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了解本国的历史,有助于让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悠悠五千年,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些什么?我们想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脉络,知道那些对中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还有为人类文明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炎黄子孙。
历史不应该是枯燥的数字、刻板的说教,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中华上下五千年》(编著:贾仁江、员晓博)以讲故事的形式,以名人的生平为中心,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历史的脉络。
为加深印象和帮助读者理解,本书配画了几十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总之,我们想通过这本书让孩子喜欢上历史,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傲!
《中华上下五千年》(编著:贾仁江、员晓博)是一套专为少年编写的简明的中国通史。本书讲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新中国建立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孕育出多少豪杰:他们当中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妇女的杰出代表。
《中华上下五千年》遴选对中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以典型人物的事迹为中心加以介绍。我们根据史实,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本书还约请画家配画了精美的彩色插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这样显得既真实可信。又有声有色,能让读者轻松地了解鲜活的历史。
三皇五帝
开天辟地的传说
我们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因为很早以前的时候没有文字。根据人们代代相传的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概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我们祖国的历史也被称作“上下五千年”。
对于五千多年以前发生的事情,人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也代表着我们的祖先对于世界最初的认知。
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世界是怎样诞生的?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传说,我们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我国的传说,在世界最初的时候,宇宙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一团混沌,没有声音,也没有光。后来,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他从混沌中诞生了。他在混沌中沉睡了18000年,醒来之后,他不知道从哪里摸到一把斧子,把混沌劈成了两半。混沌中轻的东西逐渐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地。
盘古害怕天地再合到一块去,就自己脚踏大地,双手擎天,把天地撑了起来。他每天长高一丈,天也就高出一丈,地也慢慢地变厚一丈。过了很久很久,盘古死了,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身体其他部分变成了山川、河流、草木等。由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古代人认为“苍天如圆盖,大地如棋局”,还有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产生了“女娲(wā)补天”的传说。
据说一位叫女娲的女神遨游在天地间,觉得孤单寂寞。有一天,她到河边洗澡,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一些小人出来呢?于是她用河边的泥土捏了一个小人,吹了一口仙气,这个小人就活了。她觉得这样捏起来太慢了,于是用柳条蘸着泥水一甩,就做出了许多小人。女娲怕他们会死掉,又教会他们结成配偶,繁衍后代。后来天地间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天破了一个大窟窿,地陷了下去,洪水泛滥,山林焚毁,各种野兽都出来害人。人类活不下去,于是女娲采炼五色神石补天,斩巨鳌的四肢竖立四极,用芦灰止住了洪水,又扑灭了大火。所以,人们把女娲看成创造人类的母亲。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虽然是神话,但从一方面暗示我们人和大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后来,现代的人们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很多古猿人的化石和生活遗迹。由此表明,我们人类是从猿人进化而来的。 在我国境内,就有很多地方都发现了猿人存在的证据,比如猿人的化石和活动遗址:像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的云南元谋猿人化石、距今有八十多万年的陕西蓝田猿人化石和距今四五十万年的北京猿人化石。
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那时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森林生长得非常茂盛,到处是野草和灌木丛,丛林里野兽出没,有虎、豹、狼、熊等,甚至还有大象。当然,这些古老的动物和植物和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可以说,它们都是现代动植物的祖先。原始人就和这些动植物们生活在一起,经常要面临猛兽的袭击,还要与时时爆发的自然灾害相抗争。
为了更好地繁衍、生存下去,原始人类共同生活在了一起。他们共同获取食物,共同抵挡猛兽,共同与大自然相抗争。而这些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始人群”,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
因为没有锋利的工具与野兽抗争,想猎杀一头野兽的困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原始人群的主要食物只是一些果子和植物的根茎。只有在大家集体狩猎的时候,才可能捕杀一些野兽,那时候,人们才会吃到一些动物的肉。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原始人每天都在捕猎,现代人会以为原始人每天都有大量的肉可以食用,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由于条件所限,他们能打到的猎物不会很多。虽然他们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来狩猎,但这些工具大多只是一些粗糙的木棒和石头,而且还都是没有经过仔细加工的,所以威力有限。不过即使这样,能使用工具也成了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
由于原始人抵抗猛兽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而且他们生病了也没有办法治疗,所以他们的寿命都很短。但是这些原始人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且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进化。现在,考古学家在不同地区都发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进化程度的猿人化石,为了解了猿人的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又过了几十万年,气候已经变化得更适合人类生存了,有很多凶猛的野兽也灭绝了。猿人已经比以前进化得更像现代人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原始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推判,这些原始人已经和现代人没什么大的差别了,被人们称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又进了一大步,他们不但可以把石头打磨成石斧、石锤,还把野兽的骨头磨成了骨针。石斧和石锤可以证明山顶洞人已经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了,而骨针的作用就更不一般了。原始人可以用骨针把兽皮缝制成衣服,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还把兽皮缝制成帐篷。
有了衣服和帐篷,山顶洞人还制作了一些小石珠、小石坠、兽骨、兽牙等饰品来装饰自己。他们靠着采集和集体狩猎来生活,还会使用火。他们还经常步行到很远的地方,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换一些东西。
和以前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北京猿人相比,山顶洞人进步得非常多,而且他们生活的时间离现在又比较近,所以考古学家称他们为“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的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其中的打磨抛光技术、骨针的打孔技术等,这些都是需要很多人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所以这个时候生活在一起的山顶洞人群,已经不是简单的群居了。他们由于血统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也渐渐产生了等级制度。P1-5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绝的文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孔子周游列国、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驱逐匈奴、蔡伦改进造纸术、唐太宗虚心纳谏、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他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人类历史的银河。近代中国却割地赔款,饱受列强欺凌,实为后世炎黄子孙所不忍闻。然而,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也许只有我们通过认真地思考,“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明白我们为什么挨打,以史为鉴,而不是简单地背几串数字、几句盖棺论定的话,才能真正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在世界各围比拼软实力、国家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课本以外的本国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书的编辑思路为:选取对中国历史进程或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加以介绍。我们的写作态度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风趣的语言向小读者介绍历史事件,“大处不虚,细处不拘”;讲述史实应区别于历史故事,因此对于那些查不到确切出处的传说,即使有趣,也不采纳。本书增加了精美的彩色插图、难字注音和注释,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内容和加深印象。在全书叙述的起止时间上,我们考虑到“上下五千年”说的是从黄帝算起至今约五千年的历史,说黄帝就不得不提到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为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突出贡献的伏羲、燧人氏和神农氏;有的版本只讲到辛亥革命,那时距今已有百余年,这期间中国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对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应绕过,因此我们认为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事件距今时间较近、为世人所熟知外,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也应收入文中。如果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喜欢上历史,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傲,则是我们感到欣慰的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因时间仓促、编者能力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疏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