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走近宋词品人生系列
分类
作者 桃花潭水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桃花潭水著作的《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为《走近宋词品人生》丛书之一,将枯燥无味的“作者生平”、“诗词赏析”、“创作背景”化成生动的故事,用优美的细节描述让读者发自内心的感知李煜的词化人生,从而更加体会到词作之美、词人之风范。

内容推荐

李煜,南唐第三任皇帝,史称李后主,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虽为一国之君,但李煜性格优柔寡断,喜风月而无心于权力的争斗,他甚至恨自己为何出身于帝王之家,经历常人无法感知的兴衰荣辱。李煜是个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诗文领域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按照其作品的风格划分章节,比如降宋之前,李煜多写一些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的题材,降宋后,则满怀亡国的悲痛,《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名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为一个词人,身份的特殊使得他具有更多的传奇色彩,也使得这本词传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层次。本书立足于李煜的作品,以史实和适当的细节联想表现其丰富多彩的一生。

由桃花潭水著作的《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内容讲述了李煜一生的荣辱与沉浮都浓缩在她的词作之中,耐人细细品味。本书有美感、有养分,既能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又可以在无形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目录

第一章 人间没个安排处

 垂泪对宫娥

 世上如侬有几人

 春来长是闲

 离恨恰如春草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回首恨依依

 一片芳心千万绪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第二章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别殿遥闻箫鼓奏

 待踏马蹄清夜月

 夜长人奈何

 秦楼不见吹箫女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愁恨年年长相似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第三章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第四章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算来一梦浮生

 梦回芳草思依依

 凭阑半日独无言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无奈夜长人不寐

 为谁和泪倚栏杆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心事莫将和泪说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读章节

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对于李煜来说,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作为一个万人敬仰的文坛才子皇帝,先后拥有了两位知心爱人,还有一个众人觊觎的皇帝宝座,我想,这在众人的眼中,是李煜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如果此等美事,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想必就连做梦都会笑着醒过来吧。

可是,此等尊贵的身份,抑或是李煜人生中最大的不幸,身在乱世,随风飘摇,虽生活在帝王之家,但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幸福,李煜的心中,更多的是恨。对于他的身份,他恨,对于一朝国破,他恨,对于半生沉沦,他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恨。在国破家亡的那一刻,这种刻骨铭心的恨,在李煜的心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绝望,伤心,后悔,无措,种种复杂的感情已经把李煜折磨得不成样子。

在亡国后,李煜肉袒而降,李煜当时的心情,我们现在无人知晓,却也无从知晓了可能,他心中最多莫过于灰心,有人说,怕最怕的,应该是“焚心化灰”,而更可怕的,想必是“哀莫大于心死”。当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时间的跑道时,李煜的鬓角因此而斑白如雪之际,虽然淡了、倦了的,只有记忆,可是,在李煜的记忆深处,一定隐藏着当日的亡国之痛。

想来,我也是一位多情的人,虽然不多才,却也喜欢在耿耿长夜里,最好空中还悬着皎皎明月,体会李煜来自心中最无奈的呻吟。也许,在亡国后的很多个夜晚,李煜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回想当时的情境。

亡国,对于像李煜这样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帝王来说,是他的错吗?我想,懂得李煜的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公正地说,作为一介帝王,李煜并不称职,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多史书当中,写满了对于李煜的不屑和轻视。

文坛之人提起李煜,可以读尽他的无奈和苍凉,而政坛之人提起李煜,更多为之冠以“亡国之君”的称号,我觉得,“亡国之君”,未免显得冷冰冰,不近人情,这是对李煜摄大的蔑视。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如此的温柔乡、富贵的生活中,怎么能够认识到人生的沧桑最是世间的险恶呢?对于政治的冷酷与无情,又怎么会知道呢?李煜,这样一个温柔而多情的人,想必生来就是一位绝代的才人,可是,命运是残酷的.对于李煜来说更甚,它不会轻易放过对李煜的摧残,当国破家亡时,命运才不理会李煜是否仓皇无措,看到昔日给他美好回忆和富庶生活的家园,是否会垂泪到天明。

李煜虽然不是~位称职的皇帝,但是。在一朝城破这个荒凉的时刻,我想,他所考虑的一定不是自己,而是城中的百姓。

当北宋的大兵压境之际,陈乔哭着说:“自古以来,亡国之君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如果投降,只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还不如背城一战,为江山社稷而死,岂不快哉?”

