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财政,不仅可以察觉到世界大战的爆发,甚至能够觉察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 真的可以察觉和感知吗?那么请来阅读下神野直彦的《阅读日本书系·财政学:财政现象的实体化分析》,一见分晓吧!
《阅读日本书系·财政学:财政现象的实体化分析》继承了财政学历史学派的传统,从历史的视角对财政现象进行了考察。作者神野直彦不是将财政现象抽象地理论化,而是力图将理论与历史交错,对财政现象进行实体化分析。通过这样的多视角来凸现财政学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财政学将财政现象仅作为经济与政治的交叉现象来把握所不同,《阅读日本书系·财政学:财政现象的实体化分析》的作者认为,必须将财政作为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交叉现象来把握。如果不能把握政治、经济、社会这一整体的社会动向,也就无法阐明财政。反过来,只要懂得“预算的解读方法”,“至少能够提前十年预知世界大战的到来”。也就是说,只要熟知财政,不仅可以察觉到世界大战的爆发,甚至能够觉察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
将财政视为疑似市场,把财政学翻版为经济学的尝试一旦涉及被视为疑似市场的财政决定过程,总是会面临与市场在本质上相异的政治价值基准,并因此变得束手无策。在公共财产理论束手无策的时候,被揶揄为“死狗”的财政社会学就复活了。也就是说,出现了在继承葛德雪和熊彼特传统的同时,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的整体状况中来分析财政现象的这样一种动向。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者继承葛德雪遗产的动向,从中可以看出财政社会学复兴的征兆。新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James O'Connor)著有《现代国家的财政危机》(1973年)一书,试图将葛德雪模式运用到美国。他认为政府既促进资本储蓄,又通过社会支出来保障工人的生活以获得正统性,发挥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功能,因而陷入财政危机。奥康纳的这种观点被谢赫(AShaikh)以及特纳克(A.Tonakh)继承并发展。
针对这种新马克思主义的财政社会学,马斯格雷夫提倡多元主义模式的财政学。马斯格雷夫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深受韦伯的影响。因此,如前所述,他高呼回归“海德堡的遗产”,主张复兴财政社会学。
针对新马克思主义的财政社会学,马斯格雷夫反驳说在财政决定过程的竞技场,并非只有阶级斗争才是决定性因素。当然,马斯格雷夫也承认财界在政治过程中暗中行使影响力。但他指出:毫不逊色于财界、反映多元化利益的利益团体也在政治过程中行使影响力。因此,他认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所假定的被阶级利益所支配的国家这种理论缺乏现实有效性,而主张有必要建构将焦点集中在“财政的利益集团(fiscal interest groups)”的多元主义的财政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