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为序,精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读者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本书还配有3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现中华5000年灿烂文明,图文联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历史速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郭晶//李明卓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精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读者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本书还配有3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现中华5000年灿烂文明,图文联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中国历史,在主线叙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重要人物”、“重大成就”三个专栏,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方便阅读、理解与记忆。同时,全文配入编者精心挑选的与文字内容相契合又自成体系的精美图片,多层面地使读者快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版式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在注重视觉美感的同时大大丰富版面信息量,使读者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广博性和震撼力。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目录 第一编 中央的中国 第一章 三皇五帝与文明起源 1、远古人类 2、炎黄传说 3、尧舜禹的禅让 第二章 从部落转向国家——夏、商 1、夏朝建立 2、夏桀与商汤 3、商代兴衰 第三章 封神榜的朝代——西周 1、姬姓诸侯满天下 2、国人暴动 3、烽火戏诸侯 第四章 五霸与七雄——春秋与战国 1、齐桓公和管仲 2、诸强争霸 3、三家分晋 4、魏国的强大 5、秦国的崛起 第五章 答疑统——秦帝国 1、秦国的兴起 2、大一统 3、秦大起义 第六章 无为而治——西汉初期 1、楚汉相争 2、萧规曹随 3、文景之治 第七章 中国的第一次全盛——西汉中期 1、真实的刘彻 2、重剑出击 3、霍光与中兴 第八章 天灾不断,人祸不绝——西汉晚期、新 1、该结束的汉朝 2、书生的改革 3、“新”朝的不幸 第九章 刘氏的复兴——东汉初期 1、儒家皇帝 2、世家大族的兴起 第十章 外戚与宦官的时代——东汉末期 1、跋扈将军 2、党锢之祸 3、黄巾军大起义 第二编 东方的中国 第一章 三国鼎立——魏蜀吴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赤壁之战 3、诸葛亮与蜀国 4、高平陵政变以及蜀汉和东吴的灭亡 第二章 大分裂时代中的短暂统一——西晋 1、司马炎统一中国 2、白痴皇帝 3、儒学与玄学 第三章 东晋、南北朝混乱与争战 1、北方的战乱 2、南方门阀政治 3、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4、南朝的更迭 第四章 重回统一的时代——隋及唐前期 1、关陇集团 2、隋炀帝的悲剧 3、唐朝的建立 4、唐太宗和魏征 第五章 盛唐气象 1、天皇与天后 2、后女皇时代 3、开元盛世 第六章 世界帝国的衰亡——唐末割据 1、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 3、甘露之变 4、黄巢起义 第七章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战乱 1、梁唐更迭 2、“儿皇帝 3、黑暗中的光明 第八章 黄袍加身——北宋初年 1、耶律帝国 2、杯酒释兵权 3、御驾亲征 第九章 北宋改革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王安石变法 3、靖康之耻 第十章 南北对峙——金.南宋 1、抗金的悲剧 2、金朝盛衰 3、屡战屡败的北伐 4、败局已定 第三编 世界的中国 第一章 一代天骄一元朝初期 1、蒙古大帝国 2、元朝的建立 3、重用聚敛之臣 第二章 元帝国的忧思——元朝末期 1、变局频频 2、皇统纷争 3、白莲教与红巾军 第三章 朱元璋及其时代——明初 1、乞丐皇帝 2、靖难之役 3、仁宣之治 第四章 宦官专政——明中后期 1、王振的任性 2、张居正改革 3、魏忠贤专权 4、大顺和闯王 第五章 八旗入主中原——请初 1、后金的建立 2、山海关之战 3、少年天子 第六章 康乾盛世 1、康熙初政 2、皇位之争 3、雍正王朝 4、十全武功 第七章 大梦未醒——清中后期 1、嘉道守成 2、两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 第八章 从改良到革命——晚清 1、洋务运动 2、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 第九章 旧破新难立——民国初期 1、打破帝制 2、共和与复辟 3、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十章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 1、红与白 2、国民党的统治 3、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1、解放战争 2、新中国的成立 专题 辉煌的秦帝国 1、佛教的传播与三大石窟 1、大元帝国的繁荣 1、八旗制度 试读章节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文明 埃及文明 古王国时期 古代埃及文明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其地理位置基本上相当于今日的埃及。埃及全境处于漫漫黄沙之中,只有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其间,埃及大约有95%的居民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与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途中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富含丰富的腐殖质,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在河岸两侧沉积成肥沃的黑土地。尼罗河这种少有的特点,使尼罗河谷成为埃及的粮仓,所以古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与讲塞姆语的来自西亚的人种融合而成的,语言属哈姆一塞姆语系。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文物可以看出,现代埃及人的身体特征与古代埃及人极为相似,这一点是由于埃及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所致。埃及西面是撒哈拉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部是努比亚沙漠和瀑布,北面是地中海,这样的天然屏障使埃及人流动性小。 早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埃及的农业就已相当发达,并使用铜器。经过长期的发展,埃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王国:一个王国位于尼罗河盆地的南部,称为“上埃及”;另一个占有尼罗河盆地的北部和三角洲,称为“下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的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统一埃及,创建了所谓的第一王朝。此后,到希腊人征服埃及之前,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更迭。其中,公元前3100—前2686年,称为早王朝时期,包括31个王朝中的第一至第二王朝;第三至第六王朝称为古王国时期,时间为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 美尼斯在统一埃及后,在下埃及三角洲地区建立孟斐斯作为都城,创立了世袭的专制王朝。 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意为“住在宫殿里的人”。法老是被神化了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埃及全国的土地,在名义上都属于法老。