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听答案,就别提问
谁都不想挨批评,这点每个人都晓得,缘由因人而异,有些人批评起来让人感觉是一种恶意的攻击。
但挨批评还不是最让人烦心的,最烦心的是,有人问你对某事的看法,而且他们斩钉截铁、信誓旦旦地要你说心里话,结果你就全盘托出喽,恨不得把整个脑袋都交给人家。这样做可不好,简直烂透了。
人家说,想要你讲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真是这么想的吗?还是他们只想听你说好的一面?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发表在《乡村之声》上,是一位名叫约什·奥尔森的剧作家写的。这家伙说的对极了,那篇文章名字叫《我他妈的才不读你的烂剧本呢》。哇塞!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些踌躇满志的剧作家请他拜读他们的作品,并希望得到他的一些指点。约什·奥尔森是知名的专家,此人学识渊博,无所不通。这篇文章像是专门写给那些想征询权威人士意见的业余作家的。这些家伙通常会在鸡尾酒派对上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或是在你将要离开餐厅时突然出现,甚至是在医院,或是在你想停下手头的活休息时出现。下面是他在《乡村之声》上发表的这篇文章的节选:
我他妈的对你写的剧本不感兴趣,我不管你写的是什么,反正都一样,要是你觉得我这样做对你不公平,那我们进行一次交易吧!
作为你不再要求鄙人拜读你大作的回报,我他妈的不让你给我_洗车,不用你他妈的给我洗马桶,任何你可以借以谋生的活儿都不让你做,这样总行了吧?
这也只是个开始罢了。
他想说的是,给人家写的或表演的任何东西提建议只会两败俱伤,哪方都不好过。总有人让我读他们写的剧本,我不干,我才不干呢!
但为啥呢,乌比?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有人送来剧本让我来读,我读过了,然后我说“不行,这剧本不适合我”。现在假设有人也有同样的想法,而且决定把想法转化成行动,想让我加入。那人决定起诉我偷走了他的创意,我就得证明我没偷他的创意。乱套了吧?是啊!但退一步讲,要是我不接那个剧本,甚至连装剧本的信封都没拆开,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麻烦事了。
有时候,有人说“来听我唱歌”,我就告诉他们,“你懂的,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我就不去了”。知道我性格孤僻的人就不会难为我了,而要是我真的出去了,并且在公共场合露脸了,他们就会说“哇,好吧……”
但即使我真的出去了,也请别问我觉得你唱得怎样,因为我不会告诉你的。算了吧!!!人们压根儿就不在意你的看法。太多的经历让我明白,即使我说他们唱得很不错,他们还是会说:“不,你告诉我实话,我到底唱得怎么样?”我会说:“你唱得棒极了!”他们又会接着问:“但是……”
那是我感到最为难的时候,每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都觉得很尴尬,每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更为难。我告诉自己,“你知道吗?这个东西太老套了,你想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咦,我的外套呢?”
有时候,人们想得到的是一些赞赏和鼓励,而别的时候,人们只是想知道他们做得还不错。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是想把你往火坑里引,哼,我才不上当呢,想都别想,没门。我就想保持中立的立场,我最喜欢的词是“挺好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挺好的……”
嘎嘎!
还有一点得提一下。我真正想说的是,人们并不是让我读剧本、听唱歌、看画画这么简单,他们让我做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做决定的事情。他们真的需要我的看法吗?我看不是。他们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某件事,我告诉他们说他们能做,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
这也正是上帝创造“挺好的”这个词的原因。感谢你,上帝!
要是真有人花时间和精力读你的作品,或看你的演出,那就是对你的一种恩惠了。要是你请他们打电话征询权威专家的意见,不管意见好坏与否,你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说声“谢谢”。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想和他们探讨一番,这我管不着,但你首先要说的两个字是“谢谢”!
你征询人家的意见,人家给你了。要是你生气,或感觉很难堪,那你可以想办法处理,但千万别恶语攻击给你提意见的人。很多人都这样做,这样的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这是世界上最不文明的行为。为什么要这么做啊?人家本身就已经很被动很难堪了,正是因为你请人家帮忙才让人家为难的!
评论家迈克·尼古拉斯给我提意见,说我表演过火。他说的很对。在舞台上,我早已经到达指定地点,而我还是一个劲地在那里踱步。他建议我要专注于我的表演,所以呢,我就很专注地听他讲。这就是迈克·尼古拉斯,这个人讲话时所有人都认真听他说。
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要注意检点自己,认真倾听人家的意见,对自己诚实一点。
P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