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形态与汽车造型设计/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丛书》编著者周力辉。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汽车造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内容是基于现象分析的感性研究,力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汽车造型设计的一般规律、设计手段和创新方法,从而更快地进入更高的设计层次。这些研究成果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汽车造型设计科研项目实践中进行了检验并逐步完善。
《动感形态与汽车造型设计/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丛书》编著者周力辉。
《动感形态与汽车造型设计/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丛书》内容提要:本书从汽车造型设计师所运用的具体创意设计手段人手,明确了汽车造型设计语言,阐明了汽车造型特征线的概念.揭示了造型特征线在汽车动感形态设计中的作用,分析并归纳了汽车动感形态的风格特征,探讨了汽车动感形态设计如何创新与评价。
本书的使用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中学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以及汽车造型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t也可以供企业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参考以及广大的汽车爱好者学习。
第l章 汽车动感形态的设计语言与造型特征线
1.1 汽车造型设计语言
1.2 线是汽车造型设计的精髓
1.3 认识汽车造型设计特征线
1.3.1 汽车形态上的线是面的转折与形的分界
1.3.2 什么是汽车动感形态设计的造型特征线
l.3.3 造型特征线“虚与实”的设计变化
1.3.4 量产车改型设计中造型特征线的协调处理
第2章 汽车动感形态的设计流程与形态类型
2.1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概述
2.2 汽车形态类型与尺寸约束
第3章 汽车动感形态的造型风格与特征表现
3.1 汽车造型风格与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
3.2 汽车动感形态设计与产品造型风格的类型
3.3 汽车动感形态设计的风格与造型特征
3.3.1 豪华经典风格的形态特征
3.3.2 科技前卫风格的形态特征
3.3.3 圆润可爱风格的形态特征
3.3.4 运动速度风格的形态特征
第4章 汽车动感形态的设计创新与评价
4.1 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
4.2 汽车动感形态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
4.2.1 由新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汽车动感形态
4.2.2 由新技术、新材料、新功能产生新的汽车动感形态
4.2.3 从历史经典车型中获得设计启发
4.2.4 借鉴同时代车型的优秀造型设计
4.2.5 融合不同类型的汽车产生新的动感形态
4.2.6 模仿自然形态的特征进行创新设计
4.2.7 从其他设计领域的优秀作品中吸取创意灵感
4.3 汽车动感形态设计如何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