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借口是执行乏力的表现。找借口可以说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了,一名员工如果不想执行纪律,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作为管理者,要消除员工凡事爱找借口的习惯,首先要搞清员工找借口的内在原因。
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借口的主要表现形式无外乎以下几种。
(1)最近我很忙,我会尽快去做的。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
(2)我以前没做过这种工作。寻找借口的人往往是那种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望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3)这不是我的责任范围。许多人在寻找借口的时候总是把“不”“不是”“没有”等否定词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在意思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在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把“我”与“别人”区分得太明显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也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更不可能得到上司的信赖和尊重。
(4)竞争对手太强了,我们赶不上他们。当一个人为不思进取寻找借口时,往往会这样来说。借口给人带来的不利后果是让人消极颓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会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 “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将剥夺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5)我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来完成这项工作。这种说法其实是在为自己因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逃避一世。
优秀的管理者是不需要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的,因为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自己的预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他们总是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总是出色地完成公司安排给自己的任务,替公司解决问题;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和下属的工作,对同事及下属提出的帮助请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迟。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一度成了中国精神的象征。而提起中国女排,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物就是郎平。
郎平是中国女排的主攻手。因为郎平的技术一流,所以她平时在自己做完训练后,还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其他队员。 有一次,郎平做完自己的练习了,就主动留下来帮队友补课。可能是因为太累了,她不像自己训练时那样到位。
但是,教练袁伟民对她的扣球尺度把得很严,不断地让她练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后来还被罚多做几组。郎平又气又累,委屈地抹起眼泪。
本来是好心帮助队友训练,不仅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还要受到教练的训斥。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但教练并不为眼泪所动。
冷静之后,郎平想通了,充分认识到不论是自己训练还是帮助队员训练,都没有任何借口“打折扣”。为了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球赛中夺得金牌,就一定要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队员,要求自己。
郎平抹掉眼泪,重新调整了状态,全身心地投人到训练中,终于完成了一节高质量的训练课。
借VI解决不了问题。在企业中,结果往往比过程更重要。如果为自己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做出各种自我安慰,会给别人留下一种推卸责任的印象。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拒绝一切借口呢?
(1)专注用心的工作。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对所做的工作要专注用心,在具体实施工作任务时,先把心思集中到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上来。
(2)进行团队协作。在一个组织中,每一个作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要想出色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必然要依靠团队协作,协同团队成员共同前进。
(3)注重速度。执行效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行动的速度,因为速度现在已经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快与慢是相对的,快速执行并不是要求你为了完成目标而不计后果,更不能只是为了追求速度就降低工作质量。员工的快速执行首先要建立在强大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P12-14
第一章 制度为准绳:从“口号管理”到“照规矩办事”
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
制度有了,怎么抓落实
一流的制度在于一流的执行
领导要做执行制度的模范
告诉员工: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制定制度执行的依据和程序
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小制度也能有大成效
第二章 执行要动脑:从“为什么做”到“应该做”
将执行的意识植入员工的大脑
让下属理解自己的命令
让下属贯彻自己的意图
明确指出员工的对与错
让员工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
让员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告诉员工不是去做,而是做到位
让员工学会用脑工作
培养员工的责任心
培养敬业精神,让员工执行得更好
第三章 执行抓关键:从“各自为政”到“执行规范化”
按流程有条不紊地执行
提高执行力要先优化流程
执行到位要重视人员流程
告诉员工:你要他做什么
授权,激发员工执行动力
授权有艺术,执行有保障
学会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监管到位,为执行把关
第四章 成败看绩效:从“评定无标准”到“考核定标杆”
执行要以结果为导向
绩效管理是确保执行的提前投资
用绩效考核衡量员工执行结果
绩效评估应准确而具体
进行全视角绩效评价
确保绩效评价的公正
如何才能获得最满意的考核结果
改进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工作热情
怎样进行绩效考核后的面谈
绩效考核应避免的几点误区
第五章 用心做沟通:从“固执地一错再错”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沟通做到位,执行不错位
让员工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改进沟通的几点措施
不拘形式地进行良好的沟通
重视会议沟通,解决执行难题
九大技巧提高管理者的沟通能力
公司内部要坦率交流
妥善处理部门间的冲突
倾听能使下属感到被尊重而奋发
执行效率来源于信任
第六章 执行有方法:从“低头苦干”到“抬头看路”
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训练员工解决问题
不要等到问题发生的时候才指导
灵活有效地运用智囊团
引导员工第一次把工作执行到位
分清主次,提高执行效率
将时间用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
简化是高效执行的起点
执行就要快、准、狠
强化标准,执行更完美
第七章 鞭策不能少:从“知道怎么做”到“执行更高效”
启发员工养成凡事立即去做的习惯
善激励让员工付出百分百
让期望产生执行动力
用赞美调动下属的执行积极性
通过晋升释放员工执行能力
正激励与负激励灵活有度
奖励标准是工作价值的心理标准
设立竞争对象刺激员工执行力
制造“危机感”的技巧
让员工的心态从消极到积极
不忽视激励中的每个细节
第八章 人力是利器:从“一个人干到死”到“执行赢在团队”
培养员工的团队执行意识
团队建设三要素
团队必需的八种角色
凝聚力带来团队高绩效
改变团队的执行方式
先找对人,再决定做
强化员工的执行合作精神
汇聚向心力,提升团队默契
维护团队气氛与人和环境
第九章 制胜创新力:从“高效执行”到“创造性执行”
执行要适应新环境的转变
紧跟形势,与时俱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关系
提升创新活力的六大规则
做好创新人才的资源配置
让创新性建议得到顺利执行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突破思维的墙,提高创新力
知识创新是执行力的基石
增强学习力,推进执行力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吴甘霖说过这样一句话:“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在这20个字里,执行是题眼,到位是目的;言外之意也延伸涵盖了思想认识是关键,执行力度是灵魂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执行力,是企业家和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寓意是:要想使事情或事物达到满意的效果,必须要事先计划出确保达到效果的措施。要制度的执行和责任到位,光靠自觉是不行的,必须用制度规范来保证。这就需要执行要到位。
执行要到位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得到答案。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总裁把退伍军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我这个周末要出去参加我的妹妹的婚礼,麻烦你帮我买一件礼物,是在一个礼品店里的一只非常精美的蓝花瓶。”他把写有地址的卡片交给了退伍军人。退伍军人接到任务后,郑重地承诺:“我保证完成任务!”
