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雕刻文化入门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张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超主编的《中国雕刻文化入门》按雕刻的质体分章,分别讲述了砖雕、石雕、木雕、竹雕、玉雕、牙雕等六个方面的入门知识。对以上各种雕刻作了比较系统、详尽的阐述,并附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加以说明。希望通过本书,让雕刻这门国粹艺术能为广大读者所认识、珍爱、传承,使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利用,让中国的精神财富能为全人类所共有、共赏、共享。

内容推荐

《中国雕刻文化入门》由张超主编。

《中国雕刻文化入门》带你阅读中国雕刻文化,品鉴艺术大师杰作。

中国的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类繁多,雕工精湛,主要有石雕、木雕、砖雕、牙雕等。雕刻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动物、植物或是风景,都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虽然这些艺术杰作多出自一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之手,但千百年来,它们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流传至今。它们充分表现出民间艺术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造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砖雕

第一节 砖雕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砖雕的用途

第三节 砖雕的工艺流程和技法

 一、制砖工艺

 二、砖雕工艺的主要技法

第四节 砖雕的题材类型

第五节 砖雕的分布流派与特色

 一、河州砖雕

 二、天津砖雕

 三、山西砖雕

 四、徽州砖雕

 五、苏州砖雕

 六、广东砖雕

 七、西吉民间砖雕

 八、东阳砖雕

第二章 石雕

第一节 石雕的起源和发展

 一、石器时代石雕

 二、秦汉时期石雕

 三、魏晋南北朝石雕

 四、隋唐五代石雕

 五、宋代石雕

 六、辽金元石雕

 七、明清石雕

第二节 石雕的种类和用途

 一、按制作工艺分类

 二、按石雕的用途分类

第三节 石雕的题材

第四节 石雕的分布流派与特色

 一、徽州石雕

 二、惠安石雕

 三、寿山石雕

 四、青田石雕

 五、温岭石雕

 六、嘉祥石雕

 七、曲阳石雕

 八、苏州石雕

第三章 木雕

第一节 木雕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木雕的形式品类

 一、建筑木雕

 二、家具雕刻

 三、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

 四、根雕

第三节 木雕工艺流程和雕刻技法

 一、木头的特性及选材

 二、木材的干燥处理

 三、雕刻步骤

 四、雕刻技法

第四节 木雕的题材

 一、纹样图案

 二、寓意图案

第五节 木雕的分布流派与特色

 一、浙江东阳木雕

 二、宁波朱金木雕

 三、黄杨木雕

 四、潮州木雕

 五、福州木雕

 六、徽州木雕

 七、苏州木雕

 八、云南剑川木雕

第四章 竹雕

第一节 竹雕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竹雕的种类及雕刻手法

第三节 竹雕的流派与风格

 一、嘉定派竹雕

 二、金陵派竹雕

 三、浙派竹雕

 四、徽派竹雕

 五、其他竹雕名家

 六、桐乡竹刻

第四节 明清竹雕艺术品鉴赏

 一、竹雕笔筒

 二、竹根雕刻艺术品

 三、竹臂搁

 四、翻簧竹雕

第五章 玉雕

第一节 玉雕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玉雕的种类

 一、礼器玉

 二、殉葬玉

 三、装饰玉

 四、器具玉

第三节 玉雕的工艺流程

第四节 玉雕的分布流派与特色

 一、北京玉雕

 二、海派玉雕

 三、扬州玉雕

 四、南阳玉雕

第六章 牙雕

第一节 牙雕的起源和发展

 一、牙雕艺术的萌芽

 二、商周时期的牙雕

 三、秦汉时期的牙雕

 四、隋唐宋元时期的牙雕

 五、明代牙雕

 六、清代牙雕

第二节 牙雕的种类

第三节 牙雕的工艺流程和技法

 一、工艺流程

 二、牙雕的技法

第五节 象牙雕刻的流传

 一、广州象牙雕

 二、苏州象牙雕

 三、北京象牙雕

试读章节

第四节 砖雕的题材类型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砖雕图案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步演变到后期的繁复、细致华丽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砖雕图案的题材大致可分为神祗、人物、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锦文和字符等。民间艺人们在设计砖雕和选用题材时,经常采用谐音、隐喻、借代、比拟等表现手法。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在所有砖雕中被视为精工细作的中心,占了很大的比重。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故事、习俗等。在花鸟、动物为题材的砖雕里,较多出现的是狮子图案,有狮子滚球,大狮小狮翻腾、对舞、立坐俯仰等各种姿态。在民间艺人的杰作里,狮子被表现得威猛而又可爱,两种对立的感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被视为传统的静物画的“博古图”,在砖雕图案中也占有一定位置,这些琴棋书画、钟鼎古玩被组织在卷草、回文环绕的花边锦带中,琳琅满目,雅趣横生。

影壁是人们进入大门的第一道景观,也是吉祥图案非常集中的地方。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富裕的追求,体现和寄托在影壁上雕刻的吉祥图案形式中,希望在与这些图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

影壁砖雕纹饰题材广泛,包括福、禄、寿、喜等吉语文字,以及寓意吉祥的人物、动物、花草等。例如,以如意、柿子、万字组成“万事如意”,以牡丹、凤凰组成“吉祥富贵”,以梅、兰、竹、菊组成“四君子”,以大象、宝瓶组成“太平有象”,以牡丹、海棠组成“富贵满堂”,以寿字、蝙蝠组成“五福捧寿”,等等,表达的都是一种吉祥内容和美好愿望。

其中“五福捧寿”中的五福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书经》记载,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

