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亲我的妈妈/中国儿童文学大视野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黄蓓佳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家人们》;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珞珈路》;散文随笔集《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片断》《地图上的行走者》等。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遥远的风铃》《艾晚的水仙球》《余宝的世界》《童眸》等等。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出版。
目录
1.爸爸葬礼上的妈妈
2.亲爱的主持人
3.亲戚们
4.救救朋友
5.暑假有一点儿无聊
6.姨父打进了热线电话
7.你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人
8.被海水包围的鱼
9.妈妈怎么会下岗
10.我们的秘密
11.爱过,又不爱了
12.寒冬里的春天
精彩页
1 爸爸葬礼上的妈妈
在这个海边的小城市里,天空喜欢下雨。
尤其是空气湿润的五月,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总是腻着一层肮脏的黏液,汪出一种令人不爽的光亮。霉菌和爬山虎一类的藤蔓喜欢这样的天气。霉菌是白色的,一两天之内会迅速地膨胀发育,长成指甲盖大小的蘑菇状的菌体,肥硕得叫人惊讶。爬山虎的生长更是匪夷所思,它的藤尖平均每个小时可以越过一块红色的砖头。如果早晨还看见它们盘踞在二楼的窗台上,到了傍晚,三楼的住户肯定可以从家中瞥见它们探头探脑的绿色身影。
夜里,总有觅食的蛾子从阳台上掠过。一不小心,它们的翅膀沾上了铁栏边的污渍,薄薄的、灰色的翅翼就会变得沉重,而且像鸭掌一样地连成一片,无法舒展,最终一个跟头跌落在地上,使劲地鼓动肚皮,苟延残喘。
这时候,深夜里目光炯炯的猫咪会喜不自胜。它们箭步上前,拿出杀鸡用牛刀的劲头,把可怜的灰蛾捂紧在两只前爪之中,翘着旗杆一样的尾巴,辗转腾挪,低声呜咽。那种激动不已兴奋异常的样子,仿佛一个搏斗许久之后大获全胜的将军。
到清晨,主人穿着塑料的拖鞋走上阳台呼吸湿漉漉的空气时,会吃惊地看到阳台角落里遗落下一条灰色的呕吐物,细长的,紧紧裹着的,像放烂了的火腿肠。这是猫咪尝鲜一样地吃下灰蛾之后,对主人做出的贡献。
城市包裹在咸湿的空气之中,每一个檐角,每一片树叶,每一盏路灯都凝着半透明的水汽。这是被太多的工业废料污染之后,变得像磨砂玻璃一样暧昧的城市的呼吸。钢筋和木材都在这种稠密的水汽中缓慢地腐烂,从坚不可摧到不堪一击,完成它们由辉煌而衰亡的命运。
从白天到夜晚,人们在这样的城市里行走着。头发粘在脑门上,衣服软耷耷地贴着身体,手里拎着上班的公文袋、上学的书包、上菜场的竹篮子。他们丝毫也不抱怨,一点儿都不抱怨,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不可以期盼太多,也不应该要求太多。
湿得滴水的城市。慵懒和忧伤的城市。
可是,偶尔也会有云开日出的日子。
当阳光从灰沉沉的霾云中小心地撕开一条口子,往城市里笑眯眯地看上一眼之后,世间万物就仿佛从魔法中醒来一样,一切一切都变得明亮、轻快、活泼,那样的笑靥如花和生气勃勃。
一分钟之前还像没有拧干的婴儿尿片那样滴水的云朵,一分钟之后却成了大团大团蓬松柔软的棉花,干爽,洁净,蓄满了阳光的好闻气味,在天空中慢慢地游移踱步。
云朵闪开去的空当里,太阳就大方地展露它灿烂的身影。于是,城市中楼房的每一个立面都闪闪发光,像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琉璃。
水珠从梧桐树的枝条间滚落,发出“丁零零”的响声。汽车的前后窗户都映着蓝天白云和熙熙攘攘的街景,如同城市里一幅幅活动的风景画面。浅绿色和米黄色的花斑蝴蝶用最快的速度晾干了它们的翅膀,而后飘摇着飞过马路,聚集在街心花坛的蜡瓣花和榆叶梅上,陶醉一样地舞蹈和嬉耍。小鸟儿赶快从树杈间扑过去,一门心思地要参加蝴蝶的盛会,叽叽喳喳地闹个不休。蝴蝶自然嫌它们聒噪,故意地端出架势,飞高飞低,翩如霓影。
这样的热闹,这样的欢欣,这样的喜气洋洋和清新妩媚。
爸爸的葬礼非常幸运,赶上了这样一个云开日出的时候。所以,那些穿着深色的衣服来参加葬礼的人,那些带着哀思和鲜花赶过来的亲人、同事和朋友们,他们的面容看上去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忧伤。甚至他们手臂上别着的那朵绢纸白花,在阳光中都变得娇美和灿烂,每一片花瓣薄如蝉翼,柔嫩透明,散发出真花一样清新的香气。
“来了吗?”
