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智慧,处世需要权谋,中国人走向成功的必读书!
官场中成大事者战无不胜的经典,《厚黑学》的奇妙之处就是灵活应变,知厚黑,亦行厚黑。
一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专为中国人打造、可操作性极强的成功学宝典!
本书首次揭开《厚黑学》背后的升迁潜规则,和盘托出上司与同事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博弈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雾满拦江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活需要智慧,处世需要权谋,中国人走向成功的必读书! 官场中成大事者战无不胜的经典,《厚黑学》的奇妙之处就是灵活应变,知厚黑,亦行厚黑。 一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专为中国人打造、可操作性极强的成功学宝典! 本书首次揭开《厚黑学》背后的升迁潜规则,和盘托出上司与同事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博弈技巧。 内容推荐 本书是雾满拦江最新力作,是一本关于官场厚黑之道的实用之书。 目前绝大部分版本的《厚黑学》都只是以介绍“厚黑学”中的原理为主,而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获得优势地位却语焉不详。作者有鉴于此,在全面领会《厚黑学》主旨立意的基础上,提炼出《厚黑学》中的精华要点,通过历史上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官场上的厚黑之道,首次揭开《厚黑学》背后的升迁潜规则,和盘托出上司与同事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官场博弈技巧,可谓是洞悉法门,直抵玄妙,务实可用,可操作性极强。 读者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被历朝历代的从政者视若珍宝的智慧,并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在变幻无常的官场中安身立命,前程似锦。 目录 绪论 1 成功的心法 2 人性的学说 3 三足鼎立的厚黑说 4 厚黑体系论 第一章:厚黑学论 1 脸皮薄无以成大事 2 玩的就是皮厚 3 什么叫“厚”? 4 人生需要厚脸皮 5 如何获得一张厚脸皮 6 不黑是不行的 7 太黑也是不成的 8 黑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9 厚黑是人生的要义 10 最有价值的厚黑 第二章:厚黑经 1 传世经典,厚字当先 2 厚黑乃人生之本 3 最高的境界是厚黑 4 天生厚质难自弃 5 千古悬疑说厚黑 6 黑到山前终有路 7 人皆生而厚之 8 虽千万人吾厚矣 9 厚黑定天下 10 厚黑运行小周天 第三章:传习录:职场厚黑规律 1 成功的隐密之门 2 神秘的规律 3 职场的冰山法则 4 职场的扩散效应法则 5 职场的趋同性法则 6 职场的本能相悦法则 7 职场训诫一:能力是靠不住的 8 职场训诫二:聪明会误了你 9 职场训诫三:言出必伤人 10 职场训诫四:科学拍马观 11 职场训诫五:做不做事无所谓 12 职场训诫六:吃亏就是占便宜 第四章:传习录:官场十大危局 1 官场的群体规律 2 官场生态布局 3 官场陷阱一:过早暴露你自己 4 官场陷阱二:观念的错位 5 官场陷阱三:价值判断能力的缺失 6 官场陷阱四:习惯与爱好的排斥 7 官场陷阱五:低级品味的诱惑 8 官场陷阱六:清高者出局 9 官场陷阱七:缺乏择友的能力 10 官场陷阱八:成为替罪羊的危险 11 官场陷阱九:被失败者拖下水 12 官场陷阱十: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第五章:传习录:官场十大机运 1 官场上的机运 2 官场机运的法则规律 3 官场机运一:贵人相来扶 4 官场机运二:学会烧冷灶 5 官场机运三:逆势而为之 6 官场机运四:与失败者结盟 7 官场机运五:稳步健行 8 官场机运六:扮猪吃老虎 9 官场机运七:善于利用矛盾 10 官场机运八:让自己被动成功 11 官场机运九:借助对手之势 12 官场机运十:给对手以把柄 第六章:传习录:新人成功六字诀 1 官场上的新新人类 2 劣势就是优势 3 “懵”的失败境界 4 “懵”的成功境界 5 “懂”的失败境界 6 “懂”的成功境界 7 “明”的失败境界 8 “明”的成功境界 9 “净”的失败境界 10 “净”的成功境界 11 “迷”的失败境界 12 “迷”的成功境界 13 “惑”的失败境界 14 “惑”的成功境界 第七章:传习录:求官六字真言 1 做官是正直人士的责任 2 十条求官之路 3 “空”的意境 4 “空”的应用 5 “贡”的意境 6 “贡”的应用 7 “冲”的意境 8 “冲”的应用 9 “捧”的意境 10 “捧”的应用 11 “恐”的意境 12 “恐”的应用 13 “送”的意境 14 “送”的应用 第八章:传习录:做官六字真言 1 压力下的官场 2 五种类型上司分析 3 “空”的文化哲学 4 “空”的实用价值 5 “恭”的文化哲学 6 “恭”的实用价值 7 “绷”的文化哲学 8 “绷”的实用价值 9 “凶”的文化哲学 10 “凶”的实用价值 11 “聋”的文化哲学 12 “聋”的实用价值 13 “弄”的文化哲学 14 “弄”的实用价值 第九章:传习录:做事二妙法 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 “锯箭法”的基本原理 3 “锯箭法”的实战应用 4 如何创造政绩 5 补锅法的基本原理 6 “补锅法”的实战应用 结语:《厚黑学》应该怎么读 试读章节 脸皮薄无以成大事 厚黑之学,厚字当头。