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堂编著的《小功法,治百病》共分八章,前四章从历代众多养生功法中精心遴选出对常见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功效,并且易于操作的养生功法。就每一种功法对脏腑经络所起的具体作用、防治的具体疾病、具体做法及其注意事项都做了相关论述,并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对该功法的养生机制加以阐释,以加深读者对其祛病养生作用的理解。
第六章至第八章选取的是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成套养生功法,分别是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这三套养生功法的应用实践更为丰富,功效更为确切。对于这三套养生功法,在内容编排上有分有合,既对每套功法的单个动作做系统的论述,包括该动作的养生保健作用,具体做法,所防治的疾病,突出单个动作的养生保健作用,又不破坏整套动作的系统性、完整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功法。
《小功法,治百病》简要介绍以肢体导引和吐纳呼吸为主的养生功法。《小功法,治百病》共分八章,前四章是从历代养生功法中遴选出的对头面、躯干、上肢、下肢局部有明显保健作用的养生功法;第五章是对身体有特殊保健效果的功法;第六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了流传广泛的成套养生功法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作者大医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明养生保健的道理,希望本书会成为读者的简明、实用的养生保健手册。
第一章 头面养生功:从头开始,“有头有面”从头练 /1
栉发:预防脱发的特效生发灵 /2
针头:防治头痛的法宝 /5
干浴面:让皱纹晚来十年 的简要养生功 /10
熨目:缓解眼部疲劳的别样桑拿 /13
摩耳:增强听力的保健操 /15
鸣天鼓:防治耳部疾病的“灵丹妙药” /18
摩鼻:预防感冒的绝招 /21
俯按山源:可以防治过敏性鼻炎 /25
第二章 躯干养生功:打通身体主干道,驶入健康快车道 /29
摩颈项:助你远离慢性咽喉炎 /30
摩肾堂:简易小动作为腰痛患者“撑腰” /33
捶腰背:告别腰酸背痛的小妙招 /36
摩丹田:精不再“遗”的仙方妙药 /39
拿胸傍:四肢酸软无力,拿胸傍最“给力” /42
捻摩两胁:解除胸胁痛的高手 /46
第三章 上肢养生功:健康两手硬,一手抓健体,一手抓治病 /51
摩上肢:轻松对付风湿性关节炎 /52
握固:养肝安魂的“还魂仙丹” /55
洗手:妙手回春,防治冻疮 /58
搓指:防治指间关节扭伤的妙法 /60
按腕:预防腕管综合征的“杀手锏” /63
甩手:告别肩周炎 /66
第四章 下肢养生功:练好双腿,养生何必深一脚浅一脚 /69
按膝:膝关节疼痛者的最佳润滑剂 /70
摩下肢:下肢酸软无力时让活力重现的“大力水手” /73
逍遥步:让疏松骨质变坚强的魔幻养生功 /77
金鸡独立:清肝火的速效灭火金方 /80
第五章 特效养生功:各怀“绝技”,各显神通 /83
打坐:敛心神,清心祛火的最佳灭火器 /84
撮谷道:防便秘的奇效良方 /87
赤龙搅海:五脏平安的保健大法 /88
叩天钟:健齿固齿的神方 /92
第六章 五禽戏:强身健体的医疗保健体操 /95
虎戏练肝:手脚抽筋者的自助“防抽宝” /97
鹿戏练肾:背寒肢冷者的贴身“暖宝宝” /102
熊戏练脾:消化不良者的“健胃消食片” /106
猿戏练心:心悸患者的“养心定心丸” /110
鸟戏练肺:慢性支气管炎的止咳喘灵丹 /115
第七章 六字诀:只需简单的呼吸,便可防治百病 /121
嘘字诀:防治双目干涩有奇功 /122
呵字诀:治疗心悸的“良药” /126
呼字诀:防治腹泻的妙方 /129
呬字诀:千金要方,治疗咳嗽 /132
吹字诀:固摄精气,防治早泄 /134
嘻字诀:治疗小便不利的“利器” /137
第八章 八段锦:动起来,防病强身又延年 /141
双手托天理三焦,预防颈椎病效果好 /142
左右开弓似射雕,强心润肺防气短 /146
调理脾胃须单举,有效开胃增食欲 /150
五劳七伤往后瞧,预防头晕效果好 / /154
摇头摆尾去心火,预防口腔溃疡见功效 /158
两手攀足固肾腰,预防腰肌劳损的神功 /162
攒拳怒目增气力,预防肌肉萎缩的验方 /166
背后七颠百病消,防治下肢麻木好功法 /170
捶腰背:告别腰酸背痛的小妙招
捶腰背具有强腰脊、健腰膝、调肾气的作用,可有效防治腰酸背痛,对于腰背痛、腰骶痛、腰腿痛等病症也有缓解作用。
俗话说:“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生活中常会遇见一些女士,腰背酸痛时,根本不能穿有跟的鞋子,不然就会酸痛得睡不着。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来说,腰酸背痛更是“家常便饭”了。尤其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很容易腰酸背痛,有时酸痛可能还会延伸至下肢。起初酸痛只是间歇性发作,但若不正视它,很可能会变成长期酸痛。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有个简单的捶腰背健身法,动动手就可以解决。
捶腰背,是一种早就流传于民间的养生方法。在《格致丛书·保生心鉴》里这样说:“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之上,各五七度。”可见,捶腰背早就被人们用来保健养生了。
捶腰背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人们习惯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
双手握拳,手反至背后,用拳之虎口部捶击腰背部,上下捶击5遍,也可用木棰或木棒叩打。见图2—3。
捶腰背时,如无木棰,也可用木棒的一端粘一个皮球,手持另一端,用球部捶击上背部。若用木棰嫌棰硬而不柔,可在棰的外面包裹棉、皮之类,使之刚柔适宜。古人把在木棰的外面裹上皮革又美其名日“美人拳”。
捶腰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刚柔相济,捶击的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此外,还要提醒的是,一些年轻女性在月经来潮时也会出现腰酸背痛、容易疲劳的症状,有些人也采用捶打方法来缓解。其实,这时采用捶打腰背的做法并不可取,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捶腰背为何能治疗腰酸背痛呢?首先,要了解引起腰酸背痛的原因。中医认为,生活不规律、休息不足、受凉、肌肉劳损等因素,都会导致肾气虚弱,从而严重影响膀胱经的气血畅通,使腰背部经脉受损而导致疼痛。此外,肾气亏虚,还会使人体抗邪能力减弱,各种邪气乘虚而入则会引起腰背酸痛。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增强肾气,疏通膀胱经。而捶腰背可谓“一举两得”,这两个作用它都具备。
为何说捶腰背既能补肾气又可疏通膀胱经呢?
