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
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软实力效应
关于中印关系的几点思考
印度政治现代化与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资源等于财富?
——浅谈柬埔寨与“石油诅咒”的问题
不易缔造的和平
——乌干达“上帝抵抗军”研究.
斯里兰卡国家利益考量中的中美权重初步分析
语言文学研究
印度独立后印地语诗歌流派简评
非洲本土语言的历史和现状、挑战与机遇
男性视角下张扬的女性情感
——评析《优哩婆湿》中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关系的刻画
老挝历史上第一位获东盟文学奖的诗人
——论通坎温马尼荪及其诗作
从《吉檀迦利》看泰戈尔的创作方法
以色列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研究
汉语“来着”与韩国语“一叫(te)”的意义对比
缅语动词的体
缅语动词的情态范畴
缅语弱化音节初探
现代缅语复辅音浅析
历史和社会研究
泽尔马桑海人的习俗和礼节
一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
——坦桑尼亚著名作家夏班罗伯特
葡萄牙殖民对斯里兰卡的社会经济影响
老挝的舞蹈艺术
骠国文化初探
马来西亚国家文学教育促进国民团结:如何可能?
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和谐
翻译专栏
《三国遗事》的诞生与谈论设计
——以与《高僧传》的联系为中心
《亚非研究(第6辑)》收录国内外学者论文31篇,内容涵盖亚非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民族、语言文学和对华关系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前沿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编著的《亚非研究(第6辑)》论述中非、中印关系,印度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斯里兰卡对外政策和乌干达政局的文章,视角广阔,提出了有研讨价值的新观点。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印度、韩国、老挝和坦桑尼亚文学,以色列语言政策,非洲本土语言历史与现状,马来西亚国家文学教育,中国古典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等,立论精当,信息量丰富,保持严谨的学术规范。历史和民族领域,探讨了古老的骠族文化、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尼日尔泽尔马-桑海人的习俗等,有些专题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带有很强的探索性质。
在中国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中,中非关系有着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历史上,中国借助非洲国家的力量打破了外部大国的政治和军事封锁,赢得了应有的国际承认与尊重;当前又与非洲国家一道致力于亚非复兴,并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展现自身的世界责任与大国抱负,已经产生了若干具有全新历史意义的世界影响。本文中将首先从大国成长的角度阐述中国软实力的基本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中非关系之于中国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编著的《亚非研究(第6辑)》的节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