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略篇
开创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黄金时代”——追忆开国元勋科技主帅聂荣臻
在拨乱反正中开拓科技复兴之路——追忆原国家科委主任方毅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访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
从更深层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访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
奏响自主创新主旋律——访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
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访科技部部长万钢
以农村科技创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张来武副部长解读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意见
促进农业现代化战略转变的重要举措——科技部调研室负责人谈科技特派员制度
黄河不断流背后的故事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写在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之前
敢于跨越
把握创新的规律
苏州的启示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进程中领跑
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西藏科技发展
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一个共同的任务
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
呼唤“云创新”
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积蓄创新势能
论“科技奥运”
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一)
以科学态度保证正确决策——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二)
让灾后重建闪耀智慧光芒——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三)
讲究科学抚慰重建心灵家园——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四)
从为人作嫁到自己坐庄——卢志扬教授谈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机遇
政府有责任为粮种安全站好岗
中国种子企业亟须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IT界应积极参与“云计算”技术变革
吴绍洪:给未来的风险把脉开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技理论探索——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访谈实录
专家解读“产学研用”
新能源汽车:谁先突围谁领跑
第二章 政策篇
给创新产品的第一动力
创新驱动江苏经济加速转型
努力探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县域科技工作至关重要
正确决策从哪里来?
“绿色门槛”怎能形同虚设?
限塑令的缺失
环评不是橡皮图章
专家别当“环保让路”的导演
环保“黑名单”背后的转型之忧
加快启动新能源内需
“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
铁矿石定价权谈判喜中有忧
山寨企业倒闭没有悬念
当“山寨汽车”穿上新兴产业的马甲
欣闻“无核心技术就换班子”
动真格才能真转变
跨国企业不能跨越责任
多产“石头纸”,少造悍马车
让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
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
弯道超车需要科学决策
节能减排重在改变消费习惯
科技中介不应满足于“牵红线”
重视应用研究正当其时
为“病土”体检,好!
政府采购就当买国货
从实践中汲取持续创新的力量
创意产业“虚火”引起的思考
中国科技任重道远
科技创业突破农业发展瓶颈
学会把新科技融入生活
伟大的创新展示出伟大的力量
面对公众疑问务必“高调”一些
警惕民意诉求被边缘化!
劳动力“升级”带来什么?
中水设施闲置法规不到位是关键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难在哪?——专家认为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
透视转基因种子背后的国际博弈
阻挡新型出版业态的两道槛
以方法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迈出基本药物目录这一步后……
内外兼修渡难关——金融危机下软件外包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人才篇
“生命”的活力哪里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向着诺贝尔奖进军
时代精神的标杆
科技创新人才从哪里来?
以宽容之心拓展创新之路
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好学风,我们务必坚持
引进,还要培养
教育家的苗子在哪里?
期待更多的女科学家
浮躁:创新的慢性毒药
仅有“人才特区”是不够的
旧闻何以一再成新闻?
拿什么拯救学术尊严
怎么理解“基本属实”
大学校长何日不再身陷“抄袭门”
冷板凳与热炕头
维护科学研究的道德净土
如何培养21世纪的工程创新人才?——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南加州大学Viterbi工学院院长雅尼斯·C约瑟斯教授
“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模式”在中国新花绽放——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博士
跋
嗨!评论理论部赵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