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黑帮经典教父前传)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美)迈克·达什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的深处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是亘古不息的人性博弈。黑帮经典《教父》前传,美国特勤局首次曝光50年追捕档案,世界上最成功、最富有、最危险的犯罪集团内幕,管理体系高效完美又神秘莫测,经营策略沉稳务实却出奇制胜,犯罪天才与传奇特工的智慧较量,地下社会的权力消长和利益瓜分,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必读书!

评价迈克·达什编著的《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文笔简洁生动,叙述主线清晰,史料丰富(而且很恐怖)——很可能是未来若干年里同类题材中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图书馆周刊》认为:“对纽约犯罪活动的真实状况或优秀的历史著作感兴趣的读者来说,《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不容错过。”

内容推荐

迈克·达什编著的《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在控制美国有组织犯罪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臭名昭著的五大家族出现之前,还有一个独指的犯罪天才莫雷洛,他领导的犯罪家族曾经控制了纽约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以大桶谋杀案和假币制造案及其侦破为叙述主线,再现了莫雷洛的鲜为人知的经历,追溯了美国黑手党从1890—1930年间诞生及崛起的血腥历史。莫雷洛建立的犯罪家族对以后的美国黑手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立足于第一手资料,包括以前未披露的美国特勤局档案、监狱记录、审讯记录和在世家族成员的访谈、主要参与破案者的信件和回忆录,以及大量报纸报道,详尽无遗地还原了一个世纪前的恐怖事件,充分展示了黑手党的罪恶而懦弱的本质,也揭示了正义战胜邪恶需要智慧、勇气和长期努力的历史真相。

《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以西西里乡村风光和旧时纽约街区为背景,把一流的学术研究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融于一体,既是优秀的有组织犯罪史著作,又是扣人心弦的传记作品。

目录

地图

莫雷洛家谱图

涉案人员简介

第一章 大桶疑案

第二章 好汉们

第三章 小意大利

第四章 “天下最秘密最可怕的组织”

第五章 独爪手

第六章 报复

第七章 家族生意

第八章 假美金

第九章 “瞧这芹菜多好”

第十章 绵羊与狼群

第十一章 暴徒们

第十二章 洋蓟大王们

第十三章 第十八修正案

尾声

致谢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大桶疑案

那房间就像墓室最里面的部分。潮湿,天花板很低,没有窗户,而且在纽约这寒气刺骨的夜晚冷飕飕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像警察瞪大的眼睛。

屋外,小意大利中心的普林斯街,正在下着毛毛细雨,沿街一堆堆腐败的垃圾之间汇成一个个水坑,街面上的卵石变得滑溜溜油腻腻的。屋内,一块窖藏啤酒广告牌下,一间毫无特色、廉价的工人酒吧往里延伸,直达一座出租屋的深处。那是1903年4月14日凌晨三点多钟,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酒店已经打烊,静悄悄的。但酒店最里面,阴影之中立着一道门,做工粗糙,关得紧紧的。门后的房间里,贝内德托·马多尼亚正在坐着吃他那最后的晚餐。

广告上说这店子是一间意大利面馆,但实际上是最简陋的餐馆。靠墙蹲着一个旧炉子,冒出一团团烟气。墙上挂着一串串发霉的大蒜,大蒜气味同煮着的蔬菜气味混合在一起。其余的器具包括几张粗糙的矮桌、几把旧椅子和房间一角伸出的生锈的铁皮污水池。煤气灯喷出褐黄色的火焰,泥土地面上原来撒了一层雪松锯末,人来人往一天之后,这锯末已经跟痰、洋葱皮、意大利黑雪茄混合在一起,凝结成了厚厚的一层。

马多尼亚狼吞虎咽地吃着一盘炖豆子、甜菜和马铃薯。那是他的家乡巴勒莫省的农民最可口的食物。他膀阔腰圆,中等个子,高高的额头,栗色的双眼,一头浓密的棕色鬈发,按当时的时尚,算得上英俊潇洒。上唇浓密的胡髭,精心地上了蜡,形成两个尖,更衬托出他那罗马式鼻梁笔挺的斜线。他比大多数工人都穿得讲究:身着高领西装,系着领带,脚穿厚底皮鞋——全都是颇为富有的标志。不过他究竟是怎么赚钱的,很难看得出来。如果问他,马多尼亚说自己是石匠。但连看人漫不经心的人也看得出,这人并不习惯于体力劳动。他年仅四十三岁,身体就已开始松弛,他双手柔软,而且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丝毫没有工匠的老茧的痕迹。

