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传奇(最新双色畅销版)/图说二十五史风云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石坚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朝是个梦,是个中国人做了一千四百年的梦,在那里,中国人找到了尊严和骨子里的骄傲。唐朝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的最强盛时代,直到今天,国外一些地方仍称中国为唐山,称海外华人为唐人,称聚居处为唐人街。

下面,就让我们一七打开书本,走进唐朝这个特殊的时代,领略李渊、李世民、安禄山、李泌、武则天等历史英雄的别样风采。

内容推荐

唐朝始于李渊618年建唐,止于天祐四年梁王朱温篡位,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而都有着惊人的发展,鼎盛时期连中亚的沙漠地带都受其支配,中华民族步入了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美德以及他的言行。

目录

王图霸业篇

李渊 太原起兵一统天下

势如破竹,入主长安

削平割据,终成大业

百废待兴,建章立制

李世民 开创盛唐不朽基业

素有大志,劝父起兵

玄武兵变,毅然夺嫡

贞观之治,千古伟业

李隆基 开元盛世犹如昙花一现

血雨腥风,勇夺帝位

开元盛世,蔚为壮观

安史之乱,生灵涂炭

将帅风云篇

李靖 抗御外敌,战功显赫

得遇明主,一举灭粱

大破突厥,永绝边患

河西大战,再破外敌

安禄山 兵雄天下挑起安史之乱

一路升迁,节制三镇

攻破两京,烧杀抢劫

纵情酒色,自作自受

郭子仪 再造唐朝功不可没

大展身手,收复两京

疑兵破敌,威震海内

单刀赴会,吓退敌兵

政坛纵横篇

魏征 千古诤臣的楷模

博学多才,自比管仲

刚直不阿,一生多谏

警钟长鸣,好比一镜

房玄龄 贞观名相首屈一指

玄武兵变,力主夺嫡

引荐贤才,罢黜小人

勤于政事,积劳成疾

狄仁杰 桃李满天下

秉公执法,有胆有识

广施德政.长者风范

不畏权势,心系李唐

姚崇  三朝拜相的救时之相

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一涕谢罪,远离是非

整顿纲纪,大胆改革

宋璟 清正廉明的中兴名相

不顾安危,勇斗佞臣

赤胆忠心,为国为民

辅佐玄宗,开创盛世

高力士 唐玄宗的贴心人

传达圣旨,总管宫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忠心耿耿,侍奉玄宗

李林甫 阴险毒辣的铁腕奸相

逼退二相,独揽大权

陷害太子,控制政局

阴险毒辣,后人莫及

杨国忠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贯妃满门,属他得势

将相不和,范阳起兵

只谋私利,罪有应得

李辅国 胆大妄为难逃一死

奸人得志,必生祸端

气死皇帝,处死皇后

盛极而衰,众矢之的

李泌 国乱方显臣忠

天降神童,结交名流

平叛有功,功绩卓著

力辅四朝,多建奇功

巾帼传奇篇

平阳公主 巾帼英雄不让须眉

将门虎女,助父起兵

设立幕府,举世无双

操劳而死,永垂青史

长孙氏 默默地影响着唐太宗

危急时刻,生死与共

谦俭为德,母仪天下

克己奉公,力助贞观

文成公主 藏族人民的汉族姐姐

受封公主,国事为重

远嫁吐蕃,洞房花烛

汉族阿姐,造福吐蕃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日理万机,太宗第二

排除万难,登基称帝

无字之碑,更胜千言

上官婉儿 淫乱后宫,兴风作浪

灵秀无比,遂成心腹

受封婕妤,左右中宗

红艳薄命,咎由自取

韦皇后 害死中宗,女皇梦难圆

一朝被贬,苦熬多年

只知皇后,不知皇上

阴谋篡位,一朝问斩

太平公主 颇有武则天的风范

善于机变,有胆有略

权倾朝野,女皇复生

矛盾激化,棋输一招

杨玉环 三千宠爱于一身

卿本佳人,奈何侍君

永结连理,恩爱无比

马嵬之变,香消玉殒

薛涛 多才多艺的红衣诗魂

家道中落,没入乐籍

关起心扉,不言情字

不速之客,南柯一梦

鱼玄机 多情才女多薄命

相逢有缘,秦晋之好

郎负妾意,空垂珠泪

为情所误,断送性命

名流风采篇

鉴真 六次东渡传真经

一代高僧,苦习佛法

授戒大师,门徒四万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吴道子 有吴带当风之称

熟能生巧,不厌其烦

作画之道,一通百通

钟馗捉鬼,神乎其神

李白 被尊称为诗仙

生性浪漫,游历山川

诗中之仙,天下闻名

以酒为友,以诗为生

杜甫 本身就是一部史诗

刻苦读书,七岁作诗

困居长安,忧国忧民

一生坎坷,四处漂泊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

求学洛阳,为民请命