“来了来了。”
“多么不幸啊!”
“说的是。谁都想不到的意外。唉,孩子最可怜!”
他们轻声交谈几句,而后分开,寻找自己应该站立的位置。
阳光无所不在,它照耀着墓地上新挖开的泥土,褐黄色的泥土泛出一层金红,变得可爱起来。
土里有一种潮湿的好闻的气味,这首先吸引了几只深褐色的爬虫,它们努力地舞动四肢,要把自己的身体往土堆里拱进去,拱进去。
然而,一不小心,爬行的路径不对,拱到了爸爸的散发着油漆气味的骨灰盒上,坚硬的墙壁使它们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它们很诧异,惊奇地抬起头,脑袋摇来摇去,想要看清楚挡在前面的是什么。
它们永远都没有办法明白,在这个坚硬的盒子里面,躺着一个人的身体,一个四十岁的成年男人的全部身体。
还有他所有的笑容,所有的忧伤,所有对儿子的爱,所有在世界上应该尽到而没有尽完的责任。
硬壳爬虫们蜷缩不动,紧张地交头接耳,商量对策。
弟弟站在人堆里,不需要太多地蜷缩,就能够让自己被周围的大人们遮没不见。他觉得这样很好。他不想再看见那只骨灰盒了。可怜的爸爸,站起来的时候比弟弟要高出两个脑袋,躺在这样一只盒子里肯定很不舒服。可是弟弟没有办法帮到他。就像爸爸活着的时候总是要儿子自己努力一样,现在,弟弟也没有办法帮助爸爸。
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弟弟在起初的一星期之内死活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导语
本书是一部以亲情为主题的儿童小说。作品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将孩子放在救赎者的位置上,用婉转的笔调讲述了儿子和患有抑郁症的母亲之间从陌生到亲密,从隔阂到理解的故事,其间蕴涵的亲情力量打动人心,是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
序言
眉睫
这是一篇充满个性化表
达的总序。
这是一套为拓宽儿童阅
读视野而努力的丛书。
这是一个为重写中国儿
童文学史而做准备的出版规
划。
这是记录中国儿童文学
光荣与梦想,通往世界经典
儿童文学殿堂的一座座丰碑

这套书的命名,体现了
出版者与汇编者的美好期待
,它的名字是《中国儿童文
学大视野丛书》。“大视野”
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
长刘国辉先生的创意,它引
爆了我们的狂想。这是一个
宏大的创意,我们寄希望这
个创意能够推动新时代儿童
文学出版的深度和广度。
从叶圣陶的《稻草人》
1923年问世,到2018年底
我们启动这套书,计划以三
年的时间至少出版百余种,
恰好经历了中国儿童文学近
一百年的发展历程。这是最
华丽的总结,这是最美好的
献礼。回望百年,我们心潮
澎湃,难以掩饰我们内心的
喜悦,我们也为这个出版创
意欢呼,希望读者们喜欢和
认同。面对亲爱的读者们,
我们有一些话想说,想告诉
大家为什么叫“大视野”,这
是一种什么样的“大视野”。
市场意识与经典意识并

“大视野”首先体现的是
宽容和包容的市场意识。我
们要做的是“百年百部”,不
是“百年百家”。只要作品已
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无
论作家的名气大小,均可以
考虑。读者是最好的评委和
品鉴师。一部作品能够穿越
历史、畅销不断,这样的作
品应该首先进入我们的大视
野。一个作家如果有多部作
品被读者喜欢并畅销,我们
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
襟,一概收入,不会担心显
得过于突出了谁,更不会担
心丛书不够使它们容身。像
冰心、张天翼、丰子恺、林
海音、金波等,都有多部作
品收入,实在是因为这些作
品太好了,太让读者喜欢了
。我们不应该回避,不应该
拒绝。有些作家只选取了一
两部作品,但这是他们最好
的作品、最有市场影响力的
作品。精准的市场意识,是
我们推出这套书的第一大视
野,我们不会自设牢笼束缚
自己,但我们也不是逐利的
唯市场论者,我们对作品的
内容有着更苛刻的要求:必
须是经典!
