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营天下的湖南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志频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代人从政经商做人处事经世致用“圣经”!

  振兴经济湘商崛起刷新标志,传承经济中国经营天下智慧!

  著名畅销书作家徐志频继09年!

  《湖南人怎么了?》上市半年火爆销售120000册之后,深度破译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密码!

近代湖南人崛起先声的王船山,庞大学说中创新一千简洁的观点。它究竟暗藏怎样的魔力,竟然吸引一波接一波的后来人,前追后赶地创下无数瑰丽的传奇,今天依然作为中国现代企业精神的价值而被人们孜孜以求?四百年深谜的漫长讲述,从王船山那句话开始……

内容推荐

两百年来,湖南人前后接力,成功运筹中国,经营天下,创造惊世奇业,到底藏有怎样的惊人秘能。

湖湘青年自道家底,首次从实业角度理出“经国济世”主线,将近四百年湖湘精英逐一扫描,揭开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之隐秘渊源,道出成事大谜。

全书依托真史实事,只述奇人异事,小小故事,生动跌宕。人事分军政、经政两类,纵横古今,刨根问底,洞幽发微,能见深远。作者彻底告别以往同类作品文学虚构,借奇事推演,而以论带史,逻辑严谨,剖析透彻,一气呵成,让读者在放松中听历史空谷足音,在趣味中悟大人物是非成败之理。

全书雅俗兼容,以小见大,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作者文笔恣肆,才思纵橫,颠覆主流写作范式,创造出真实的“原味史评”,继2009年畅销书《湖南人怎么了?》,本书在深度上继续挖掘拓进,是破译四百年湖南与两百年中国密码的上乘之作。

目录

序 湖湘文化经营天下

开篇 数风流实业人物

第一部 军政语密

 “商声”王船山

 “商军”曾国藩

 “商运”左宗棠

 “商法”谭嗣同

 “商义”黄兴

 “商血”蔡锷

第二部 经政窥谜

 “商驱”陶澍

 “商师”魏源

 “商眼”郭嵩焘

 “商制”宋教仁

 “商材”熊希龄

 压轴万类霜天竞自由

细看湘商秘史从《经营天下的湖南人》切入

后记

试读章节

从曾国藩到今天,两百年来,湖南人先有“无湘不成军”,再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然后有“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这道的全是实情了。当然一部中国现代史,已没人再去总结,否则还有“全部由湘人写就”的发现。

一班人马,抬轿子的抬轿子,吹喇叭的吹喇叭,湖南人被直接抬上了珠穆朗玛峰,所谓高处不胜寒,神话至此,终于登峰造极。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这是湖南人毛泽东后来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中国真有神坛,而且还生产过神坛文化,那么第一个坐上神坛的是孔子,第一家神坛文化,乃是齐鲁文化。人们常常看到,从春秋至今两千五百年,孔子有事被人抬到祭祀屋里拜,无事就被人放到火上去烤。从“天地君亲师”位,到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到“批林批孔”……圣人孔子既跪痛了别人的膝盖,自己浑身上下也常常被烤得不亦乐乎。

湖南没有产生孔子,不是偶然,率因湖南土卑地远,从来不产专坐坛上的神,湖湘文化也不可一日被奉作神坛文化。这其中藏着的根本秘密,在于湖南历史起步于蛮荒,是一块流放土地,斯地积的数千年的文化,无一不扎根在草丛里,不生长在民间的土壤里。草根的山野气息,民间的淳朴味道,自然地道,一直溶在湖湘人的血里,成为湖湘文化的性格基因。

源自草根,长于民间,这注定不能成为庙堂文化。一旦居庙堂之高,湖南人就像阿喀琉斯双脚离开了土地。

所以,有帝王情结与神坛需求的中国人,从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居然读出了毛泽东有帝王思想,这简直是莫大的误会。

常翻《笑林广记》、《儒林外史》,且以叛逆时代、反抗权威出身的毛泽东,身上有草根平民气、大将之气……唯一怎么也找不出来的,就是贵族气。用沈从文的话说,毛泽东是乡下人。