过了一会儿,这独自用餐的人吃饱了,把碗一推,朝房间对面望去,只见几个同胞靠着一面墙懒洋洋地站着。跟他一样,他们也说西西里话,这种方言中有大量从西班牙语、希腊语、阿拉伯语中借来的词汇,连意大利人也难以听懂;而且跟他的穿戴一样,他们戴的珠宝,穿的衣服,也同他们假称的职业:短工、农民、熨衣工,很不相称。但在这儿马多尼亚是个外来者,这一事实是不可能弄错的。这个餐馆里的人都是移民,其他的人却都已成了纽约人,如今在这意大利人聚居区熙熙攘攘的街头毫无身在异乡的感觉。而马多尼亚一个礼拜前才头一回来到曼哈顿,还不熟悉这个城市。在小意大利他需要一位陪同人才找得到路,觉得很是狼狈。更糟糕的是,他几乎全不了解的这些人一起窃窃私语,话说得掐头去尾,弄不懂是什么意思,这让他觉得越来越惊恐。

马多尼亚没来得及解这个谜团。这西西里人刚吃完,那进入餐馆的唯一的一道门“吱呀”一声,声音很大,响彻房间,门猛然开了,又进来一群人。在煤气灯奄奄一息的火苗光亮中,马多尼亚看清了他认识的一个人——托马索·佩托的脸。这人椭圆型脸,满身横肉,气势凶狠。他肩膀宽阔,双臂有力,智力低下,赢得了“牛牯”这个绰号。他身后掩着另一个身影,酒吧一面墙上映出他的侧影,时间很短。那是一个身体单瘦、个子中等的人的侧影。这人双眼是两滴喷墨,就像钻进头盖骨的两个黑洞。这新来者面无表情,削瘦,皮肤粗糙,下巴和脸颊上的胡须都没有刮掉。他的胡髭乱糟糟的,就像强盗的胡髭。

牛牯本能地让开路,让那单瘦的身影踏进房间。他进来时,餐馆里其他身影全都不寒而栗。这就是他们的老板,他们对他显得又敬又畏。不管他盯着谁,在场的人谁也不敢对视。

这黑眼睛的人引起的恐惧,马多尼亚自己也抵挡不住。这新来者说话的时候,声音干哑,手势含蓄,动作很小。他身体右侧裹着非常宽大的棕色披肩,那样子尤其令人尴尬。他总是藏着的手臂,马多尼亚知道,这手臂畸形得可怕。前臂本身就长得短小,还不到正常人前臂一半长。更糟糕的是,上面的手只不过就是一个爪子而已。这手生来就缺拇指和前三个指头。只留下小指,孤零零的毫无用处,仿佛是某个漠不关心的神灵开了个残酷的玩笑。黑眼睛名叫朱塞佩·莫雷洛,但他这残肢给他赢得了“独爪”或“独爪手”这个绰号。

莫雷罗没费时间讲虚礼。只要他正常的左手一个小手势就够了,一直懒洋洋地站在墙边的人中有两人一跃而起,抓住马多尼亚双臂,一人抓住一只,拖着这吃饭的人站起来。他们的俘虏挣扎了一会,但无济于事;他双腕双肩被抓住,抓得紧紧的,根本没有逃走的机会。叫喊是没有希望的,这房间离街边太远,即使是用尽全力的恐惧的尖叫声,在街边也听不见。他一半自己站着,一半由抓他的人支撑着,黑眼睛的人走过来时,他徒劳无益地扭动着。

当时马多尼亚和独爪手之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难以确定。也许他们进行了简短而怒气冲冲的交谈。最可能的是用了“仇人”两个字。也许马多尼亚明白自己面临致命的危险,徒劳地哀求饶命,但为时已晚。即使哀求了,他的话也没有起作用。黑眼睛的人又做了个手势,控制着俘虏的两名助手拉着他在地板上很快地朝生锈的污水槽拖过去。一人使劲抓住马多尼亚的头发,抓得他仰起头来,露出喉管。第三人冲上来,挥舞着一把短剑,刀口很薄,磨得剃须刀般锋利,长约十四英寸。这人顿了一顿,测准角度和距离,在喉结上面一点点斜着一刀捅到底。

这一刀用力极猛,把马多尼亚的喉管从前到后刺了个透,最后刺到了骨头。刀抽出来时,抓住俘虏的两人觉得他的身体往下沉,四肢软绵绵的,没有了反应,他们用尽全力,把这垂死的人拉着站起来,这时“牛牯”佩托拿着刀走过来,把刀从左向右使劲一挥,割破了马多尼亚三层的亚麻衣领,切断了喉管和颈静脉,只差一点点就把俘虏的头给砍了下来。

这次暴行骇人听闻,但是完全是预谋好了的。生命随着鲜血一股股喷出离马多尼亚而去,抓着他双臂的两人把他的头按在污水槽上,一股股涌出的血捶击着铁皮,咕嘟咕嘟流进了下水道。漏出的一点血滴在受害人衣服上,或者渗进了脚下的锯末里。没有一点血到达锯末下的地板上而留下持久的犯罪痕迹。

喷血的惨景持续了一分钟,也许一分多钟,血流渐渐止住。血流止住之后,一双粗大的手握住马多尼亚割断的脖子,用一块麻布捆住他的喉咙。那粗糙的织物吸收了从伤口滴出的越来越少的血。尸体被对折拢来抬到房间中央,另外有人已经拖来了一个大桶,三英尺高,是批发商给纽约的商店提供的那种大桶。大桶里面铺了一层从地上铲起的污泥和锯末,用来吸收尚未流尽的血,死者的尸体被野蛮地硬塞进桶里。

