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人元校注的《清朝官场那些事儿》里读到他(汪辉祖)的著作,我是很高兴,很有兴趣,很满意的。……他的《佐治药言》,当时就很有名,为人重视,因为都是根据他的见闻经验写作而成,他的文字也很通达简练。他的书,一直到清朝末年,还不断为州县官翻印,是有价值的政书。……汪辉祖在当时,既非文化界名流,亦非思想界领袖,不过是州县的一个幕僚。但他的著作,却不只受重视于当时,鲍庭博刻人权威性的《知不足斋丛书》,阮元为之作序。而且被推崇于后世,及至民国,仍为胡适、周作人辈所搜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朝官场那些事儿(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崔人元校注的《清朝官场那些事儿》里读到他(汪辉祖)的著作,我是很高兴,很有兴趣,很满意的。……他的《佐治药言》,当时就很有名,为人重视,因为都是根据他的见闻经验写作而成,他的文字也很通达简练。他的书,一直到清朝末年,还不断为州县官翻印,是有价值的政书。……汪辉祖在当时,既非文化界名流,亦非思想界领袖,不过是州县的一个幕僚。但他的著作,却不只受重视于当时,鲍庭博刻人权威性的《知不足斋丛书》,阮元为之作序。而且被推崇于后世,及至民国,仍为胡适、周作人辈所搜求。 内容推荐 崔人元校注的《清朝官场那些事儿》内容介绍:在皇帝集权时代,要当好幕僚或一级地方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是快速掌握职业技能的好办法。所以清朝时候,汪辉祖,万维翰、王又槐等的幕学书、官学书很是盛行。近代中国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都当过幕僚和下层官员,他们应当是看过这些教材并从中获得过益处的。一起来翻阅《清朝官场那些事儿》吧! 目录 做睿智有力的领导人 校注说明 佐治药言 续佐治药言 学治臆说 学治续说 学治说赘 病榻梦痕录 梦痕录余 幕学举要 办案要略 刑幕要略 佐贰须知 清代州县故事 试读章节 恃才敢作或以权术驭人者,有得亦不能无失。惟勤慎供职,事上接下圆和坦白,不矜才炫能,方是颠扑不破。 人情之所不愿,我力之所不能者,皆不可勉强。若委曲成之,久后必悔。 治敦大体,不尚苛细。政务平易,不贵苟难。 善人要奖劝之。恶人先戒谕之,不改则惩儆之,元恶则剪除之。戒休董威,道贵并行,若一味姑容,养奸流毒,亦不是诚心爱民。 断狱凭理。理之所突,情以通之,贾明叙日:“人情所在,法亦在焉。”谓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非询情也。徇情即坏法矣。 听断总要公正,着不得一毫意见。为两造设身处地,出言方平允,能折服人。尤戒动怒,盛怒之下,剖断未免偏枯,刑罚不无过当,后虽悔之,而民已受其毒矣。昔人云:“上官清而刻,百姓生路绝矣。”古今清吏,子孙或多不振,正坐刻耳。此言可为矫枉过中之鉴。总之,凡事留一分余地,便是积阴德于子孙也。 程子日:“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身居民主,操得为之权,必须做有益生民之事。立德立功,皆在于此,二苦簿书无误,听讼犹人,皆余事也。 衙署要关防,又要得知大体。盖择人而用,必无妄为。若但刻意防范如束薪者处处亿逆,皆可疑矣。而究之执法作奸,防之不及防也。 开国承家,主持虽在一人,辅翼必资多士。居官亦然。有志上进而署中亲友各顾其私,不能一心并力赞襄公事,便不是好光景。 臧获0有才者多,忠良者少。用其才,尤当防其弊。若信任之专,不复觉察防范,遂致搅权夺利,跋扈招摇,无所不至。及经败露,本官方以之获罪,而若辈已挟赀远扬矣。 仆隶长随,惟利是视。有过于苛细,致令不能自给;又有托宽大之名任其挥霍,不能检束者,皆失驭下之道。 用人当明示以赏,不可暗受其欺。盖赏则感恩而生动,欺则揖盗而长奸也。 公私不并营。既有宫守,便应将一切银钱、出入、饮食、家产之事俱托人料理,只要用人得宜。若必一一亲理,不但公务分心,亦且役志营神,非所以养身也。 居官无婪取,但不知节用,便不免亏缺。饮食、起居与亲友共其甘苦,人自无怨。诸凡动用,尤须在大处节省,不可在小处刻减。 上下司,势分统属,亦要情意流通。有地方公事,不妨面禀。盖文移往复,未能完结者,得一指陈晓畅,案可立定。且时常见面,谗慝不生,而才品可观,亦在上游睹记中矣。 居官念念在想进步,刻刻要防退步。知进而不知返,亢之所以有悔也。 官身外之物,荣枯有定,原不能委曲求全,只要行其心之所安,处以理之应得,成败利钝,岂能逆睹?若畏首畏尾,无一事可为矣。 官运兴隆,必有气机先见。如果廉干任事,又和以与人,诚以服物,上下整齐严肃,每事井然有条理,即此气象,便识荣昌未艾也。P389-390 书评(媒体评论) 从这里读到他(汪辉祖)的著作,我是很高兴,很有兴趣,很满意的。……他的《佐治药言》,当时就很有名,为人重视,因为都是根据他的见闻经验写作而成,他的文字也很通达简练。他的书,一直到清朝末年,还不断为州县官翻印,是有价值的政书。……汪辉祖在当时,既非文化界名流,亦非思想界领袖,不过是州县的一个幕僚。但他的著作,却不只受重视于当时,鲍庭博刻人权威性的《知不足斋丛书》,阮元为之作序。而且被推崇于后世,及至民国,仍为胡适、周作人辈所搜求。 ——孙犁 在皇帝集权时代,要当好幕僚或一级地方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是快速掌握职业技能的好办法。所以清朝时候,汪辉祖,万维翰、王又槐等的幕学书、官学书很是盛行。近代中国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都当过幕僚和下层官员,他们应当是看过这些教材并从中获得过益处的。 ——党国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