而况,今天最现代化的湖南人,性格之根,也仍扎在乡下呢。

湖南土地,从来不生贵族式的娇贵与骄横气,更无从去嗅到鬼神权威的霸气。被误看的湖南人被还原后,其实完全是另一番样子。

许多人似乎总不愿意去正眼看到这点,就像许多中国人常常忽视另一点:说什么“广东人是中国的眼”。真实的广东人是中国的嘴,熟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人,都清楚地明白这点。如果沿广东人作个比方,湖南曾经是中国的眼。中国人的小学历史教材上都写着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任外交官。但湖南人最准确的样子,两百年来也不是眼,而是双辛劳的大手。

这不必举例去说,梁启超早年来长沙办学启蒙鼓动学生蔡锷,当蔡锷相信流血革命,带二千多兵在前线对打袁世凯十万大军时,梁启超已去作环地球旅游观光兼考察西国政体也不必举例去说,当黄兴亲自冲锋陷阵带着革命军在前线推翻清廷时,孙中山还在日本喊口号贩卖革命火苗兼遥远指导;更早也无须提及,是康有为喊改良喊得大事不好大祸临头,他一溜烟逃到日本,谭嗣同挺身站出,凛然正气以热血醒世,为中国切实的未来断送他一颗好头颅。

无论革命,还是改良,理论先行,首先需得造舆论,喊口号。但湖南那些一度被捧上中国神坛,如今要请下神坛的大人物们,一个一个细数下来,我们看到,之中没有一个是靠口号起家,.而全都是靠一双生茧的手。

细看之后你不可能不会得出这个结论原来从湖南走出,在近现当代托起中国、运筹天下的人物,全都是一班实干家。

没必要将岳麓书院那块“实事求是”的匾牌与两百年来的湖南实干家们扯上关系,理论的归纳与抽象是学者的事,而过于抽象往往显得缥缈。从史实的正门进入,我们眼见耳听的,就是一班前后相继、将中国当作实业来经营的湖南人。  这是个让人吃惊的发现,但没有谁在耸人听闻。不是说发现者有多么高明,而是湖南的土地,本身就是如此神秘;湖南人的作为,本来就是这样大胆;湖南人的基因,本质就看重实用。

两百年来,大胆、功利的湖南人,事实上一直在做一件事:经济中国、经营天下。他们内心的执奉,经过理性的归纳,就四个字: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王船山开创出的生面。将这个生面切开来看,“经世”就是“经国济世”,“致用”就是“学用结合”。他当时不可能预料得到,这四个字,将要在数百年内化作精英行动,且从根本上改变湖南,改写中国。

这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它一被湖南接受,迅速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果:

人要经国济世,必得“眼中有国,胸中有世”,就是说,一定要有远大的抱负,天下的胸怀。如果说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还稍微有点不够,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就是地球人所能产生的最大胸怀与抱负。P3-5

序言

1840年,爆发在珠江口的一场战争,把中国卷入到了世界历史的现代进程中,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扩张撕下了所谓现代文明温情脉脉的面纱,使中国开始了不断蒙羞的灾难历史。一个千古未有之巨变的时代已然到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兴替、新兴帝国的崛起与老大帝国的衰朽……器物层面的高下之分已然决出。但在偌大的中华帝国,唯有魏源从偏处一隅的湖南走出来,秉承先哲王夫之先生“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在辅佐乡贤陶澍改革开放的同时潜心编撰《海国图志》,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开始睁眼看世界!

