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麦的穗/知性女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小容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群有学养的积淀、严谨的态度和超出个人关照的女人,写的好看又有营养的文字。不撒娇,不哼哼唧唧,不假装,不贴牌,一步一趋,有所思,有所得,有见地。

本书为其之《小麦的穗》,集结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随笔精品,用知性触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视觉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读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点,展现出风格各异的知性姿态。

内容推荐

“知性女人”系列为知名女作家扫舍、蔡小容、王鹤的近作精选集,以图文形式集结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随笔精品,内容涉及当代艺术、都市行走、两性关系、婚恋、阅读观影、名媛轶事……作者用知性触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视觉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读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点,展现出风格各异的知性姿态。

本书为其之《小麦的穗》。

目录

喜见小麦又出穗

花开那时·惺惺识惺惺

 瞬间的慈悲

 凤求凰

 好大一棵树

 后宫的花园

 惺惺识惺惺

 一见倾城

 爱谁谁

 雅趣向谁言

 一钱白露一钱霜

 春雨惊春清谷天

 化身

私言斯语·人间失措

 他在那里

 张谷若的哈代

 那时候的马丁

 人间失措

 聪明误

 那些落尽繁华的名字

 两位施先生

 水边

 一星如月看多时

 他和他的家在巴黎

 阴阳八卦

 非英非法

 好上帝

 唧唧复唧唧

 那只老虎我买了

影影绰绰·世界静了下来

 欲望,在哪一辆车上

 成为简

 世界静了下来

 当文字变成影像

 她像不像梅超风

 宫泽里惠

 胡笳本自胡中出

 正宗汉派来双扬

时光深处·幸福的花匠

 天使

 我汲川上流

 煮茶

 背影

 生火·煮水

 小白的25天

 春风不醉

 洱海边的村庄

 打情

 排队买楼

 幸福的花匠

 武汉上空的鸟

 一朵乌云飞过清溪

 学大汉,武立国

 梦里飞翔

试读章节

瞬间的慈悲

蒋碧微的回忆录,在台湾是畅销书,在大陆这边也印了不少,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存有好几本。书名《回忆录》,其实只是她回忆录的下半阕《我与道藩》。在这一半里,她写到徐悲鸿时用笔非常简略,使人很清楚地看到从前的爱已经没有了:“一夜悲鸿突然从广西回来了……然后他孑然一身独往桂林;他这么惊鸿一瞥地来去匆匆,简直使我无法猜测他的目的究竟何在?”不过,她同时还写了也是几十万字的《我与悲鸿》,这又反驳了我的话。我想若换了是我,倘对某个人没有足够的兴趣或者兴趣丧失了,还真是写不出来呢。

看过上半阕的人说,蒋碧微写徐悲鸿,写的都是怨。这怨也延伸到了下半阕,仍很明晰:怨他自私,怨他出轨,怨他不尊重她,屡屡伤害她。我信她所写都是真情——她心思细密,文笔优雅,处在她那个位置上,确能体察到常人看不到的大师的侧面。她可能偏执、甚或矫饰,但应该是没有撒谎,只看你读时能理解多少了。

蒋碧微怨徐悲鸿,有几处提到钱。一次是徐给她五十元,叫她把一家五口从南京搬到重庆去;一次是徐托人带给她三十大洋,她生气退回去了:“盖我虽无能,亦不至短此而饿死,是真辱我太甚矣!”还有一次两人为家用起冲突,“他当时答应我两百元,后来因为他啰啰嗦嗦,我自动减少五十元。上个月他是如数付给的,今天忽然托朋友送了一百元来……我不能忍,跑去质问他,想不到他竟痛哭失声,这是我二十年来从未见过的事。”蒋向徐要钱是没有错的,作为他的妻子,尤其是已经被冷落的妻子,家庭负担逼人太甚,吵也是免不了的。徐竟然哭了,可见是真有苦处;而他前两次落她话柄的给钱,我理解他是个艺术家,不知道生活需要多少钱,在某种场合下应该给多少钱,所以才给出那两笔荒谬数目的钱。