先说其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即腰是肾所居之处,肾和腰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捶腰背其实是对这个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起到强肾的作用。另外,这个地方还有个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它所处的位置与肾脏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刺激该穴有强腰健脑、强壮身体之功效,能起到补益肾气的作用。
捶腰背能疏通膀胱经,是因为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所在,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因此,适当捶打腰背部,可以疏通膀胱经,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祛除病邪,缓解腰酸背痛的不适症状。
此外,背部还是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之处,因此,捶打背部可以振奋阳气,有利于疏通背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腰背部不适症状的消除。背部还分布着多个与全身脏腑相关的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例如,肾俞穴就属膀胱经,膀胱经又与肾经相表里,。因此,刺激肾俞穴不仅能调节膀胱经,还能起到调节肾经的作用。刺激背部的肝俞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缓解肝胃不和、腹胀、眼睛干涩和神经衰弱等病症。刺激胆俞穴(在第10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则可防治胆囊炎、口苦、胁肋胀痛等病症。
捶腰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是很好的养生方法。长期坚持捶腰背,能够有效缓解病痛。老年人常会出现腰酸背痛、失眠的现象,晚上临睡前捶腰背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人睡。对于工作太累、易疲劳的人,捶腰背是消除疲劳、放松身心的妙法,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和精神振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捶腰背不仅能让我们保持健康,同时也是一份关心,有空时也给您身边的人揉揉背。
P36-39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许多高科技产品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发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非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尤其是一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疾病,威胁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过劳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养生。关于养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圣经”《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大意是说要遵从生命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培育自己的真气,那么病邪就不会侵犯身体,能够益寿延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古人对于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的最初认识,也是后世养生方法发展的基础。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有食疗,有药疗,有肢体导引,有吐纳呼吸,后来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不断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养生功法。虽然养生功法各异,但是他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正所谓“殊途同归”。通过练习养生功法,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得到保养,经络得到疏通,气血通畅,元气充盈,从而达到祛除病邪,养生保健的目的,只要保持精神平和,身体健壮,就不会感染病邪,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就彰显出来了。本书主要介绍的是以肢体导引和呼吸吐纳为主的养生功法,这些功法在战国时期就已初具雏形,这在庄子的《刻意篇》中可以得到佐证。
本书共分八章,前四章从历代众多养生功法中精心遴选出对常见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功效,并且易于操作的养生功法。就每一种功法对脏腑经络所起的具体作用、防治的具体疾病、具体做法及其注意事项都做了相关论述,并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对该功法的养生机制加以阐释,以加深读者对其祛病养生作用的理解。
第六章至第八章选取的是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成套养生功法,分别是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这三套养生功法的应用实践更为丰富,功效更为确切。对于这三套养生功法,在内容编排上有分有合,既对每套功法的单个动作做系统的论述,包括该动作的养生保健作用,具体做法,所防治的疾病,突出单个动作的养生保健作用,又不破坏整套动作的系统性、完整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功法。
总之,本书所遴选的是一些效果明显的养生功法,务求用最通俗明了的语言使读者理解各个养生功法深奥的医理和功效,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当然,养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如果读者朋友们能够选择本书中的一种或一套养生功法坚持练习,将对防病祛邪,养生保健大有裨益。衷心希望每位读者朋友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幸福地生活。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