……

广大商帮在完成复兴地域文化、促进家乡发展的同时,应该直面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与国家之问的世界竞争,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抱团发展,为复兴中华文化和发展中国经济这个更根本的目标而奋斗。华商一旦超越了某一种地域文化的局限,真正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后,将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的成功转型,必然会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1920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欢迎湖南人底精神》的文章,文中说,“我曾坐在黑暗室中,忽然想到湖南人死气沉沉的景况,不觉说道:湖南人底精神哪里去了?仿佛有一种微细而悲壮的声音,从无穷深的地底下答道:我们奋斗不止的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复活了。我听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

90年后回顾陈独秀先生对毛泽东那代湖湘子弟的呼唤,让我更加体会湘商的发展对未来世界的巨大责任: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在催生了曾国藩为统帅的“湘军”和毛泽东为领袖的“湘政”两座高峰后,面临着伟大复兴,还是进入历史博物馆的严峻挑战。

毫无疑问,湖湘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是振兴经济,湖湘文化复兴的新标志是湘商崛起,湖湘文化的新使命是创造和谐天下!

天下湘商,星火燎原,经营天下,定当争取湖湘文化复兴的第三次荣光!

伍继延

庚寅年二月廿四日于北京

(注:作者系湘商灵魂人物,湘商文化创始人,华商事业发起人。)

后记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相当于“后记”部分说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美国出版界,对图书的商业性与学术性分野极为严格,《万历十五年》结稿后联系出版,人家首先问:这到底是商业图书还是学术著作?结果从商业的角度看,它是学术著作;从学术的方向看,它是商业图书。最后勉强定位成学术著作,又遇到麻烦:这本书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实在是不伦不类,出版社不愿意承印。黄仁宇是湖南人,以湖南人形象类比,这本书也是“四不像”。

更远我想到《史记》。《史记》是否可以划做小说?用西方的分法,它与小说同列,属于叙事类。用中国的划法,它是历史散文。这本书也有点“三不像”。

我写的这本书,只会更糟糕,看什么不像什么,我无以名之,简单加个名字,叫“五不像”。

关于文章怎么做法,我不大相信套路,就像学法律的写小说,当医生的做杂文。我也不大相信巴尔扎克律师研究过“小说葵花宝典”,鲁迅医师肚子里有一套“杂文套路大全”,黄仁宇更无“史评八股大法”。我相信老子一句话:“至法无法。”所以本书的骡子相貌,归类仅是方便读者找。

将真情实事的历史评论,用故事的形式写得生趣,在湖南的地方,前有黄仁宇,后有易中天,用故事的形式讲得生趣,中国之内有李敖,我也算不得始作俑者。好在我比他们年轻,比我老的读者可以看出实诚,比我小的读者可能看到激情,我自己觉得文章有点老成,因此想因为趣味所以肤浅,还不至于流俗于浅薄。

有趣是难的。稍不留意就落得肉麻。真正的有趣,应该从一开始就抓牢了事实的本质,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点缀这个本质。幽默算一种高雅的乐趣,对相信传播的人来说,它是不二之门。

古罗马的贺拉斯说“寓教于乐”。我倒以为,人间大事,当时过沉,不娱乐点当事人会崩溃掉;过后太冷,不带看戏的心情走进去,我们会冻僵。有首歌叫《没什么大不了》,有人唱成“没有谁了不起”。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娱乐化”,社会文明了,公民进步了。

但泛娱乐化就没味道了,将肉麻当有趣而已,搞到最后失去精神价值。当今时也,我们追求一种有价值存焉的有趣,这又是一件苦差事。2010年春节期间,我在翻着枯燥的历史,“60后”朋友滕文星发来短信:心静智高,心和智博,心慈智深。高者俯瞰世界;仁者包容万物;深者耳顺人生;爱者笑看天下。静中得慧,慈爱致和。

古仁人志士的境界,在封存的历史中了。

今天世俗社会,我们都是俗人。高雅的通俗,有趣的沉冷,这也矛盾得很,“六不像”了。人要看清别人是难的,看清自己更加难。而看他人的姿态,无非三种:认识、平视、俯瞰。人天xing里习惯俯瞰,又很少意识到这很冒险。中国台湾做娱乐节目,为了俯瞰李敖,就借来一屋子高科技仪器。

要问作品像什么,自我评价不作数。高调的人容易浅薄,低调做人尤需本钱。不敢高调,不能低调,所以这个“后记”,仅是些拉虎皮作大旗的自我开脱之词,表示自己用心在与历史同行而已。

徐志频

2010年5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