倡导古文,言之有物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

柳宗元 锐意倡导古文运动

入仕为官,支持韩愈

永贞革新,身体力行

谪居永州,著述颇多

白居易 中国古代的平民诗人

发愤苦读,长安居易

京城为官,长恨之歌

关心疾苦,琵琶之行

试读章节

削平割据,终成大业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禁卫军在宇文化及和司马德勘的策动下,在江都(扬州)发动兵变,炀帝在兵变中被杀。叛军推秦王杨浩为主,然后北上,到达童山不久,与瓦岗军李密展开激战,受阻。宇文化及将杨浩杀死,自立为帝。不久,宇文化及被义军窦建德杀死。

隋炀帝死后,隋朝也随之灭亡了,李渊从此不再需要杨侑这个傀儡皇帝了。于是,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改元武德,大赦天下,定都长安城。

李渊任命李世民担任尚书令,裴寂担任尚书仆射,刘文静担任纳言,萧禹、窦威担任内史令。随后,李渊封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最小的儿子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称帝的时候,全国还处于分裂的状态,国内群雄未靖,一些隋将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更是称霸一方。

李渊是一个具有政治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偏安关中,为了统一全国,他储粮积粟,厉兵秣马,广招人才。

李渊军力充实以后,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李渊首先将目标指向严重威胁关中安全的薛举、薛仁杲父子。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定都天水,是西北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薛举占据陇西全境,拥兵13万,准备夺取关中。但是李渊父子抢先攻占了长安,于是薛举父子率10万大军进逼关中,李世民率军曾经打败过薛军。

李渊长安称帝的时候,薛举率兵攻扰关中。自恃兵多将广的唐军在高塘一战败于薛军。薛举获胜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唐军上下人心惶惶。薛举欲乘胜直取长安。

就在两军交锋的关键时刻,薛举病死,薛仁杲继位。李渊命秦王李世民出兵讨伐,薛仁杲最终不敌,率军投降。

李渊将陇西收归大唐版图。

与此同时,凉王李轨占据河西五郡登基称帝,李渊密派安修仁和安兴贵入凉,安兴贵与安修仁倾覆了李轨政权,活捉凉王李轨,李渊将河西五郡又收归大唐版图。

李渊消灭了薛举、李轨后,目标直指劲敌刘武周。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聚兵数万,攻占了楼烦、雁门等郡,自立为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刘武周与突厥相互勾结,入侵唐朝的并州,太原告急。刘武周相继攻陷了平遥、介州,打败了唐朝右仆射裴寂所率大军。刘武周向太原逼进,李元吉弃太原城而逃,朝野震骇。李渊决定放弃黄河以东,退保关中地区。这时,李世民站出来据理力争,极力主张不能放弃起兵的太原,应该夺回,主动请求率军征讨刘武周。

李世民率军渡过龙门渡河以后,并不急于攻打刘武周所率的军队,而是厉兵秣马,坚壁清野,等到刘武周的军队粮草供应不上,军队士气衰落的时候,才率军一鼓作气,速战速决,进击刘武周。

刘武周在此次战役中全军溃败而逃,得力部将尉迟敬德向李世民投降。战败的刘武周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投奔突厥,不久被突厥人杀死。李渊将刘武周的地盘收归大唐版图之内。

李渊在消灭了薛举、李轨、刘武周以后,关中的形势基本稳定。此时,李渊开始集结力量,图谋中原。

王世充是李渊争夺中原的最大劲敌。王世充曾经担任过隋朝江都通守,隋炀帝死后,他在东都拥立杨侗为傀儡皇帝。

王世充于武德二年占据洛阳,废掉了洛阳的傀儡皇帝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王世充的势力不断扩大,并打败了瓦岗军。瓦岗军的很多将帅在战败后归附于王世充,王世充成为了河南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

王世充统治下的河南州县纷纷降唐,王世充只好率军死守洛阳,派人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救。窦建德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王世充合力打败强敌唐朝,然后再找机会消灭王世充的势力,因而率10万大军到达成皋,前来救援王世充。

