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其实一点儿都不平等。
●诺贝尔和平奖其实是由无法和瑞典和平相处的挪威来颁发的。
●为何1962年10月27日差点儿成为世界末日?
●林肯发表著名的《盖兹堡宣言》后异常懊悔,认为自己的演说一无是处。
●伏尔泰当初为何冒着生命危险说出“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这句世界名言?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中英文对照)》由李家同编著,思考,使话语更有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中英文对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家同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其实一点儿都不平等。 ●诺贝尔和平奖其实是由无法和瑞典和平相处的挪威来颁发的。 ●为何1962年10月27日差点儿成为世界末日? ●林肯发表著名的《盖兹堡宣言》后异常懊悔,认为自己的演说一无是处。 ●伏尔泰当初为何冒着生命危险说出“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这句世界名言?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中英文对照)》由李家同编著,思考,使话语更有力量! 内容推荐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中英文对照)》由李家同编著,《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中英文对照)》精选的这24篇演说词都是影响历史的经典之作,从华盛顿到克林顿,从丘吉尔到尼克松,从《美国独立宣言》到《葛底斯堡宣言》,从《诺贝尔遗嘱》到《反核演说》,作者精彩的导读和点评,无论对错或立场,都会使读者得到启发和反省,并会从中英文对照的编排中研读好的英文文笔。可谓是语言与文化,两者兼得,既受益匪浅、学贯中西,更让国际局势与世界潮流尽收眼底。 目录 《从24篇经典演说学思考》 前言 foreword 《常识》 改变历史的常识 common sense 1776 《美国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生死状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 《法国人权宣言》 仍在追寻的自由与平等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 1789 《华盛顿第二次告别演说》 告别的艺术 washington"s farewell address 1796 《虚伪的美国奴隶制度》 奴隶的人性 the hypocrisy of american slavery 1852 《葛底斯堡宣言》 震古铄今的三分钟 the gettysburg address 1863 《林肯参议员选举演说》 分裂之家无可恃存 the house divided speech 1858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讲》 伏尔泰的武器 oration on voltaire 1878 《诺贝尔遗嘱》 好事多磨的遗爱 alfred nobel"s will 1895 《爱德华八世告别演说》 不爱江山爱美人 the farewell address 1936 《丘吉尔就职演说》 热血、辛劳、泪与汗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1940 《抗战演说》 奋战到底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1940 《四大自由》 为自由而战 the four freedoms 1941 《小罗斯福国会宣战演说》 同仇敌忾国耻日 war message to congress 1941 《谴责纳粹安乐死计划》 红衣主教大无畏 against nazi euthanasia 1941 《马歇尔复苏计划》 一个人的远见带来世界的和平 the marshall plan 1947 《反核演说》 攻与守的一念之间 against the hydrogen bomb 1950 《我们该选择死亡吗》 人类制造战争,战争消灭人类 shall we choose death? 1954 《肯尼迪就职演说》 新时代的乐观力量 the inaugural address 1961 《古巴危机电视演说》 惊爆13天 cuban missile crisis address to the nation 1962 《我有一个梦想》 平等是一切梦想的开端 i have a dream 1963 《尼克松辞职演说》 难以启口的道歉 resigning the presidency 1974 《我深感抱歉》 赢得满堂彩的不光彩演说 i am profoundly sorry 1998 《特赦尼克松电视演说》 宽恕的力量 address to the nation pardoning richard m. nixon 1974 试读章节 这段文字来自于《美国独立宣言》,作者为托马斯·杰斐逊。他融合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天赋人权说”、启蒙时期的哲学,以及知名作家潘恩的著作,再加上自己的政治理念融会贯通而成《美国独立宣言》。不过为了审慎起见,杰斐逊的草稿特别交给富兰克林与亚当·斯密两人修改,而后才将最后修订版上呈大陆议会。 虽然《美国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阐述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最主要的文献,但当初撰写《美国独立宣言》的目的,依旧是为了宣示脱离英国和独立建国的决心,所以文章重点自然在控诉英王乔治三世的不仁不义。 杰斐逊为了彻底凸显乔治三世的恶贯满盈,甚至还在初稿中强烈谴责英王在北美殖民地引入奴隶制度:“从事残酷的战争来压制人性,并侵犯未曾冒渎他的人民生命与自由这两种最庄严的权利,蛊惑并运载这些人民到地球的另一端成为奴隶。”