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著的《军统集中营》一书收录厉华和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十四篇,共计二十三万余字,配有精彩插图七十一幅,运用丰富生动、鲜为人知的史实和大量图片,全景式地展示了当年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军统集中营的真实历史。读后静思,能使人们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更加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军统集中营(厉华说红岩)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著的《军统集中营》一书收录厉华和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十四篇,共计二十三万余字,配有精彩插图七十一幅,运用丰富生动、鲜为人知的史实和大量图片,全景式地展示了当年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军统集中营的真实历史。读后静思,能使人们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更加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 内容推荐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著的《军统集中营》内容介绍:《厉华说红岩》丛书是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作为“红岩历史”的权威研究者,带领红岩文化研发团队编写的反映重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勇悲壮历史画卷的经典丛书。该书集多年来史料收集整理的成果,资料详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讲述了革命先驱的斗争事迹和高尚的情操以及南此展开的真实生动的革命故事……《军统集中营》是该丛书之一。 目录 震惊蒋介石的军统电台特支案 在烈火中永生的叶挺将军 千古功臣报国无门——杨虎城殉难之谜 《挺进报》与英雄陈然的历史传奇 红岩女英雄江竹筠的爱恨情仇 革命志愿者——盛超群 从富家公子到坚强革命者的刘国志烈士 席懋昭烈士大功埋没几十年的隐情揭秘 小说《红岩》作家罗广斌的传奇人生 红岩叛徒的悲剧人生 十罪加身的“徐鹏飞” 大屠杀前没有成功的营救 揭秘中美合作所 国民党军统重庆集中营 试读章节 1940年的一天,坐落在山城重庆最高点浮图关下遗爱祠的军统电讯总台,像挨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几乎瘫痪。停止收发报,更换密码,武装特务封锁了进出口,对所有人员逐个查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发现了一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在国民党军统局,这个号称国民党内组织最严密的系统里,居然有共产党的秘密电台,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军统局的首脑戴笠怎么也没有想通自己千方百计想打人共产党内部而屡屡无功,共产党却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了自己的心脏,共产党是怎么钻进来的呢? 这就要从军统电讯总台的业务骨干——电讯处科员张蔚林和电讯总台领班兼报务副主任冯传庆说起。 张蔚林,江苏无锡人,1916年10月,出生在无锡一个士绅家里。在中学读书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聪明好学,尤其喜爱进步的文艺作品。因此,常常到一个进步的语文教师那里去借书,然后在晚上偷偷地阅读。在这位老师的熏陶下,他不但学到了文学知识,而且初步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久,这位使他十分崇敬的老师突然失踪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老师是中共党员,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后杀害了。这件事对张蔚林的触动很大,他想,这位知识渊博,善良可亲的人,怎么会是“杀人放火”的赤色分子?从此,他对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就开始抱怀疑的态度。 1936年秋,张蔚林考入上海三极无线电学校,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校长是后来成为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长的魏大铭。魏原是上海国际电台的国际报务科长,因私设电台、从事金融投机而被国民党交通部开除。因魏与戴笠是同乡,在戴的介绍下参加了复兴社,并被委派为三极无线电学校的校长。 魏大铭对三极无线电学校的每期学生都以动员到军队服务为名,诱骗一些学员去军统工作。张蔚林在魏的欺骗下,被转往军统杭州无线电训练班第八期受训。半年后毕业,分配到军统南京无线电总台担任通讯工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军统在撤离南京前,派张蔚林到皖南赣北一带,在敌占区从事秘密电台的潜伏工作,任景德镇分台台长。在此期间,他且睹了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不战而退,大片国土沦陷在敌人铁蹄之下的情景和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累累罪行,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无限愤慨。而共产党的军队虽然装备落后,却能出奇制胜,消灭敌人,又使张蔚林由衷地佩服。这一切,使他的思想逐步地倾向于革命,相信共产党是真正领导人民抗战的革命党。 不久。军统又派赵力耕、杨洗、陈国柱等人到皖南补充那里的潜伏电台通讯人员。由于身在偏僻的敌占山区,生活较为艰苦,加之,国民党的法币不断贬值,上层人员又扣克薪水,引起了张蔚林的严重不满。腐败的国民党官员大发国难财,大肆贪污,对他们这些前线人员也不放过,经常克扣他们的薪水,张蔚林与赵力耕、杨洗、陈国柱等抓住时机,联络其他秘密电台工作人员联名向军统局拍发电报,要求增加工资,这在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军统局内部是绝不允许的。因严重违反纪律,他们被调回重庆。 张蔚林来到重庆后,看到了国民党大后方的黑暗、腐化和军统特务机关内部的种种黑幕,更加大失所望。他苦闷、彷徨,决心寻找光明的出路。他秘密地订了一份《新华日报》,暗地里和冯传庆、赵力耕等人传阅。他们在一起议论时局,抨击国民党的卖国政策,支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被专门监视内部人员的督察室发现,报告给电讯处副处长董益三。董找他单独谈话,他以“只是好奇看看,没别的意思”遮掩过去,加上他曾是董的得意门生,此事才没有被深究。 冯传庆出生于北平的一个电讯世家(图一)。由于他听力特别强,技术特别好,从国民党庐山无线电训练班毕业后,被留在南京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无线电台。军统知道后。拿着国民党军委会的公函将他从交通部调到国民党军统电台。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