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在实践中渐渐领悟到,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称作腧穴,又叫穴位、穴道,大多数都分布在经络循行的径路上,即使不在其上,也与经络有着密切关系,是针刺、按摩、艾灸等施术的常用部位。通过对腧穴和经络进行按摩、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刺激,并沿着经络一内脏的相关路线,深透到人体各部,以激发经气,让气至病灶产生感应,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产生疏通经气、调和阴阳、补养气血、活血化淤、缓解痉挛、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功效,以达到恢复脏腑功能、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经络穴位养生》由陈永华主编,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真谛,编者不揣浅陋,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了通过按摩、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对腧穴和经络进行刺激的经络穴位养生法,希望有助于广大读者养生保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