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洋国导读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英)哈林顿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哈林顿是英国革命时期独立派中影响卓著的思想家,其代表作为《大洋国》。当17世纪中叶英国的混乱促使霍部诳诠思考如何把国家做到秩序井然,成为安全乐土时,哈灵顿则在设法研究造成英国政治局面迅速变化的社会力量后面的推动力。他依据亚里士多德研究财产的改革和政权变动的关系的思路,从经济利益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方面来寻找原因。他以“财产因素”和“心灵因素”论证自己的政治主张,颇具特色。

本书是其代表作《大洋国》的导读本,名为《<大洋国>导读》,由陈玮导读。

内容推荐

  哈林顿是一位较谨慎的思想家,他不像同代的弥尔顿、李尔本和温斯坦莱,是无畏的战士。在思想史上,哈氏的影响虽难与霍布斯、洛克等思想家匹敌,但其代表作《大洋国》独有构思,在世界政治文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洋国》构建了一个并不虚幻的世界,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对当下做现实的思考。

由陈玮导读的这本《<大洋国>导读》让经典成为了通识。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大洋国>导读》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一、作者简介

 无限荣耀的哈林顿家族

 求学与游历

 侍从国王查理一世

 从《大洋国>到咖啡馆辩论

 凄惨的晚年

 哈林顿的思想与著作

二、《大洋国》的故事

 不列颠岛的分分合合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

 君主上了断头台,国家将向何处去?

 对克伦威尔护国政治不满

 《大洋国》与英国共和主义

 《大洋国》与英国历史

 《大洋国》的社会评价

 不得不读的理由

三、精彩导读

 《大洋国》一书的前前后后

 《大洋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大洋国》的全书脉络

 《大洋国》的全书特色

 《大洋国》的写作特色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哈林顿与哈维的理论

 霍布斯

 好书读不完

试读章节

无限荣耀的哈林顿家族

在英国,封建制度至都铎王朝时期已濒于崩溃,其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更受到资产阶级议会的有力冲击。在这个重要的年代里,历史记录下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作家的诞生。他后来对于封建制度的这种崩溃给予了逻辑的解释,并向充耳不闻的斯图亚特王朝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建议以避免毁灭的噩运。他就是詹姆士·哈林顿。

哈林顿出身于一个良好的家族,一个以伟大的历史和无限的荣耀而引以为豪的家族。是这个家族中的年轻一支。哈林顿家族建立于北安普顿郡和林肯郡,其祖先可以追溯到12世纪,是一个非常有知识的家族,这使它在17世纪的英国社会贏得地位。这个家族的人游历欧洲大陆。他们的身份通常是语言学家,学者,绅士,同时他们又富于个性和魅力。哈林顿家族曾经出过8个公爵,3个侯爵,70个伯爵,9个贵士,27个子爵,36个男爵。詹姆士,哈林顿是萨普科特,哈林顿与诺坦普顿郡乌普顿镇威廉姆塞缪尔先生的女儿珍妮的长子,他出生在母亲家,是一名平民乡绅。詹姆士,哈林顿继承了这个家族的许多特有风格。关于他的少年时代人们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的家中有8个孩子,作为长子的他有些早熟。

求学与游历

哈林顿对于知识有强烈的渴望,从1629年开始,哈林顿先后进入了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和中殿律师学院求学,但没有获得学位。1631年,哈林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求学,这次他游历了欧洲大陆。17世纪大量的英国人来到欧洲大陆,他们有的是去征战,有的是去避难,也有人的目的是去增长阅历和知识。那些以战争为职业的兵士以及寻求宗教自由的清教徒大多去往尼德兰,而留学生和旅行者则前往意大利,他们回国时经常是更新了观念和开阔了视野。这些人中有皮姆、汉普登、西德尼、西恩潘、洛克、密尔顿,他们都曾游历了欧洲大陆,哈林顿也在其列。

哈林顿先是到了尼德兰,在尼德兰他与统治者奥伦治家族交往,结识了弗雷德里克,并随弗雷德里克前往丹麦,从丹麦返回后到了海牙,此后,哈林顿穿过比利时的弗兰德斯,经法国前往意大利。在游历中,哈林顿考察了古代共和国的典范意大利的罗马和近代共和国的典范威尼斯。这些考察为哈林顿构建“大洋国共和国”提供了思想模式。

侍从国王查理一世

哈林顿最后经德国西部返回英国,他回国的具体时间无从知道。但是,他回国时英国内战已经爆发。哈林顿由于具有聪颖的外表、严肃的思想、文雅的举止,加之渊博的学识,深得那个时候一意要加强自身统治的英国王室的青睐。1647年,在哈林顿同名的远房堂兄、议会议员、拉特兰郡第三位世袭准男爵詹姆士·哈林顿的推举下,哈林顿成为了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的侍臣。

此时的国王查理一世由于在1642年8月—1646年5月的英国内战中与议会军作战失败,被议会军囚禁。从1647年查理一世被俘到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哈林顿陪伴着这位昔日的国王度过了20个月的铁窗生活。在这20个月的时光中发生的事情对于英国历史来说和对于哈林顿本人政治写作生涯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当时议会方面与国王方面斗争尚未结束,议会方面的独立派企图与国王妥协,但是平等派希望实行普选建立一院制议会政府,而国王方面则认为这两种方案都接受不了,最好是复辟王朝的统治。各派的政治主张对哈林顿的政治写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后来,哈林顿在《大洋国》中接受了平等派扩大选举权的政治主张,而对于支持国王复辟的国教派也没有恶语中伤。哈林顿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似乎正是他的共和国的政治主张的体现。

从《大洋国》到咖啡馆辩论

1649年被囚禁的国王查理一世终于被议会方面处死,这在英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从1649年之后有七年的时间,哈林顿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656年秋天他的《大洋国》一书出版,才又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书的前言中哈林顿说,他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大洋国》集中体现了哈林顿的共和国政治思想,他认为君主制已经过去,共和国的时代就要来临。但是,在现实中英国社会结束君主制度之后,先是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接着封建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哈林顿所设想的共和国的理想越来越远,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半时间里哈林顿继续写作,捍卫《大洋国》的主张。并且于1659年,创立政治辩论团体性质的“罗塔俱乐部”,在每晚的集会上哈林顿都向人们阐述他的共和国政治思想。罗塔俱乐部以“土耳其人头像”咖啡馆为活动场所,罗塔Rota)的意思是指俱乐部成员以轮流坐庄方式主持辩论活动。哈林顿为捍卫《大洋国》的主张所写的文章大多来自俱乐部讨论的话题。

P3-9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