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文艺气质民谣歌手钟立风的最新作品《没有过去的男人》,是喜欢钟立风、爱上民谣的你,一定要拥有的一本书。
《没有过去的男人》延续了第一本书的语言风格,文章清澈流畅,有词曲般的情调。这本书比第一本更具可读性和故事性,探讨了关于爱、关于人性的主题,充满了想象力。
2012年4月22日下午3点,中关村图书大厦,新书《没有过去的男人》首发签售弹唱。除了介绍钟立风的新书,钟立风会为大家倾情演唱《没有过去的男人》等歌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没有过去的男人 |
分类 | |
作者 | 钟立风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具文艺气质民谣歌手钟立风的最新作品《没有过去的男人》,是喜欢钟立风、爱上民谣的你,一定要拥有的一本书。 《没有过去的男人》延续了第一本书的语言风格,文章清澈流畅,有词曲般的情调。这本书比第一本更具可读性和故事性,探讨了关于爱、关于人性的主题,充满了想象力。 2012年4月22日下午3点,中关村图书大厦,新书《没有过去的男人》首发签售弹唱。除了介绍钟立风的新书,钟立风会为大家倾情演唱《没有过去的男人》等歌曲。 内容推荐 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的第二本文字集《没有过去的男人》,包含无咎篇、进退篇、有常篇和至柔篇四部分。 无咎篇以诗歌、随笔为主,精简凝练、有片断的记录和白描、也有类似短诗般的直抒胸臆,充满哲思。 进退篇有随笔、小小说,还收录了几篇访谈,或是身边朋友的趣事、或是和陌生人的邂逅,笔调细腻、感情真挚,有真性情在其中。 有常篇则收录了几篇颇有分量的小说,表现出童话作家的梦幻和简洁风格,看似轻松,但实际探讨了关于爱情跟人性的主题,有很深刻的隐喻蕴含其中。 最后一部分至柔篇以时间为序,收录了作者五张音乐专辑中有代表性的歌词,将歌词赋予文学的诗意,体现出作者这些年的音乐历程。 配合本书,作者从未发布过的单曲《没有过去的男人》,在网上同期发布,可供网友免费下载试听。 《没有过去的男人》延续了第一本书的语言风格,文章清澈流畅,有词曲般的情调。这本书比第一本更具可读性和故事性,探讨了关于爱、关于人性的主题,充满了想象力。 目录 自序 无咎篇 进退篇 有常篇 至柔篇 试读章节 但凡你觉得忧伤,你一定是在爱着,在美好着,并且很快会在忧伤里盛开希望。然而,所有一切你又无从把握。 美之事物,凡千种种,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来源,即人之心灵。 无有悲观或乐观,人生无不是悲喜交集。 命运,命运,我时常把它们分开来,命如何,在于你怎么“运”它。 真正朴素的东西,它一定是高贵的。反过来,越是高贵的事物,也就越发的朴素。同理,越是丰富的事物,它本身也渴望着单纯。反之,也一样。好比拥有一颗单纯的心灵的人,他必定有着宁静致远的丰富无限。 如果摇滚是一种个性,那么民谣即是一份情怀。个性,不羁而锋利。所以,个性多了,有时难免会伤及自己和他人。而情怀,是温暖的,包容的,绵延的,长久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累积,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迷人。常常看见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曾经锋芒毕露的摇滚歌手,最后都放弃了噪音、疯狂和愤怒,纷纷回归到民谣的温暖歌唱中。 歌曲创作犹如白天行路,扑面而来,一路风景无限。文学创作则像是夜间摸索,前方幽明之际,更是有你意料不到的气象万千。 我在零散的时光中漫步,我接近现实也亲近梦幻。我书写欲念困惑,也歌唱澄明洁净。 凡事你若是体会到了,就便是懂了……然而一切你确信无疑“懂得”的事,却没有“体会着”的全身心的震颤。 逝水渐归,落花亦返枝。这并非我梦里所见。 