任何历史都是建立在经
典的基础上,具有浓厚的经
典名著意识是这套丛书最鲜
明的特征,也是“视野”瞄准
的高地。无经典,不足以谈
史。不向读者推荐经典,却
大肆出版粗制滥造的平庸之
作,是编辑的罪过。《稻草
人》出版后,鲁迅评价说:
“《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
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这无疑是中国儿童文学
的第一部经典。此后还有《
寄小读者》《忆》《大林和
小林》《小钞票历险记》《
小坡的生日》等。当然,不
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典意
识。一个时代曾经被认为的
经典,到了另一个时代,可
能又会褪去经典的光环;有
时由于时代政治原因指定的
经典,可能在新的时代就被
遗忘或者修正。以成人文学
界为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上曾长期盛行“鲁郭茅巴老
曹”的说法,当时只有这六
位文学家能在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全集或者文集,但如
今对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认
识范围和深度,就远远超越
了这六位。还有所谓当代散
文八大家之说,其中也有曾
被奉为散文经典的作家作品
,现在市场上却已经难觅它
们的踪影。像钱钟书、张爱
玲、沈从文、汪曾祺乃至废
名,却又大受欢迎,他们的
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
新经典。新的时代、新的理
论、新的认识,必将带来经
典的重新塑造。“中国儿童
文学经典”会不会也有这种
变化?这不是我们的研究任
务,却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面
对的。作为出版者,我们对
于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经
典认识的差异化,持宽容态
度,不做评价,毕竟我们不
能割断经典的形成史,对于
经典的再评价是学者的工作
,不是出版者的分内之事。
我们坚持的大视野,是开放
、包容,它超越儿童文学的
小圈子,超越儿童文学的儿
童化,超越名家和获奖者,
也超越简单粗暴的文学定性
,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有
容乃大。当然,“捡到篮里
都是菜”,也不是我们的出
版初衷,我们有我们倡导的
经典意识。
儿童本位的标准
我们提倡的是儿童本位
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只
有儿童本位的创作才有可能
成为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经典。“儿童本位”是由周作
人先生提出的。然而,它的
命运是多舛的,直到今天才
被朱自强、刘绪源、张心科
等学者重提,又成为当下中
国儿童文学界的一大关键词
。但在此时,冒用、误用“
儿童本位”又成为一个屡见
不鲜的事实,大量的作家、
学者将“儿童本位”与“儿童
中心主义”画上等号。其实
,据朱自强先生考证,“本
位”是日本词汇,“儿童本位
”并不是“以儿童为中心”的
意思,翻译过来应指“将儿
童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基准或
标准”(详见朱自强《〈童
书识小录〉序》)。承认儿
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能
力,承认儿童有许多值得成
人学习的精神,承认儿童具
有独立的人格和世界,承认
儿童并非“缩小的大人”,承
认儿童不是一张白纸,承认
儿童是天生的缪斯,儿童是
艺术的主人,儿童是成人之
父……面对儿童,
内容推荐
《亲亲我的妈妈》是黄蓓佳的长篇儿童小说名作。在十岁之前,男孩赵安迪从来没见过他的妈妈。在爸爸葬礼那天,他的妈妈从天而降,而赵安迪也从被爸爸、姑姑宠爱的“安宝儿”,变成了妈妈口中的“弟弟”,并跟随她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繁华的南京城,开始全新的生活。渐渐地,弟弟发现妈妈有很多秘密:除了“舒一眉”,她还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心萍”;她是一个电台的主持人,却从来不让弟弟听她的节目;她总是晚上上班,白天睡觉;她的心情时好时坏,常常自己对着窗外流泪……弟弟一点一点地揭开了妈妈的秘密,也慢慢走进了妈妈的心。只有爱,能创造奇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