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伸出桶外,但无关紧要;莫雷洛及其手下的人并不想把尸体藏起来。马多尼亚的尸体本来就是要让人发现的,尸体上野蛮的伤口是一种震慑。但是,也没有必要冒过早被发现的危险。一件旧大衣,上面的标签被小心地摘下来了,盖在伸出的手脚上,大桶被七手八脚地挪进酒吧,再从酒吧通向一条巷子的后门里挪出去。一辆破旧的单马有篷运货马车停在巷子里,在黑暗中等候。几名西西里人齐心合力把桶抬上马车;两个人披着厚厚的披风,驼着背,爬了上去。随着一阵弹簧的吱吱声和得得的马蹄声,贝内德托·马多尼亚登上了他最后的旅程。

约一个小时之后,天亮不久,一名清洁女工,名叫弗朗西丝·康纳斯,离开东区的住处,动身到最近的面包店去买面包卷。

她居住的社区极度贫穷。康纳斯住的出租屋一边是一间即将倒闭的车马行,介绍业务的广告已经油漆剥落,另一边是一排即将倒塌的广告牌,用废铁支撑着。她从住处出来的时候,右边是东河,淌着一河污水,水面浮着大量发臭的脏物,冲刷着残破的码头。左边是一个货栈,里面装满了咯咯乱叫的鸡,紧靠着一家工厂。正前方是东11街和丁大道相会之处,她要到最近的面包店去,要经过外墙伤痕累累的马利特暨汉德尔木材堆置场。P1-3

序言

有关黑手党的书籍,已写了数百本,但本书跟其他书全都不同。本书集中描写这个兄弟会的美国分支于1892年至1930年间诞生的过程。令我惊讶的是.这段时期,其他作者至今几乎全都略而不谈。黑手党在美国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很少有人关心。而《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研究这个问题。

此外,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黑手党书籍”都是不可靠的:全由谣言、道听途说、胡猜乱想,以及以讹传讹的早期作者错误编撰而成。《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试图纠正这些错误。本书作者煞费苦心,立足于第一手资料——尤其是美国特勤局详细的记录。特勤局纽约分局是美国全国、各州、各市系统地监控最早的黑手党成员的唯一机构。这个分局的每日报告涵盖1899年至1916年这些关键年份,写满了厚厚的五十九本,每本达一千多页。这些资料成了有关黑手党形成时期的可靠资料的最大宝库;它们成了我的叙述立足的基石。让我迷惑不解的是,我未曾发现任何迹象表明曾有哪位作者费心查阅过这些资料。

本传记其余部分取材于其他重要但被人忽视的记录:一个世纪前的一千多页庭审记录、黑手党一个主要假币团伙的重要成员的详细供述——这些记录不是在别处发现的,就在胡佛总统图书馆——还取材于几位破案参与者尤其是威廉·弗林的信件和个人回忆录。他于1901年至1917年间,除了一段很短的时间,一直担任特勤局纽约分局局长。弗林的回忆连载于当时几家报纸,同样至今无人问津。本书以这些回忆为主,辅之以20世纪初叶十几家报纸上刊载的有关案件的大量逐日报道。这些材料合在一起,就能够再现一个世纪前的事件,而且往往详尽无遗。

由此产生的传记同迄今为止提供的记述在许多至关重要的方面不同,后者掺杂着大量的误传。四年前我开始研究时读到,纽约黑手党第一个大老板朱塞佩·莫雷洛生于1863年或1870年——有些说也许是1880年。我联系了他在西西里的家乡科莱昂的登记处,发现准确的日期是1867年5月2日——而他的墓碑上刻着1870年,说明连他自己的家人似乎也不知道这一事实。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朱塞佩有个哥哥,名叫安东尼奥,之前在纽约当老板,曾枪杀一个敌对的犯罪帮会克莫拉令人望而生畏的领导人。安东尼奥·莫雷洛1892年谋杀案破烂的庭审记录,于1980年初从废品箱中抢救出来,现存档于一个默默无闻的法律图书馆。这份记录表明,此人既不是黑手党成员,也跟他那有名的“弟弟”毫无瓜葛,还表明,后者杀害的那个人是街头卖艺的独臂手风琴师,死者从无犯罪记录,只不过是粗鲁地辱骂了莫雷洛的妻子。

坦率地说,我经过多年研究写出的这本传记是令人吃惊的,而且我还想清楚无误地说明,后面的正文中没有任何虚构或“想象”的历史。书中所载的对话毫无杜撰;每一场对话,都出自对话者的逐字回忆,或者是报纸记者记录下来的。正如任何史家应该做的那样,我制作了详细的参考书目。

总之,《美国黑手党第一家族》不是读者以前可能读过的草率、粗略、杜撰的传说的改头换面。本书写的是历史的真相。

迈克·达什

2009年4月22日于伦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