说就不行了,正吃着饭,喝了一杯白酒,就一下子趴在了餐桌上。但她在心里希望房主的母亲一直活着,那样她就有事做有地方住。她很早就是独身一人了,一直住厂里的公共宿舍。厂里的锅炉发生了大爆炸,她丈夫当时正站在锅炉前边,人一下子就没了,只有一条腿在墙上贴着。她也没有子女。也正因为如此,这套房子的主人才一下子就选中了她,直到现在,她一直都很感谢这家人。那时候,她都发愁她那些有限的东西都放在什么地方?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必须甩的,从工厂宿舍把那些东西一搬出来。她就慌了,好像是世界末日来了。也正是那时候,她被介绍到这家来做保姆。房子挺大,是这座住宅楼最高的一层,复式,上边那一层南北还各有一个挺大的阳台。南边的更大一点。她来这家做事,也就是每天一起来就打扫卫生,先擦地板,再擦拭家具,然后是做饭。剐来的时候这家人还没全走,她就住在楼上一间靠近卫生问的小屋子里,屋顶是倾斜的,动不动就碰头,不过她现在早已习惯了。卫生间旁边还有一问屋顶倾斜的小房间,里边挂着不少女主人的衣物。现在那些衣物都还挂在那里,裙子大衣什么的,用一幅白色的大窗帘苫着,还有许多鞋盒子。已经九年了,从没人去动过这些东西,她进去过几次,去看暖气是不是够热,有一次她还打开一个鞋盒子,把里边的鞋取出来试了试。她这么做的时候心里怦怦乱跳,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坏事。这家的主人让她住到楼上有他们的想法,生怕那些修补房顶的工人晚上会偷偷从露台溜进来,小偷也常常会爬到最高这一层来。考虑到这一点,就让她住在了楼上。房主一走,她就下来了,主人的母亲非要让她下来,她现在就住在老太太旁边的那问屋。但她自己带过来的东西都还放在楼上。楼上那间屋里有一张床,床上铺着本来是用来铺在地板上的那种很厚的红色麻毯,麻毯被猫抓得乱糟糟的+那只猫现在不在了,已经送了人。靠墙是一个书架,架上放着些没用的课本,都是这家女儿上高中时候的课本。有个小瓷炉,黑黑的,像个小亭子,打开盖可以插香,还有两盒盘香,她想肯定连一点点味儿都不会有了,有一次她居然还点了一下,烟冉冉升起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怦怦乱跳起来,好像自己又做了什么坏事。她的一个旧皮箱,还是当年买的处理货,但挺结实。一个塑料箱,粉色的,上边的两个小轮子早就不能动了,原来还可以拉上走,现在就放在书架旁边的地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都打了包放在书架上边,苫着发了黄的报纸,那好几大包东西她好久都没打开过了,因为她从来都没想到过再去别的什么地方。九年的时间让她觉得这里就是她的家。春天的时候,她在南边的阳台上种了不少东西,用那种绿色的很大的塑料盆,当年不知道这家主人用这种盆子种过什么,她把干枯的根子挖出来看了老半天,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植物。她在盆子里种西红柿和青椒。把选好的西红柿和青椒晒干,再把种子取出来,到了春天直接种到盆里。还有薄荷和紫苏。老太太也经常跟着她在阳台上看她浇水,或者跟她一起晒晒太阳。北边的阳台上还有七八盆花,都是红色天竺葵,她经常一迈脚就过到那边去浇花。冬天的时候她还会做腊肉,把带皮五花肉买同来,用酱油和糖当然还有白酒腌那么几天,然后把它们拿到南边的阳台挂在晾衣绳上。老太太挺爱吃她腌的腊肉,只是牙不好了,一小块腊肉要嚼上老半天。谁知道老太太那口假牙都镶了有多少年了,动不动就往下掉。吃饭或说话,老太太只要把手往嘴边一抬,她就知道假牙又要掉下来了。P1-2

序言

按惯例,年度小说排行榜成书,都是由会长、副会长轮流写序的,本年度排行榜评议会在南昌结束时,曾安排副会长李国平先生来写,但李国平先生谦虚,以作品读的不多不好写序为由坚辞。这变故始料未及,一时也不好更换别人,我便自告奋勇地对秘书长说,那就我来吧。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主动地要写,并非因为我作品读的比国平先生多。近几年因为身体的原因,作品读得很少,要想对于年度的小说有个大致不错的评估是不可能的。这几年,我连评议会都很少参加,除去身体的原因以外,私心里完全是为了避免不读小说而当评委的尴尬。

至于对序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是否必须耍评说这一年度小说,我觉得倒不一定,起码没有人这么规定我。这么一想也就解放了,我完全可以王顾左右而言它。就算一篇不着调的序罢。

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一事,最初是由冯骥才先生提出来的。2000年5月,冯骥才先生刚刚接任中国小说学会第三任会长,就提出要借排行榜这样一个市场化的外壳,来展现专家、学者的视野中的当下中国小说,他还提出在三年排行榜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推出中国小说学会的学会奖,以推动和引导中国小说的阅读和创作。