听到此话,李煜叹了口气:“江南气数已尽,不要作无谓的抵抗,金陵的人民久经战事,朕实在不忍心让他们死得这样惨烈,千万不要鲁莽!

陈乔思忖片刻:“臣请将臣之头斩下来送给北宋,就说江南拒命都是臣出谋划策.这样方可减少国主的过错。”

听到陈乔的话,李煜痛哭失声:“卿为国尽忠,虽然朕昏庸无能,但也不能做出杀忠臣做投靠之礼,莫不如卿和朕一同归降,何如?”  陈乔坚决地摇了摇头:“既然亡国之事不可挽回,我也没有苟活的心思,吾意已决,请国主珍重,恕臣不能陪伴左右了”说完,陈乔再拜而去。李煜听到此话,刚要挽留,可是,见到的只是陈乔决绝的背影,李煜伸出去的手落下了,眼中已无泪。也许,在陈乔等忠臣的心中,李煜只是一位优柔寡断的君主,可谁知道李煜此时的想法,如果与北宋军队对抗到底,对于他个人来说,倒是无所谓的争情,最坏的结局也就是死去,可是,人,尤其是一位君主,怎么能这样自私呢?

此时,李煜才感觉到肩上的压力有多重,城中的百姓,将他们的身家性命全都交付到他的手中,因此,此时的决定显得异常沉重。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名叫《大城小将》的电影,最后,齐国的太子即位之后,立即作出一个决定——投降。他本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是,无奈,本国的百姓全都倚仗他,左思右想之后,投降,是最好的办法,果真,投降之后,举国上下'百姓的命保住了虽然遭受了骂名,但是,这又算什么呢?

李煜当时心中所想,也一定和这位了不起的太子一样,城中的百姓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只得选择投降。此时,李煜作为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南唐国主,所忍受的屈辱和痛苦,又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位高权重,此时,已经成为了命运赋予他最高的讽刺了吧。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P2-P4

序言

一千多年前,汴梁的明月小楼,一个孤独的守望者,总是倚在长亭香榭处独自凭栏,默默无语。

传说,他生来就是一副帝王之相——重瞳、骈齿。

传说,他生于七夕,而离世的那一天,上天也为他选在了七夕这一天。

传说,他死状惨烈,身如弓状,心尖,指的是南国的方向。

传说,他留下的最后词作,丝毫没有顾忌,吟唱出了自己的心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属于他的,有太多的传说,而这些传说,好像在向人们诉说他那寂寞、哀怨的一生。

这个人,就是拥有“词中之帝”称号的李煜。在我的心中,他是史上最具温情的皇帝。

历史上说,他是一个面容俊秀的男子,虽然,也曾看过他的画像,但始终觉得,即使是最好的画师,也描摹不了他的神韵。

后记

人生不过是一场春花秋月,江山如梦,忘却那千古兴亡事。千古一帝,染了多少悲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首千古绝唱在瞬息问让纤纤的文字流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曲曲绝艳的词歌呼之欲出,和着悠扬的旋律在琼楼间飘荡、徘徊,徘徊、飘荡醉梦今生。

他念,秋风庭院,荫花楼阁,罗幕玉钩,韶光易逝,几多愁。

他叹,春花秋月,雕栏玉砌,车水马龙,人生何其美好。只是太匆匆。

李煜,千古的传奇,南唐,他永恒的梦境。

在这样美好的夜里能捧起后主词来翻阅是一种幸福,也是写作本书最美的回忆。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朋友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一向他们道谢,他们是王达、刘丽娟、朱丹红、杜馨、杨帆、杨惠升、吉拥泽、王爽、张志强、刘海鸥、尤秀茹、李爽、于艾华、李庆玲。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利用业余时间协助创作,查阅资料,并给予指导。

千年风霜纵是无情,千年后的词与词人却更加生动,最后,愿文字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美丽,永不消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6: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