生活就是,你以为前面是一条死胡同,走进一看,发现,不是。或者,你以为前面是一条死胡同,走近一看,发现,的确是。再或者,你以为前面是一条死胡同,你走啊走,一直都没有走近它面前。 我承认,自己是个蹩脚的旅人,但凡有人问起,走了那么些地方,哪儿最好?每次皆答不上来。所到之处,都是一些人迹寂寥、平淡无奇处——寻常街巷、破落寺庙、散淡时光……但每每走在这些地方,心里总会莫名生出一股暖流,无以言表,唯有歌唱——感伤的月历,沉鱼落雁的惊喜/袅袅炊烟升起,一个人世的忧喜。 会有人问我,怎么歌里、文字中鲜有抗争、不满和愤怒的情绪?难道生活于你果真全都是美好?当然不是的,我心里同样怀有与你相同的情绪,只是我记得,有谁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而且和所有人性的东西一样,在它开始之际就蕴含了其终结的种子。每想到这儿,我不免平静且坦然。 “把你自己投入人生的旅程,自始至终都不要失去开放的胸怀和童稚的热情,然后,自然就会心想事成。”这些年来,费里尼的这句话一直存放我心里,温柔而坚定地伴我前行。常常觉得自己如此幸运,遇到了那么多高贵又朴素的心灵。有时仿佛觉得他们是自己的近邻,迈过一条街,拐过一两个街角,晚风里吹来他们的气息。 出版了《像艳遇一样忧伤》后,常有人问,艳遇怎会忧伤?我说艳遇当然是忧伤的。艳遇并非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相遇及纷纷情事,但凡你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皆属艳遇,然而你又发现,越是美好的事物消逝得总是越快,甚至可以说:发现美和破坏美基本是同一刻产生的!这不免教人忧伤。可是事后你又发现,这些美之人事,实际上并没有消逝,而是以另一种美好的方式存在,似乎有了另一种命运。即使你把艳遇仅仅想成了男女之事,也有理由说艳遇是忧伤的,拉丁谚语:“交配之后一切动物都忧愁。” 说文艺气质矫情或腻歪,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太过刚猛了,不懂得一种柔软的力量,这其实也是一种肤浅,他们不懂得“你的沉默必须能让人听得见,你的尖叫可以是无声的”,不懂得“通过某些想象亦能唤起人们心头的回忆”。真正文艺的人,他们都拥有一种含而不露的光彩和一种温柔的力量。 很多人都在探讨爱是什么,或者都在追问幸福的含义,可是终究难有结果。于是一些人最后干脆放弃了对幸福的定义,就像瑞典作家瑟德尔贝里在小说里说:“多数的人,并不追求人生的幸福,只是听从下意识的驱使,追求感官的愉悦。”当然,也有很多人时常沉浸在幸福中,只不过,是在后来回忆中获得。 伯格曼在日记中写道:人老了之后的现象之一就是,童年的回忆会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而壮年时期的种种大事却反而模糊,以至于消失。这听起来不免教人有些尴尬和悲伤,不过也可以乐观地把它理解成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事实上也是这样,童年是人生全部的基础。 智者蒙田说:“读书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略带忧郁的享受。后来,我也在音乐里体会到了这种感受。无论是听、写还是唱。此“忧郁”的确是享受、是美妙、是无言、是秘密……延伸开来,生活中的种种何尝不是这样的双重感受:爱情、旅行、做梦……或者说,它就是生活本身吧。 许多人都有社交恐惧症,也认为问题来源于自身。其实真正的原因如史铁生讲的:“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基于此,许多人酷爱独处,独处乃一种能力和美德。P32-35 序言 每天早上,妻子上班,我跟她一起起来。