然而,当退伍军人按着卡片上的地址走了很长时间来到了目的地,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老板描述的那家礼品店,更没有蓝花瓶。
因为他向老板承诺:保证完成任务。所以,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就是第一时间给老板打电话确认一下礼品店地址是否正确,但是老板的电话却打不通。
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位退伍军人并没有犹豫不决,而是迅速做出决定:自己沿街寻找礼品店,买到礼物。很快,他终于找到了老板所描述的那家店,透过橱窗,他看到了那只精美的蓝花瓶。谁知,这一次又给了他失望的打击,当他欣喜地飞奔过去,发现店门已锁。
好不容易找到的店却已经关门,实在令人泄气。但是,退伍军人没有这样去想,他始终记得自己向老板的承诺: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是给这家店经理打电话。可是得到的回复却是:“我在度假,不营业。”
怎么办?情急之下,退伍军人想,无论如何,也要拿到那只蓝花瓶。于是,他再一次拨通该店经理的电话,说道:“我以自己的性命和一个军人的名誉担保,我一定要拿到那只蓝花瓶,因为我向我的老板承诺过,我一定要完成任务,请您帮帮我!”经理被他感动了,派人打开商店的门,把蓝花瓶卖给了他。
退伍军人拿到了蓝花瓶,非常开心地往回走。但这个时候,老板的火车却已经开了。
于是,这位退伍军人立即给他过去的战友打电话,告诉他自己需要租用一架私人飞机,然后他乘驾飞机追赶老板,终于在老板乘坐的火车的下一站迎头赶上。
他来到老板的车厢,将蓝花瓶小心翼翼地放到老板的面前,说: “总裁,这是您要的蓝花瓶,给您妹妹带好,祝您旅途愉快。”
老板看了看退伍军人,认真地说: “谢谢你帮我买的礼物,你完成了任务,我向你表示感谢。其实,这是我们出的一个关于选择领导者的蓝花瓶测试。在以往的测试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成任务,很多人因为地址是假的、店铺关门、电话无法接通等理由而放弃,还有的人虽然拿到了花瓶,却是用了打碎橱窗的办法,结果因违反公司的道德规范而未被录用。而只有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阻碍你完成任务的决心,你没有失信承诺。现在我代表董事会正式任命你为本公司远东地区的领导者。”
这个故事说明,执行起来并不难,执行到位才是难得的。
《领导要稳执行要狠》是一本帮助你实现自我突破、提升执行力的实战宝典。全书从执行理念、战略决策、制度流程、绩效考核、团队建设、责任纪律、沟通、激励、创新等方面,对执行的意义和重要性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内涵,同时探讨并提供了提升管理者和员工执行力的基本思路及妙招,为读者提供了具体而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执行为何如此重要?执行不到位,问题在于管理者还是员工?怎样设计工作目标才能提高执行力?究竟如何做才能建立高效的执行体系?对于这些问题,书中将给你详尽的解答。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深刻领会执行的精髓,掌握执行的锦囊妙计,在管理过程中执行有方、执行有力,全速提升自我及员工的执行力,打造高绩效的执行团队,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实力。
钱智贤著的《领导要稳执行要狠》从执行理念、战略决策、制度流程、绩效考核、团队建设、责任纪律、沟通、激励、创新等方面,对执行的意义和重要性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内涵,同时探讨并提供了提升管理者和员工执行力的基本思路及妙招,为读者提供了具体而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钱智贤著的《领导要稳执行要狠》专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的本土化执行力读本。从优秀到卓越,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9堂课9大绝招,让你在工作中少走5年弯路,提高N倍效率,执行一次就到位!
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执行到位是衡量团队竞争力和员工战斗力的唯一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