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编者赵俊学、李林波、李小明、王碧霞在多年从事冶金原理和冶金学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教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解整理编写而成的。在内容编排上,考虑到和基础课“物理化学”的有机结合,本教材中增加了冶金物理化学基础部分。
《冶金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者赵俊学、李林波、李小明、王碧霞)主要内容分为3篇15章,第1篇为冶金物理化学基础,包括:冶金热力学基础,相图基础,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第2篇为火法冶金原理,包括:冶金熔体,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硫化矿的火法冶金,氯化冶金,粗金属的火法精炼,熔盐电解,金属凝固;第3篇为湿法冶金原理,包括: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矿物浸出,浸出液净化和金属的化学还原,水溶液电解质电解。
《冶金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适用于冶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也可供从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和铁合金冶炼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篇 冶金物理化学基础
1 冶金热力学基础
1.1 引言
1.2 热力学中的几个基础性概念
1.2.1 体系与环境
1.2.2 体系的性质、状态、状态函数
1.2.3 过程和途径
1.2.4 热和功
1.2.5 内能
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1.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2 热与焓
1.3.3 热容与过程所需热的计算
1.3.4 物质状态改变过程的焓变计算
1.4热力学第二定律
1.4.1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1.4.2 熵变计算及其应用
1.4.3 亥姆霍兹(Helmheltz)自由能和吉布斯(Gibbs)自由能
1.4.4 自由能变化与□、□的关系
1.5 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判定
1.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
1.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其计算
1.5.3 化学反应的△G□与温度的关系
1.5.4 化学反应等温式
1.5.5 平衡常数
1.5.6 化合物分解平衡
1.5.7 □关系图上的标尺
1.6 溶液
1.6.1 溶液及其分类
1.6.2 理想溶液
1.6.3 实际溶液
1.6.4 活度相互作用系数
1.6.5 溶液中组元的化学势
1.6.6 组元在各项间的分配
1.6.7 有溶液参加的多元体系中的反应实例
1.7 表面现象及其热力学
1.7.1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1.7.2 微小液滴(或颗粒)表面性质
1.7.3 润湿现象
1.7.4 表面吸附
1.8 电化学现象及其热力学
1.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1.8.2 电量与化学反应量之间的关系——法拉第定律
1.8.3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1.8.4 电极电势(电极电位)
1.8.5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
1.8.6 极化和离子的析出顺序
习题
2 相图基础
3 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2篇 火法冶金原理
4 冶金熔体
5 还原反应
6 氧化反应
7 硫化矿的火法冶金
8 氯化冶金
9 粗金属的火法精炼
10 熔盐电解
11 金属凝固
第3篇 湿法冶金原理
12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13 矿物浸出
14 浸出液净化和金属的化学还原
15 水溶液电解质电解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