不过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杰斐逊最终在南卡罗莱纳与乔治亚的代表们强烈要求下,被迫将跟奴隶有关的谴责文字从《美国独立宣言》中完全删除。 其实北美洲的13个英属殖民地与英国原本一直相安无事,不过因为英、法两国在争夺北美殖民地时狠狠打了一仗,战后英国政府为了平衡战争支出,便开始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并限制殖民地的产业类别,最后甚至派遣佣兵,并鼓动印第安人对北美殖民地进行攻击,终至大失民心! 原本北美洲英属殖民地代表在1774年齐聚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时,还一直希冀用抵制英货等和平方式来解决冲突,但那次请愿却彻底失败,英国反而派出更多军队镇压北美殖民地,这才逼得殖民地代表在1775年5月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临时政府、组织正规军队,并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正式与英国作战,这场战役就是“美国独立战争”。 或许现代人经常会误以为当时北美洲所有英属殖民地都有志一同对独立建国达成共识。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其实1776年,在北美洲13个英属殖民地中,只有5位殖民地领袖(分别为亚当·斯密、富兰克林、杰斐逊、罗伯特·李维顿与罗杰·薛曼)主张独立,其余8个殖民地领袖均持反对意见,他们宁愿忠于英国也不愿意独立。所以这份《美国独立宣言》也被赋予了“说服”的任务,也就是说,主张独立的殖民地领袖必须用此文件来“说服”不愿意独立的殖民地领袖加入革命的行列。 洋洋洒洒、气势万千的《美国独立宣言》正式登场的那天,第二届大陆会议所有与会人士无不承受了莫大的压力!任谁也知道签署这份宣言就如同签下生死状,万一美国独立战争不幸战败,那么《美国独立宣言》上出现的名字铁定会成为惨遭英国人报复、被乔治三世送上断头台的名单。 在1776年7月4日当天,没有任何人有胆量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名,甚至连起草者杰斐逊与其余4位主张独立的殖民地领袖也鼓不起勇气!而就在所有与会代表面面相觑时,居然出现一位在后世留名的大英雄。这位率先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大英雄就是第二届大陆会议主席一约翰·汉考克,而且他知道英王乔治三世的视力非常不好,所以故意把自己的名字签得斗大。无疑就是希望乔治三世不用戴眼镜,就可以清楚看到他亲笔签下的生死状。 由于汉考克高人一等的胆识,此后他的名字就代表“视死如归、置生死于度外”的意涵,更成为“签名”(Signature)的同义词,流传了两百多年的美国谚语“Put your John Hancock right here.”指的就是“请您签上大名”之意。 P10-12 序言 恐怕谁都会承认人类的历史仍然是大人物写的,如果政府领袖用对了经济政策,我们就可以过舒服的日子,如果领袖的经济政策是错的,我们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认倒霉。我们普通老百姓都痛恨战争,但是世界上一直有战争。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大人物发起的。虽然人类很多的灾难是大人物所造成的,但人类的幸福也常常是大人物缔造的。过去,欧洲一直是杀戮的战场,法国和德国就在最近还发生过好几次战争,最后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数的德国和法国人民在战争中丧生。现在,欧洲联盟成立了,不仅德法两国人不再害怕战争,整个欧洲都在享受和平所带来的繁荣。这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完全是靠几位重要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 人类之所以进步,大人物的功劳不可忽视,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先哲,他们的想法给人类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带给了我们光明,比方说,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我在中学时就念过这一段,现在已是七十几岁的老翁,却仍然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尤其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最有道理,我们对老人有所照顾;对壮年人,希望他们都有工作;对孩子,我们给他们义务教育;对所有弱势的人,我们要给他们特别的帮助。在我们的国家,这些都已实现了,可是说起来惭愧,我们也是近几年才做到的,而且也没有做到十全十美。 对于教育,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们谁都知道这两句话,但是说实话,我们还是没有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我们虽然实施了常态分班,其实仍旧放弃了程度较差的孩子。因材施教是更加不用谈了,每一个班级中总有程度相当差的孩子,我们根本不管他们的程度在哪里。有的孩子连减法都不会,我们却在教他们分数的加减乘除。 历史上的大人物的确对我们影响极大,我们脑海中都多多少少存有儒家思想,西方国家中的人民也会有耶稣基督的思想,我们现在世界上很多的问题,都与历史上大人物的思维有关联。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有学问的人,实在很有必要知道他们究意是怎么想的,很可惜,我没有能力知道秦始皇、汉高祖、成吉思汗这些人在桐什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