那么什么叫“厚”呢? “不薄曰之厚”,什么不薄才叫厚?脸皮不薄才叫厚。我们经常说某些无耻的人,说他们“脸皮比城墙还厚”,可见,人的脸皮,有薄厚之分,有脸皮薄的人,也有脸皮厚的人。脸皮的薄厚,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要面子”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太爱惜自己的面子,遭遇到对头的时候,必然要吃大亏。 在古典小说(仨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之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孔明在车上大笑日:“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催、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日:“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这段故事说的是西蜀与曹魏对阵,曹魏阵营中王朗对蜀丞相诸葛亮展开了攻心之术,想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诸葛亮自甘弃甲投降,却不料反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被诸葛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一顿破口大骂:“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这话骂得也太狠毒了,把王朗所有的隐私,所有不可见人的龌龊老底全都扒了出来,袒露给众人看。王朗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曹魏阵营向来受人尊敬,何曾被人如此羞辱过?气急之下,羞恼交加,竟活活地被气死了。 王朗虽然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但现实之中,遇上不痛快的事情,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丢了脸,—时想不开而活活被气死的人,并不在少数。 就拿春秋时代孔子办学的事情来说吧。孔子在当时的鲁国虽然有一点小名气,但终究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平民。办学的时候,来的学生多是贫贱子弟,贵族官僚之家是不屑于将孩子送到孔子这里来的。所以孔子办学之初,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堪称门可罗雀。 当时鲁国有一位实权人物孟僖子,他权势虽大,却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有一年他陪国君鲁昭公出访楚国。当时楚国是蛮夷之国,而鲁国却是礼仪之邦,楚国怕丢了面子,就于郊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仪官们身穿朝服,神情恭谨地面向鲁昭公行礼,并高唱颂歌,然后等鲁君还礼。 可万万不曾想到,那鲁君竟然也是一个草包,面对楚国人的礼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能向孟僖子求助。可孟僖子更是瞠目结舌,冷汗直下。这来自于礼仪之国的君臣,竟然在蛮夷之国闹出了不懂外交礼节的笑话,这件事情传扬开来,鲁国君臣顿时沦为了诸侯的笑柄。 此事发生之后,孟僖子羞愧无地,无颜见人,大病了一场,最后竟然活活地羞死了。临死之前,孟僖子打听到当时鲁国中只有孔子最熟谙礼仪,就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孔子这里来求学,于是孔子的名声不胫而走,各国的权贵生恐自己也会遭遇到如孟僖子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丢人事小,羞死事大,就纷纷将子弟送到孔子那里。从此孔子名传诸国,并最终成为了天下人的万世师表。 撂下孔子的事儿不说,单看这个孟僖子,本事虽然不大,但自尊心却比任何人都强,稍微碰到一点委屈的事儿,就会气闷于心,最后竟然想不开,活活把自己气死了,说到底就是脸皮太薄的原因。 脸皮太薄的人,大多无法成就大事,因为成大事要经历太多的磨难与挫折,而脸皮薄的人,稍遇挫折,听到人们的讥笑与嘲弄,就会羞忿于心,纵然不像春秋时代的孟僖子那样,活活把自己气死,也很难再有勇气尝试。 脸皮的薄厚,是相对而言的。这世上有像孟僖子、王朗这种丢不起脸,活活把自己气死的人,也就有脸皮赛城墙,锥子扎不透的人。比如说三国时代的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