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董子峰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子峰编写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立足新一轮世界新军事变革,综合运用哲学、军事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体系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内部架构,探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原理、机制、流程及其运动规律。在深入考察主要军事强国作战方式及其核心技术最新发展的基础上,剖析OODA循环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首次提出窗口作战、实时作战、聚能作战、公域作战四种新型体系作战方式,并建立WRSG作战模型、RFFA时空循环和C2PSL体系破击战模型,全面揭示作战方式演变的趋势,重点讨论了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路径选择。本书是“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新颖,视角独特,适合我军广大官兵和关心军队建设的有关人士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董子峰编写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内容提要如下: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生产力增长方式转变,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曾发生过多次转变,而每一次最后都是以新型作战方式替代落后作战方式而告终。因此,在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的大转折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合乎逻辑地包含了生成新模式和作战新方式两个内核:新模式以体系作战能力为基本指向,新方式则以体系作战为本质特征。需要强调的是,作战方式变革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最重要的途径,没有作战方式的彻底改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是不彻底的,也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目录

序言/1

上卷 论新模式

第1章 战斗力:走向“信息主导”新境界/8

 1.1 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内在结构/9

1.1.1 战斗力相对性原理/9

1.1.2 战斗力生成/10

1.1.3 战斗力生成模式/12

1.1.4 支撑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四个支点/13

 1.2 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演变/17

1.2.1 战斗力主导要素的更迭/17

1.2.2 与生产力增长方式的内在统一/18

1.2.3 战斗力生成的基本模式/20

1.2.4 战斗力的“代差”/21

 1.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当代内涵/23

1.3.1 时代大背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3

1.3.2 当代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核心/25

1.3.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三大基本途径/27

第2章 “新三论”:隐藏在背后的科学手/32

 2.1 战斗力生成的复杂系统论基础/33

2.1.1 战斗力是军事系统的一种“涌现”现象/33

2.1.2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34

2.1.3 综合集成方法的生成论价值/36

 2.2 体系作战能力的现代信息论基础/38

2.2.1 信息平台的数字化意蕴/38

2.2.2 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机理/39

2.2.3 战斗力生成的重心转移/41

2.2.4 新型作战力量的人才结构/49

 2.3 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战争形态论基础/53

2.3.1 从“世界3”到“世界4”/53

2.3.2 战争中介系统的三次革命/55

2.3.3 信息主导的本质内涵/56

2.3.4 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与战争形态相适应/58

第3章 非线性:体系战斗力的根本属性/71

 3.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结构/72

3.1.1 作战体系的演变/72

3.1.2 基于SCU的信息化作战体系/74

3.1.3 基于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体系/76

3.1.4 基于自适应的动态作战体系/77

 3.2 体系对抗的基本方式/79

3.2.1 不同层次体系之间的对抗/79

3.2.2 体系作战的表现形式/80

3.2.3 体系对抗的切入点/81

 3.3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本质特征/83

3.3.1 支撑体系作战能力的两大基础/83

3.3.2 对体系作战能力的一般需求/86

3.3.3 体系战斗力生成的基本流程/87

 3.4 体系战斗力的运动规律/90

3.4.1 非线性:阶跃式增长与轰塌式衰变/90

3.4.2 鲁棒性:硬的更硬、软的更软/91

3.4.3 多样性:自适应与自组织/93

第4章 路径选择:模式自主创新的关键/98

 4.1 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重在加快/99

4.1.1 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压缩/99

4.1.2 没有退路的选择/101

4.1.3 首先要改变的是思路/103

 4.2 大转变观下的路径选择/107

4.2.1 大转变观/107

4.2.2 切入点的选择/109

4.2.3 锁定工作抓手/110

 4.3 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若干问题/116

4.3.1 确立“隔代跨越”的技术路线/116

4.3.2 构建多样化军事任务体系/118

4.3.3 提高转型时期战斗力生成的安全性/126

4.3.4 加快军事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135

下卷 论新方式

第5章 窗口作战:制空权理念的历史颠覆/154

 5.1 神秘的目标空域制空权/155

5.1.1 唯有窗口可以透光/155

5.1.2 夺取目标空域制空权/157

5.1.3 集中在窗口里的生死较量/159

5.1.4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RFFA循环/162

 5.2 从无限空间厮杀到有限空间控制/164

5.2.1 窗口的三种样式/164

5.2.2 有限空间控制/165

5.2.3 窗口里的绝对制空权/167

 5.3 窗口作战的基本样式/169

5.3.1 通道作战/169

5.3.2 禁飞区作战/171

5.3.3 渗透作战/174

 5.4 是谁颠覆了传统制空权/177

5.4.1 战争模式变了/177

5.4.2 目标空域制空权的理论价值/179

5.4.3 制空权的层次性结构/181

5.4.4 制空方式变化对空战武器的影响/184

5.4.5 关于制空权的反思/186

第6章 实时作战:“发现即摧毁"的时空基础/198

 6.1 胜利的法则/199

6.1.1 聚焦博伊德的OODA循环/199

6.1.2 串行与并行杀伤链/201

6.1.3 发现即摧毁/202

 6.2 从集中到分布:战场布局的结构变迁/204

6.2.1 变任务区分为目标分配/204

6.2.2 信息化战场结构/205

6.2.3 分布式作战/206

6.2.4 战前之战/207

 6.3 从有人到无人:战场主体的更替/209

6.3.1 你不能干的我也能干/209

6.3.2 否定的否定/211

6.3.3 空战样式的变革/212

6.3.4 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214

 6.4 从坚盾到利矛:快速打击的胜利法宝/218

6.4.1 围绕NMD的较量/218

6.4.2 奥巴马的“西瓜”/220

6.4.3 全球快速打击/221

第7章 聚能作战:集中一切能量于一点/230

 7.1 来自“铸铅行动”的震撼/231

7.1.1 何为聚能作战/231

7.1.2 能量集中再集中/232

7.1.3 打了就打了/234

 7.2 这种方式一直为人类所追求/235

7.2.1 从萌芽到现实/235

7.2.2 规律背后的规律/237

7.2.3 追问充分必要条件/238

 7.3 聚能作战的行动基础/239

7.3.1 不一样的作战体系/239

7.3.2 离不开一体化联合作战/240

7.3.3 核心是快速体系破击/242

 7.4 瞬间摧毁一个作战体系/243

7.4.1 聚能作战的适用范围/243

7.4.2 令人生畏的“两高一小”/245

7.4.3 C2PSL“三环一链”体系破击战模型/246

7.4.4 体系破击战的目标选择/249

第8章 公域作战:夺取信息时代的高位制权/254

 8.1 从私域到公域:第三次全球资源大分配/255

8.1.1 公域的兴起/255

8.1.2 没有界碑的领地/256

8.1.3 谋求新型霸权/257

 8.2 从有形到无形:作战空间的虚实转移/259

8.2.1 网络攻击即是使用武力/259

8.2.2 谁是“第五空间”/261

8.2.3 第一次世界信息大战/263

 8.3 从近海到远洋:地球表面的深度发掘/265

8.3.1 空间换时间/265

8.3.2 地中海效应/268

8.3.3 北极之光/270

8.3.4 亚洲的地中海/272

8.3.5 环大陆“W”型海域/275

 8.4 从近空到深空:空天时代的高“高边疆”/278

8.4.1 深空无限/278

8.4.2 太空军事经济时代/280

8.4.3 迈向高“高边疆”/282

8.4.4 关岛的孤独/283

后记/29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