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龙、夏晓平编著的《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通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国际贸易等环节对肉羊产业发展的作用,探寻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供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李秉龙//夏晓平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秉龙、夏晓平编著的《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通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国际贸易等环节对肉羊产业发展的作用,探寻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供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内容推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羊肉产品的消费需求稳步增加。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了中国养羊业主导结构的改变,养羊由最初的毛用为主转向如今的肉用为主,肉羊产业的发展因此而方兴未艾。但与畜牧业其他行业尤其是生猪、肉鸡及奶业相比,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政策支持力度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肉羊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如何在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中保持中国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有助于拓展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畜牧业经济领域的应用与深化,也有助于为政府制定和优化产业政策、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决策的现实依据。 李秉龙、夏晓平编著的《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依据现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构建了研究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肉羊产业的纵向价值链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了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在实证分析部分,按照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肉羊产业生产、流通、市场等环节主体构成的产业纵向价值链为主线,以要素投入驱动、技术创新推动、相关产业支持以及产业政策扶持所构成的外源动力为辅助,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及其比较优势变化、肉羊产业的加工与流通、国内羊肉消费的总体特征及微观主体的消费行为选择、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4个角度,对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肉羊产业发展是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二,中国肉羊产业生产区域变动与比较优势变动具有内在一致性。肉羊生产已逐步向自然条件适宜、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转移和集中,这些地区具有肉羊生产的比较优势,是今后肉羊生产发展的重心。第三,利益分割与产业链接决定中国肉羊产业的流通模式与运行效率。中国肉羊产业的加工流通环节发展滞后,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羊肉产品的加工转化程度不高,市场适应能力差,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第四,消费结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羊肉市场的发育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消费者拥有各自差异的羊肉消费偏好。第五,贸易自由化使中国肉羊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总体发展处于不利地位。虽然世界肉羊生产的重心在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肉羊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中国肉羊产业具有明显的“生产大国、出口小国”特征,国际竞争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特色与可能存在的创新有:第一,提出了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交互作用机制说。第二,首次运用同定效应模型和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产业区域变动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动进行对比分析。第三,通过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行为选择模型对我国城市羊肉消费者的品牌信任程度与其羊肉食品购买行为之间关系、城市消费者的户外羊肉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产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2.3 “钻石模型”与肉羊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4 “钻石模型”与肉羊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分析 3.1 中国肉羊业发展历史回顾 3.2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3.3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中国肉羊产业区域变动趋势分析 4.1 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2 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比较优势分析 4.3 生产区域变动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化的一致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利益分割与产业链接的肉羊产业流通模式分析 5.1 肉羊产业流通体制的历史回顾 5.2 肉羊产业流通主体 5.3 以屠宰加工为核心的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中国羊肉消费特征与趋势分析 6.1 中国畜产食品消费特征 6.2 中国羊肉食品消费特征 6.3 城市居民户内羊肉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6.4 城市居民户外羊肉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贸易自由化的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7.1 世界肉羊产业的发展概况与生产特征 7.2 世界羊肉产品的贸易发展特征 7.3 中国羊肉产品的贸易发展特征 7.4 中国肉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促进中国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城市消费者羊肉产品消费行为调查表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