学会同仁一致同意并热情地接受了冯会长的建议。又正好赶上新世纪的开端,于是说做便立马做起来。

小说年度排行榜最初三届评议都是在天津完成的。那时候缺少经费,举办评议会很困难。东求西借,凑够评委们差旅食宿的化销,已所剩无几,所以根本发不出什么评审费。三年中共发过两盒麻花,算是对评委的一点感谢罢。我至今记得,2001年,小说排行榜评议会结束,会议委托青年评论家洪治纲为会议报导写通稿,加班到半夜,肚子饿了,就把会议发给的麻花拿出来吃掉。

虽然条件艰苦,但评委们却没有怨言。

我们有一个由21人组成的很好的评委会,年龄上有老、中、青,身份上有作家、评论家、大学教授等,都是关注当代小说的人。其中尤以青年评委谢有顺、吴义勤、洪治纲、施战军(还有后来稍晚参加的何向阳、阎晶明、汪政等)等分外惹人注目,他们思维敏捷,观念新颖,锋芒毕露,生机勃勃,和雷达等老一辈评论家一起,成了这一届评委中的中坚力量。2000年排行榜推出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和杨显惠的《上海女人》,不经意间成了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的一个标志性的信号。

在2000、2001、2002三年排行榜的基础上,评选出了中国小说学会首届学会奖,红柯、毕飞宇、杨显惠是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的长、中、短篇奖的得主。

坚持文学性、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相结合的原则,小说年度排行榜悄悄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

第四、五、六、七届排行榜评议会是在济南完成的。学会得到了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社的支持,相对富裕的资金和强势媒体的宣传,使得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的声誉日隆,在文学界、创作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评委的积极性也很高,会议气氛融洽,争论激烈。年度小说的评审会实际上变成了当下小说的研讨会,从一篇小说的评价到年度小说的整体审视,从年度小说的走向到某篇作品的特殊意义,评委们总是有不尽的话题。有些评委自信,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有的评委幽默,谈吐尽是笑料。在近似刻板的的氛围中,也不乏轻松的时刻。

第二届学会奖是2006年5月,在青岛举办的,承担会务的是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都市报》。国内外著名作家、评论家,期刊编辑、媒体记者等一百余人,应邀光临,见证了中国小说学会学会奖的隆重,湖北作家刘醒龙、陈应松和广东作家魏微分获长、中、短篇小说奖。

这是小说排行榜的最辉煌的年月。

但是艰难很快就来了。2007年后,学会和《齐鲁晚报》社结束了合同。也就是说四年的衣食无忧的日子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先前的“找食吃”的境地。加上部分老的评委退休:部分年轻的评委升迁(他们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无暇顾及排行榜了),因此,排行榜的评委会就显得有些冷清。这时候,前副会长陈公仲先生挺身而出,主动地把2009年的排行榜的工作,拉到了南昌大学去。并且积极地筹备了第三届学会奖(后发展为中国小说学会首届小说节)。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湖北作家方方,江苏作家范小青,分别获得长、中、短篇奖,海外作家张翎获特别奖。中国小说学会小说节,是2010年文坛众目所瞩的事情。公仲先生的贡献是力挽狂澜,成了学会的中流砥柱,并且尽其努力,把小说排行榜的影响扩大到海外去。  公仲以外,我还想到老朋友雷达、陈骏涛、李星、夏康达和已经故去的金汉先生等。学会的发展,排行榜和学会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正是这样一些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热心为学会服务的朋友们,一以贯之的努力的结果。

这是艰难与希望并存的时期。

新的一批学会骨干正在成长起来。2009、2010、2011年的临汾评议会、上海评议会、南昌(师大)评委会,以及2011年含肥教材会的成功召开,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事业是有希望的。

屈指算来,十二个年头过去了。在奢华浮躁的时风中,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了十二年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看到21世纪出版社重新出版的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前十年的一整套书,那厚厚的一摞,使我心中生出了若干欣慰。这是一套十分宝贵的资料,这是学术界对新世纪小说最早的一次过滤。想必研究新世纪小说的人,都不会忽视它的存在。

我们的工作并不完美,很多瑕疵和缺失,回头去看时就更加分明。但是,运动着的不完美,总比静止的完美更具生命力,我们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我们自己。

是的,我们原来可以做得更好些。

我们的评委应当更用功些。应当在读作品上下更大的功夫。不读作品的评委是没有资格当评委的,起码应在分工范围内大量占有材料。

其次,评委应当保证出席评议会,在没有不可抗拒因素的情况下,评委是不可缺席评委会的,因为你担负了责任。金汉先生是从不缺席评议会的,即使在他病重的四年里,也都是规规矩矩地到会,认认真真地参加评议。我们还是向金汉先生学习吧。

再次,评委应当坚持文学性、学术性、专业性和民间性的原则,使得我们的评选有别于其它奖项。在国内的各项评奖中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独立的品格。

一切从作品出发,不看作家的名头,不看发表作品的期刊的名头,不跟风,不逐浪,更加冷静坚实地面向创作实际,重视发现新人推出新人。

多一点小说本体的关注。多一点叙述方面的关注。多一点思潮方面的关注。我们是小说排行榜,不能忘记文学,我们是专家学者,不能忘记小说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权威性是建立在公正、公平、客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认真,我相信我们终会把小说排行榜和学会奖,办成深受作家和读者欢迎的一个顶重要的奖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