“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意为长寿。

“富”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意为富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意为健康安宁。

“修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意为品德仁厚。

“考终命”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意为善终。

人们在追求幸福、长寿、康宁的同时,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算作人生的一大福气,体现了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同样追求心理健康的思想观念。

民间影壁的图案形式丰富多彩,内容也兼收并蓄,装饰中常常出现儒、释、道三教内容并存的现象。常见的吉祥图案中,道家神仙形象的出现最为普遍,福、禄、寿三星,明八仙和暗八仙等常被雕刻在影壁的显要位置,以求神仙保佑。佛教法器“八吉祥”,也是砖雕装饰的主要图案之一,法器包括法螺、法轮、宝伞、宝幢、莲花、宝瓶、金鱼、吉祥结。民间相信“八吉祥”具有避凶趋吉、转祸为福的能量。而象征君子品质的梅、兰、竹、菊等装饰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的理念还以文字形式出现在砖雕上,如“树德”、“种德储荣”、“积善”、“鸢飞鱼跃”等,这里面“鸢飞鱼跃”四字在儒教中有着更深的含义,它出自《诗经》“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诗句,表面的意义是表现大自然生机无限的妙景,但《中庸》中对此有这样的解释:老鹰高高地飞在天上,鱼儿深深地游在潭中,是说中庸之道能上下明白贯通啊,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的凡事中开始的,发展到它的最高境界,就可能明了天地间一切事物。

在民间丰富的砖雕图案中,包含着人们朴素的生活观念和健康乐观的精神追求。

从砖雕艺术风格来说,明代的风格比较古拙朴素,用刀刚劲洗练,造型雄浑有力,注重整体效果,颇有汉画像砖、画像石的风味。手法一般为浮雕或浅圆雕。景物前后紧贴,多借助于线刻造型,但富于装饰趣味。到清代,逐渐流于细腻繁缛,注重情节性构图。一块方不盈尺的砖坯上最多时可以透雕90个层次,整个画面的布局也采用了立轴和手卷式的章法,显得更加端庄严谨。

砖雕这种民间工艺美术,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创作的。砖雕的实际运用范围正日益扩大,除了古典式园林的屋面的门楼、门罩、回廊的窗、景门上的门楣、漏窗间的嵌画、角花以及树、阁、厅事、亭台等处,都可根据适当的位置,灵活设计,收到装饰美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砖雕艺术将以它取材简易、雕制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雅俗共赏等优点,更广泛地进人人民的生活,它将会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一样,通过艺术实践的革新,创造出更完善的风格来。

P19-22

序言

中国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闪耀着华夏民族不朽的文化光芒!

古代皇家将民间身怀绝技的艺人请入宫廷专门为皇家制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艺术家,雕刻也不例外。雕刻艺术家们将大自然的灵性、气韵、意象、神采铸进雕刻作品中,展现了高度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其中一些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艺术造诣升华到超凡脱俗的程度。大量的雕刻遗迹、文物数不胜数,完好地保留至今,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是中国文物中的瑰宝。

本书按雕刻的质体分章,分别讲述了砖雕、石雕、木雕、竹雕、玉雕、牙雕等六个方面的入门知识。

第一章讲的是砖雕。砖雕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更是构建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同时砖雕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常用在门楼、门罩、檐、花窗等装饰上。本章从砖雕的起源发展、品类用途、工艺技法、题材等方面向读者讲述了砖雕文化的入门知识。

第二章讲的是石雕,石雕亦称“石刻”,是雕刻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本章从石雕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工艺技法、题材等方面向读者讲述了石雕文化的入门知识。石雕是工匠们凭借在长期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技艺,以朴素的审美趣味和巧妙的艺术构思为在大自然孕育出的各种各样石材注入了艺术生命,创作出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石雕艺术品,使千奇百怪的石头有了人类的智慧和感情。

第三章讲的是木雕,我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不少雏形的木雕制品。本章从木雕的起源发展、形式和品类、工艺流程和技法、题材、流派与特色等逐一讲述了木雕文化的人门知识。当然现在看来有些古木雕非常粗糙和简陋,但却是人类将智慧运用于木雕制品上的创举。

第四章讲的是竹雕。由于受竹质材料的影响,竹雕作品很难保存,我们现今能够看到的明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竹雕真正著称于世,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竹雕兴旺的历史并不长,故明末至清乾隆期间的竹雕作品最为珍贵。本章从竹雕的起源发展、雕刻手法、流派风格以及竹雕作品的鉴赏等讲述了竹雕文化的入门知识。

第五章讲的是玉雕。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好的玉石,只有经过人工雕琢,才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玉器雕刻无论是丰富的造型、多变的装饰、精湛的技法,还是流派纷呈的风格都是无与伦比的。本章从玉雕的起源和发展、种类、工艺流程、流派和特色等讲述了玉雕这一优美的文化,从而让读者了解到每一件玉雕精品都是玉雕大师灵感进发、精巧设计,又精雕细刻的结晶。

第六章讲的是牙雕。牙雕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中国的牙雕精细工整,玲珑剔透,极富有装饰性。各地的牙色的风格,也都不一样。本章从牙雕的起源发展、种类、工艺流程等方面向读者讲述了牙雕文化的入门知识。

中国雕刻是先人创造的艺术结晶,我们为先人的惊人智慧、伟大创造、博大胸怀而感叹不已。基于此,笔者对以上各种雕刻作了比较系统、详尽的阐述,并附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加以说明。希望通过本书,让雕刻这门国粹艺术能为广大读者所认识、珍爱、传承,使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利用,让中国的精神财富能为全人类所共有、共赏、共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