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灵成长书》由范玲玲著,一部告诉2亿中国父母如何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之作!
在注重家庭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更着眼于孩子的心灵成长,确保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自己的孩子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态。
其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试想,一个没有爱心、不懂珍惜、没有梦想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学习好、身体棒呢?如果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势必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如果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势必会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心灵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只有心灵美的孩子,将来才能成材。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灵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教孩子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已经成了重中之重。
本书以教育的实际出发,紧扣父母关心的重要问题,全面总结了滋养孩子心灵的关键点,以及如何让孩子富有爱心、懂得感恩,学会宽容、乐观地生活等,给予父母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读得懂、用得上。
现在,让我们走进孩子神秘的心灵花园,用心去认识、感受、理解,并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吧!
《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灵成长书》由范玲玲著,这是一本给介绍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使孩子的心灵成长的家庭教育书。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爱心、感恩、宽容、乐观、自信、诚信、谦虚、独立、责任以及梦想等方面,来介绍父母在培养孩子形成美丽心灵的时候,应该如何做、遇到问题怎么办、为什么要这么做等。
全书的理念为:关注儿童心灵成长,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比身体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关爱儿童成长,抚慰孩子心灵,用温暖、快乐、智慧、童心浇灌出孩子心灵成长的嫩芽,告诉他们爱、勇气、亲情、坚强的真谛!
《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灵成长书》案例生动,分析合理,适合每一位父母阅读。
爱心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
爱心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一个没有爱心的世界,是一个黑暗、冰冷的世界;一个没有爱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没有爱心、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是一个可怕的人。因此,不要吝啬自己对他人付出爱心,做父母的应该鼓励孩子献出他们的爱心,并对孩子从小进行爱心教育。
一天,8岁的孟迪放学回到家,脸上阴沉沉的。妈妈发现他有些奇怪,便过去问:“小迪,怎么了?做错事被老师批评了吗?”
“不是。我们班的刘航得了癌症,不能来上学了。”孟迪说。
“他会好的,你们要有信心。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不可治,对不对?”妈妈想不出什么话能让一个8岁的孩子理解生与死。
孟迪想了一会儿,望着妈妈说:“可是,老师说他在做化疗,头发都掉光了。”
“也许不久又会长出新的头发来的。”妈妈的心里泛起了一阵悲意。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明天想去医院看他……”没等孟迪说完,妈妈抢着说:“你们可以带些水果去,顺便问问他有没有需要的东西,我们会尽力帮助他。”
孟迪忽然吞吞吐吐起来:“我们想……想一起剃个光头再去!”妈妈愣住了。
这时,孟迪认真地看着妈妈,勇敢地说道:“带我去理发店,好不好?我要剃光头。”妈妈没有说话,沉默在一旁。孟迪接着说:“妈妈,这是我的主意。我跟周宇和赵章说,我们也把头剃光,好叫刘航放心。我们跟他一样,他就不怕了。”
妈妈看着儿子,异常感动,决定陪孟迪去理发店。
在理发店里,孟迪兴奋得手舞足蹈,骄傲地宣讲着他剃光头的目的。不一会儿,周宇和赵章也来了,他们的家长都以此为荣。理发师也被感动了,对他们说:“今天就不收你们理发的钱了。那个叫刘航的小男孩能有你们这样的同学真棒!”
望着三个小光头,妈妈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回到家后,妈妈便对孟迪说:“小迪,妈妈有个好主意。明天去医院之前,请同学们来咱们家,我要送你们每人一顶帽子,你说好不好?妈妈相信你把帽子带去给刘航,他一定会喜欢的。”
孟迪高兴极了,搂着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妈妈笑着说:“我的孩子,妈妈为你的爱心感到骄傲!”
爱心教育能使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孩子若能拥有一颗仁爱、善良的心,便能够懂得爱护弱小、孝顺父母、帮助他人等。他的人生也会因此而绚丽多彩、富有意义。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活得更自信、更快乐。孩童时期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此时期。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从小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让孩子拥有爱的高尚情操,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P002-003
心灵成长一词,相信对于广大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在注重家庭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摒弃了陈旧的教育观念,不再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更着眼于孩子的心灵成长,确保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自己的孩子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态。
孩子的心灵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每天都需要很多“营养”的补给,值得父母永远地关注。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对于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发挥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让孩子的心灵日益丰盈,得到更好的成长,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孩子这个“看不见”的成长方式,多给予孩子一些心灵上的关怀。
然而很多情况都会使孩子的心灵成长受到阻碍。例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家庭环境多变、父母教育方式不合适、与同学发生矛盾等大大小小的事,如果孩子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消极悲观、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封闭自我、不爱与人交流,甚至厌恶社会等。为了避免孩子产生上述情况,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灵引导,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健健康康地成长,帮助孩子跨越所有心灵障碍。
在本书中,设置了“爱心篇、感恩篇、宽容篇、乐观篇、自信篇、诚信篇、谦虚篇、独立篇、责任篇、梦想篇”共10个篇章,全面总结了滋养孩子心灵的关键点,以及如何让孩子富有爱心,懂得感恩,学会宽容、乐观地生活等。本书从教育的实际出发,紧扣父母关心的重要问题,从而让父母抓住教育孩子的核心。
本书语言简练易懂,行文流畅,将孩子心灵成长的关键词加以展开,进行全面分析;而且融入经典的名人故事以及大量教育实例,生动再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给予父母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读得懂、用得上。
衷心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够为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全面学习本书,努力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健康美好的心灵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