他不善打理生活,而她又太善于了,可惜,这样两个人要能合作愉快该多好。两人最终了断的那笔数目,仅用钱没法计算:一百万赡养费,四十幅古画,一百幅徐的画。蒋碧微并不讳言这一事实,只说:“我当时提出的条件,深信绝不苛刻,它不仅是悲鸿毫无问题能够接受得了的,同时,它甚至不能补偿抗战八年里我为抚儿育女所花费的代价。”有说法称,徐赶作了第一批画五十幅,连同四十幅古画和二十万元钱“首付”给蒋,可过了一段时间蒋说不算数了,于是徐又重新付了一百万元和一百幅画,请沈钧儒律师作证,两人立字据了结。此说不知可信否,至少一百万和一百幅画没有疑问是事实。或许有人会说,徐悲鸿画一百幅画还不容易?而我以为,越是大画家,作画越难,只为他心目中的标准太高。对于将要签上“徐悲鸿”三字的画作,徐悲鸿怎敢敷衍?降格草草会令他羞耻,他呕心沥血也不敢辜负。如果画出了太好的画,他势必又难割舍,这样感情上也是折磨。真的,蒋女士抚育了两个儿女,而这一百幅画也是他的儿女啊;而她要他的这么多画,也不至于是用来怀念的?不管当事人局外人如何众说纷纭,“徐悲鸿花一百万和一百幅画与前妻离婚”这一事实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徐悲鸿颇有风度。从蒋碧微那一边看呢,她也很有风度。在钱的问题上,要么像电影里那样把递过来的支票一撕两半,要么,就得要个漂亮点的数目,否则对自己,是个侮辱。有律师一再对徐解释,因为两人其实并未办过结婚手续,所以除子女的抚育费用之外,对蒋的其他要求都可不理;而徐按蒋的要求付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忠厚的人。他干不出那种事——以无婚书为由拒付赡养费。那也太不合他一代美术宗师的身份了。

蒋碧微回忆录的末尾处说:“从此我以离婚时徐先生给我的画换钱为生,一直到现在,我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也不曾用过任何人一块钱。”她说,对于钱财,她一向喜欢来去分明,丝毫不苟,她就决不肯要张道藩的钱。是的,她爱张道藩所以不肯让钱掺杂进来,不爱徐悲鸿了才跟他谈钱,这也是人之常情。不爱了,确是件悲哀的事,迫使彼此留下不良的印象。不过,蒋碧微结尾的那句话羡煞多少离婚妇女:她们的赖着不付子女赡养费的男人,怎堪比得徐先生!

徐悲鸿把一百幅画交给蒋碧微的时候,还另外送给她一幅《琴课》——画上就是她,那是他俩从前在巴黎的时候,他画的拉小提琴的她。我是无从找到记述徐悲鸿对蒋碧微曾经的感情的文字了。你如何知道一个画家的心意?看他的画吧,如果他画中的她是美的,那他就是爱她的,至少他的画笔落在画布上显现出她一个细微而动人轮廓的一瞬,他已经饱蘸了爱意去画那一笔。《琴课》里,是“她”,侧背对着他的“她”,我们只看见她低垂的眼睫和优美的身姿,专注于琴。蒋碧微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徐悲鸿带她私奔的时候,两人都还太年轻。年轻得或许不懂得爱,但为什么是带她,不是别人呢?他那与生俱来又训练有素的发现美的眼光,那时已经不会是幼稚的了。

蒋碧微这本回忆录的封面,用的是徐悲鸿的另一幅画《箫声》,画中娴静地吹着箫的女子,也是她。如果是全本回忆录,用这幅作封面固是极好;可这一本其实只是下半部,内容是张道藩心目中的蒋碧微,封面上却依然是徐悲鸿心目中的蒋碧微,这就不太合适了。张道藩当年赴欧洲也是去学画,而且学了七年,可是有徐悲鸿如泰山压顶北斗在上,他纵然画过碧微又怎能拿出来甘拜下风?让碧微选,她只怕也会选徐的画作封面——这个问题不好细究了。

徐蒋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那一刻,因为有他额外送她的她的画像,予人一种温情犹在的感觉。廖静文说,他知道碧微很喜欢那幅画,所以带去送给她。从另一面来理解,也可以是这样:这是我从前画的我爱过的你,现在把它还给你,你珍重吧。信吗?徐悲鸿后来再也画不出蒋碧微来了。

之前,有一段时间徐悲鸿意图与蒋复合,把一个戒指交给蒋。这枚戒指上镶着一粒红豆,是他一个女学生孙多慈送给他的。徐将之镶嵌成戒指,背面还刻上“慈悲”二字,是他二人名字的璧合。徐把戒指转赠给蒋表明决断和示好之意,又惹得蒋大怒:你是要我永远记得这件事吗?这件事,我看到的资料对之的描述都简略、闪烁:孙才华出众,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时候绘画成绩是一百分;与徐悲鸿相恋十年,后因父母坚决反对而分手(这孙家父母倒是可爱)。其实这件事情,描述越是简略越好,既保护了这段爱本身,又引发人的遐思。他爱过她吗——蒋碧微说,徐悲鸿爱的是艺术,不是任何人。把这句话的正确成分提炼出来理解这桩传闻——当他看到她运笔作画的灵慧娴巧,该激起他心头多大的惊奇和震荡;绘画本是无须翻译的艺术,心有灵犀之人,一点即通。他俩即便只有画布上画笔的贴切缠绵,也已胜于无数……我想有一种女人会羡慕孙多慈。尽管这件事后来过去了,但又有什么事情不过去呢?十年很长,却也短;瞬间极短,而又无限地长。