法老下设宰相和大臣,主管司法、行政、经济和宗教事务,他们对法老负责。法老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司法领域的终审法官。法老是集军、政、法大权于一身的极端专制君主。 古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大大进步,加上尼罗河两岸本就很肥沃的土地,农业产品的剩余足以供给庞大的统治阶级和手工业者。手工业门类已经相当繁多,主要有建筑、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造船、酿酒、纺织等。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及人已经知道铸造比较坚硬的青铜器。国内外贸易也开展起来,但这时还没有货币,还停留在物物交换的层次。对外贸易则控制在国家手中,并常常伴有对外掠夺。 古王国时期开始修建金字塔,而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也建于此时,故古王国时期亦称金字塔时期。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坟墓,因其形状很像中国的汉字“金”字,所以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在尼罗河下游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高大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这座金字塔位于今开罗西郊的吉萨地区,用230万块花岗岩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塔每边长230米,高147米,但历经4800多年的风吹雨打后,现每边长225米,高138米。直到1889年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胡夫金字塔旁还有两座金字塔,分别为哈佛拉和孟卡拉两位法老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高20米,长50米,用一整块花岗岩雕成,已经存在了4700多年。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深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 古王国末期,王权衰落,地方贵族势力增长,古王国统一局面不复存在,埃及陷入混乱的局面,进入第一中间期。 中王国时期 古王国瓦解后,君主专制不再存在,埃及分裂为诸多小邦,彼此混战不休。这种局面持续了百余年,史称“第一中间期”。混战的结果,是相互兼并,最后只剩下几个势力较大的邦国。 兴起于埃及南部的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一王朝,经过长期的斗争,重新统一了埃及,开始了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一前1786年)。中王国时期的埃及,定都于底比斯,主要崇拜的神也由太阳神“拉神”变为“阿蒙神”。 中王国时期统一局面的建立者是第十一王朝中期的孟图霍特普二世。他即位伊始便致力于加强王权,削弱地方权力。但贵族的势力十分强大,经过古王国末期及第一中间期的鲸吞兼并,已经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势力,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新的王权还不能有效地控制到他们。况且,古王国时期的君权神授理论已经破产,新的理论尚未建立,于是地方贵族拥兵自重,并不甘心受中央王权的制约。 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上台后,采取打击贵族势力和加强王权的政策,这一政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颇见成效,地方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君主专制逐渐强化起来,王权强化后,国力渐强,遂进行向外扩张,尤其是针对南方努比亚地区。 国家的重新统一,使埃及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水利灌溉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开拓了许多新的良田。手工业方面,青铜器的使用更为普遍。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当属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之间地峡的开凿,这一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前身,但比后者早了3700多年。埃及商船从此便可从地中海驶入尼罗河口,之后进入红海,再远航到达印度洋。中王国时期的埃及与巴比伦建立了商业联系,同地中海中克里特岛的商业关系也更为扩大。 P2-5 序言 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是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是中国和全世界一脉相承、历史悠久的一个优良传统。仅以中国为例,从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到张居正向万历皇帝上图文并茂的《帝鉴图说》,从司马光呕心沥血编撰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到袁了凡著述《纲鉴易知录》,中国近代史家更是创造了成熟的通史体例,其间无一不是将多如恒河沙数的历史事实予以压缩、整合、编辑,无一不渗透着速读的精神。我们编写的这部《世界历史速读》也正是继承和发扬这种速读理念的。当然,为了适应当代读者的需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阅读需要,编者还在如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开拓。 一、编写体例科学简明。在吸收借鉴通史体例菁华的同时,特别增设了“大事年表”、“重大成就”、“主要人物”等栏目,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历史,将关键知识点一一展现给读者,使之能在较短时间内对世界历史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文字凝练。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大致轮廓并使之尽可能丰满起来,本书精心锻炼文字,力避生涩艰深,力求晓畅易懂,以俾读者理解和接受。如此,凝练的文字和适中的篇幅相结合,必将大大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 三、图文配合。由于时代变迁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历史对当代人而言无疑会有一种隔膜感。而具象的图片能够消除这种隔膜,拉近读者和历史的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且能弥补文字叙述无法言传之缺憾。本书精选300余幅精美图片,内容包括历史遗迹照片、名人画像、历史名画、珍贵文物照片、自然风光、手绘地图等,本身即具有丰富的内涵、高度的典型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加以精心组织以后,构成一个形象具体的“图片世界史”,必将大大深化读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四、版式创新精美。在追求精美的同时,我们还对版式进行了精心的创新。力图将图与文、历史与现实、严肃与活泼等相辅相成或对立统一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架构一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充实的世界史,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提高学习效率,以满足其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的初衷,而且,这种满足必将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 如此,本书通过编写体例、文字、图文配合和版式设计的有机结合,使一部宏大的世界历史浓缩于很小的篇幅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回归历史的时空隧道中。在这里,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古代文明色彩斑斓,人类生活真切鲜活,历史事件宛然在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