唐军要面对两支劲敌,形势十分危急。李世民当机立断,率唐军抢先攻占了军事重镇武劳,阻击窦建德所率之军。

窦建德率军设下20里的长阵,向唐阵发起挑战。以逸待劳的唐军却坚守不出。此时,窦建德之军经过长途跋涉,缺粮少草,士卒疲惫不已,唐军乘机向窦建德发起猛攻。窦建德大败后被俘。王世充见此情景,率群臣向唐朝投降,随后窦建德的河北诸县也纷纷降唐,黄河流域基本被李渊控制了。

与此同时,李渊派李靖率兵攻打占据长江中游广大地区的萧铣。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萧铣在巴陵自立为帝,不久,拥兵40万的萧铣出兵攻打唐朝的巴蜀地区。唐朝将领李靖、李孝恭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率兵围困住江陵,萧铣,被迫降唐,从此李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李渊将拥兵自重、割地称雄的各地势力一一兼并以后,将矛头直指反对隋朝暴政的农民起义军。

武德四年,李渊杀死降唐的窦建德以后,窦建德的部将在漳南推举英勇善战的刘黑闼为主帅,起兵反唐,窦建德的残部闻风而起,刘黑闼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恢复了窦建德的故地。

看到刘黑闼的势力一天天不断壮大,李渊命李世民、李元吉火速征讨刘黑闼。刘黑闼亲自带领两万步骑兵迎战,双方从中午战到黄昏,杀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双方都难以取胜。

此时,早已在洛水上游筑坝截水的唐军决水灌敌,刘黑闼兵败而逃。

刘黑闼兵败两月以后,再次率军卷土重来,恢复了故地。

刘黑闼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占据洛州自称汉东王。不久,打败了率兵前来讨伐的齐王李元吉。

随后,李渊派皇太子李建成前往讨伐,李建成为了能够瓦解刘黑闼的军队,对百姓进行了安抚,深得民心。刘黑闼所率大军军心很快瓦解,武德六年,刘黑闼兵败被杀。李渊最终控制了河北、山东广大地区。

早在隋大业十三年,杜伏威占据了江淮地区,在历阳自称总管。唐朝大军围攻洛阳的时候,杜伏威降唐。

杜伏威旧部辅公柘于武德六年率江淮义军在丹阳反唐,自立为帝,李渊借故杀死了降臣杜伏威,派李孝恭、李靖、李世勋等人征讨辅公柘,辅公柘兵败后被斩。从此,李渊控制了江南、淮南地区。

李渊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梁师都是最后消灭的武装力量。

早在隋大业十三年,梁师都在朔方起兵反隋,依附于突厥贵族,自立为帝。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渊派兵将被突厥贵族封为“解事天子”的梁师都消灭。至此,李渊兼并和打败了地主割据势力与农民起义军,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P5-8

序言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一词最早仅用“史”字代表。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字相似,指的是事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指“史”为记事者,即“史官”,由此引申为被史官记录的事,换言之,即所有被文字记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有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之句。这里的“历”指经历、历法,即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历”与“史”连用,相当于在事件当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这样一来,“历史”一词就具有了今天的含义。 在中国,公认的“正史”是二十四史,但二十四史只写到了明朝崇祯17年(公元1644年)。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更愿意将《清史稿》列入二十五史,或者将二者都列入正史,则为二十六史。《二十五史风云人物》采用的是将《清史稿》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的说法。

二十五史是我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下止清朝宣统四年(公元1912年),用本纪、列传等统一体裁进行编写。二十五史中,除第一部《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二十五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包括:

《史记》(汉·司马迁)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晋书》(唐·房玄龄等)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陈书》(唐·姚思廉)

《北齐书》(唐·李百药)

《隋书》(唐·魏征等)

《北史》(唐·李延寿)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辽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清史稿》(近代·赵尔巽等)

《汉书》(汉·班固)

《三国志》(晋·陈寿)

《宋书》(南朝梁·沈约)

《梁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宋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本指二十四史,引申开来就是可信的历史, 《二十五史风云人物》正是“可信的历史”的“身体力行”者。它不带主观色彩,只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客观地评价历史功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十五史风云人物》共分八册:

1.大国诸侯——国人智慧在先秦已达巅峰  2.汉室江山——孕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王朝

3.三分归晋——群英荟萃下的名士风流

4.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5.两宋兴衰——忠臣良将舍生忘死保江山

6.铁骑突进——天下无敌的中国游牧骑兵

7.朱家天下——唯明朝人最具血性与气节

8.满清王朝——八旗子弟铁与血的挽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