孙多慈后来也是著名女画家。多年后,她在台湾,曾作一小横幅《芊芊牧鹅图》:十余只鹅排队前行,伸颈舒翼,顾盼长鸣,姿态各异,栩栩欲活,后一小儿挥鞭赶之。孙最擅画鹅,这幅画的情趣可以想见。而“芊芊”呢,则是她孩子的小名,就是那个赶鹅的孩子。图后还有芊芊的父亲题的小词数首。——孙多慈很幸福。感情的来去她都做得很好。

尤其好的是——她没说什么,都留给自己了。公开是一种失去,即使幸福得为人称羡,自己剩下来拥有的也减少了。

P10-14

序言

小容又要出新书了。上一本《小麦的小人书》墨香犹在,这一本《小麦的穗》又新鲜出炉了。真为她高兴。

小容先是我的作者。

2007年7月,小容给我投稿,因与《天涯》风格不合,未用,但我认准这个珞珈山下的才女。“蔡小容”大约在2001年就给我投过稿,只不过那时署名是“麦琪”,为什么现在弃之不用了呢?要知道放弃一个已经成名的笔名而改用原名,在文坛上相当于重出江湖,几乎是前功尽弃。小容回信说因不想与那个和某诗人纠缠不清而红极一时的“麦琪”混为一谈,遂弃“麦琪”而启用原名。这让我看到了这个女子的清洁自爱,就回说你的文字一看就是有来历的,即使你不再是“麦琪”,但你还是你啊,“蔡小容”是一定会写出来的,早晚的事儿!这对小容是安慰之词,在我,却是直觉,坚信。

2007年11月间,小容又投我的《浮生旧梦说连环》散文四则。她当时似乎有点茫然,觉得连环画这样的题材刁,不知哪家刊物会用它,只是自己喜欢,把它当成个玩意儿,写的时候很享受。这种比较纯粹的审美态度是我一向喜欢的,就开始看稿:“我对这本书的思念,是双重的,因为我小时候已经思念过它一回了……”极平常的话语,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不知觉间把我拽了进去,一气呵成就看完了。这在我职业化的审稿经历中是极少数。也许因为开篇就是《无处不在的日光》故,我脑海里浮现一幅画面:夏日正午静谧的阳光中,有微尘在金黄的光束里舞蹈,小容静坐桌前,手指滑过一页页小人书,她在细细抚摸大师们那些精美绝伦的线条,心中暗自惊艳、赞叹——“静日闲谈玉生香”,这句话蓦然就冒出来。

正好《天涯》有“艺术”栏目,容纳小容这些图文俱佳的美文,正好。

小容积压的势能喷薄而出,很快又完成了《浮生旧梦说隋唐》给我。小容称“隋唐系列”是她的最爱,一个女子,竟能把古代男人舞刀弄枪的事儿写得如此兴致盎然又妩媚多姿,我真服了她!随后,她这个“说连环”系列在好几个重要刊物同时并进连续发表,花开四处遍地香,《人民文学》的主编李敬泽还专门找她约稿,给她开了个“小人书”专栏,他称赞:“小容的文字冰雪聪明,佻达摇曳……”确实,小容的文字属于有魔力的一类,她自有一种灵狐般俏皮佻达的语调、节奏,令人读之不觉口齿生香,心向往之。

哈!“蔡小容”写出来了!

“隔河望见楠木林,楠木开花十二层。楠木开花十二朵,朵朵开来爱死人。”——小容在博客里毫不讳言自己的喜悦,我似乎听到背后传来她咯咯的巧笑。

她实在是应该享受这喜悦的。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她在照顾稚女病母、讲课读博、诸事缠身的间隙里写出来的。小容说她不能不写,不写她更活不了,她曾在博客里引用林白的话:“当时我的现实处境十分糟糕,高度的精神压力和超常的工作忙乱,但它们没有侵入我的作品。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它是我免受致命伤害的飞毯。”这毋宁是小容的夫子自道。小容曾如此断言她喜爱的作家:“严歌苓不红,天理不容。”这话用在她自己身上同样合适。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容舍弃了“麦琪”,却得到了“蔡小容”,前提是她有这个“舍”的底气,当然她早年间“麦琪”的写作经历也不会断裂。

蔡小容——麦琪——蔡小容,一场美丽的蝶变,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回归。

小容现在是我的闺密。

世间事因缘流转,我与小容至今尚未谋面,却因为文字的缘分,由编辑与作者混成了朋友乃至闺密,这是我额外一大收获。当编辑的能和作者发展出私人友谊,不易,也因而很有成就感。这里面有博客的一份功劳,从交往开始,我们就“博”来“博”去。小容在她的博客“小麦的穗”里写女儿小穗吃饭穿衣画画爬山上幼儿园,乃至生病看医生,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事,她都能涉笔成趣,如果把她的文章比作精美华舍,那么她的日志就是琉璃瓦。

小容已经有了她此生最好的作品——可爱的女儿小穗,她写的一本本书何尝不是她收获的另外一些麦穗。

祝“小麦的穗”穗穗饱满、麦香四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9: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