妻子出门后,我“每日相同”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某年除夕,看到杜甫的一首诗《客至》,读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两句时,突然兴之所至,现在想起来确属冒犯:我将诗圣的这两句诗,分别去掉两个字,无限兴奋地动手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迎新春——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还不忘写个横批:季节之旅。仿佛即便每日囚居家里,也要让自己展开如同季节一样的旅行;也期盼有人踩着季节的节拍敲开我的房门。 可是,即便改了诗句、写了对联,一年到头依旧还是门房寂静,无事发生。于是难免心生孤寂。忽又想,杜甫写这首诗时,心里也许也有孤独。正因孤寂,所以期盼!期盼好人好事,好风日。想到这儿,心就自然。每日里,也就跟随着日常生活的安静和寻常。只是,日子久了,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基于此,难免想要抒发和表达。以往借助音乐,音乐清明而流动;后来加以文字,文字隐秘而舒展。只是很多时候自己对要书写的东西毫无觉察、无所知晓,只是觉得“此时此刻”内心涌动,无法停息,唯有安坐下来,摊开本子拿起笔。然而,一切就绪后,仿佛是“笔”自己在寻路前行,它完全知道在哪儿停歇,在哪儿不语,在哪儿设伏,在哪儿迷失,又在哪儿终止。 所以跟音乐创作一样,文字写作对我来说,既是“无心”也是“有意”。好似是自己幸运,得到了一种神秘的赐予。等到一篇文章完成之后,才知道不仅仅只是涌动和表达,更多的是开启与释放。使得内心的多余、不堪得到清理;欲念、不安得以平静。如此一来,之前期盼的好人好事好风日,通过文字的书写,也就如约而至了。 写作,犹如带着一种笨拙的轻快,缓缓展开一场未知的旅行。旅行的意义,不只是抵达预设好的目的地,而是全身心投入旅程中的每一时刻。而途中的一草一木、一梦一歌,跟事先相约好了似的,引领着你前去不同的地方,使你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和写作一样,旅程的终点,往往也不是最初的设想。甚至,在行经过程中根本不记得原来还有什么设想!仿佛人生也是这样如真似幻,无法确定。就像作家张宗子说:“有时候,你以为的归宿,其实只是过渡;你以为的过渡,其实就是归宿。” 同上一本书《像艳遇一样忧伤》一样,这本书的写作,也是寻常生活里一次次由笔牵引的“旅行”和“找寻”。在这样的“旅行”和“找寻”中,我一次次地体会着幸福和快感、满足和轻快、舒畅和自由。当然,我也时常走出“门房寂静”来到“热闹凡俗”里。 凡俗的一切我都热爱。虽然我也同意《圣经》里说的:日光底下,并无新事。但对于很多世俗凡物我依旧有着冲动和新奇。吮吸拥抱之后,我与它们道别,有时也把它们带回家。 而当我从外面归来,看见门上的对联,有时我会冷不丁觉得自己是个外人:门内的这位老兄定是孤寂坏了,才会如此大胆改掉杜工部的诗句,以此召唤美好人事翩然而至。终于,这日有人敲响他的孤寂之门了。这,该多么令他雀跃欢欣啊! 或者,我实在不忍长此以往门内的寂静冷清,只有出此下策:把自己扮作两个人。这样一来,门口的对联终于就起到了作用,长久的期盼,终于有人应召而来,展开我们的季节之旅了!我乐于去想象、去体会一人分饰两角的寂寞与欢愉。 如此,我也就一时弄不明白究竟是哪个自己写下这些文章,而平淡无奇的现实就多了一份奇遇和梦幻的性质。“庄周梦蝶”、“柯勒律治之花”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有在亦真亦幻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心灵感受。 所以,不自觉地,我在旅行和写作的时候,也悄然地做起了梦。醒来,以为一切都是假的,却又感觉如此真切。想起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 晚上,妻子下班回家,我给她读白日写的文章。她问:今天是不是有谁来过? 钟立风 2012年2月16日写于“乌鸦旅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