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本书是第2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2卷汉书·后汉书彩图版)》。本书由龚书铎主编。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二十四史”,中国历史长河中数千年凝结威的丰碑,其卷帙之浩繁、史料之鸿富、记载之翔实、内容之渊博,早已饮誉中外,堪称世界文化史中的巅峰之作。“二十四史”,在那浩繁的卷帙中,尔虞我诈中彰显权谋,折冲樽俎中彰显风流,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修身齐家以建功立业。有江山的更迭,有王朝的兴替,有圣人的千秋教诲,有贤人的百代流芳,有英雄的风云际会,有美人的迟暮哀婉,有文人的妙笔生花,有墨客的丹青溢彩,有千年不泯的仁道,有万古常新的义气,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有矢志不渝的忠贞……这就是“二十四史”,这就是鲜活而真实的曾经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的活话剧!
当《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用平白晓畅的形式将这历史的面卷再度展开,我们不能不为之感慨,为之动容,为之心潮起伏……
本书是第2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2卷汉书·后汉书彩图版)》。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2卷汉书·后汉书彩图版)》中插配了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本书由龚书铎主编。
汉高祖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秦朝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字季。也有人说刘季是刘邦的小名。
古代帝王的出生,常伴有神秘的故事流传,刘邦也不例外。传说刘邦的母亲坐在湖边休息,梦见自己与一条大龙神交。当时,天色顷刻间一片阴暗,黑压压的,好像要塌下来一样。紧接着,诡异的风声也随之而来,令人心里直发毛。刘邦的父亲察觉到天色骤变,走出茅屋到湖边想唤回刘邦的母亲,不想却见到了更加惊悚的一幕:一条五爪巨龙正盘旋在刘邦母亲的上方,时而呼啸着吞云吐雾,时而俯卧在刘邦母亲的身上。四周火光四起,电闪雷鸣。没过多久,刘邦的母亲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并在十个月之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刘邦。
刘邦有着高高的鼻梁,漂亮的胡子,隆起的额头,左腿上还有72颗黑痣。他为人性情豁达,处事大度,有仁爱之心,不愿从事农业生产。
到了壮年时,他当上了泗水(今江苏沛县东)亭长,与官吏们都混得很熟。
刘邦贪杯好色,平日里常常到王老太、武大娘的酒馆赊酒喝,并时常醉卧不起。武大娘、王老太见刘邦身上常有怪异,刘邦每次来酒馆中饮酒,店里酒的销量就会增加好几倍。于是每到年终时,这两家酒馆就把刘邦欠酒钱的债券撕掉,不向他要债。
刘邦曾在成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行时的壮观场景,当时他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活在世上!”
【吕公嫁女】
在刘邦担任亭长期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为了避开仇家跑到沛县投靠县令,这在当时是一件热闹的事情。吕公学识渊博,喜欢给人看面相,是个有名望的人。他刚到沛县的时候,当地豪杰、官吏等名流纷纷上门送贺礼,想一睹吕公的风采。县中主吏萧何负责收宾客的礼金。为此,萧何还做了一个规定:贺礼以一千为界限。送一千以上的有资格坐在堂上,送一千以下的就只能坐在堂下。
刘邦向来轻视官吏们的这种做法,就在拜帖上写贺钱一万,实际不带一分钱。这个拜帖送到吕公手上,吕公看了大吃一惊,赶忙出来迎接贵客。
萧何见到吕公,附在他耳边轻轻说:“刘季这个人大话说得多,能办成的事情很少。”吕公打量了一下刘邦,觉得他的相貌属于大富大贵之人,便不听萧何的劝告,把刘邦请了进去,并且吩咐下人给他安排一个上座。刘邦坐在上座,神色自若。这一切,吕公都看在眼里。
酒宴结束后,吕公示意刘邦留下,并对他说:“我见过这么多人的面相,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希望你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我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嫁人,愿意嫁给你做妻子。”
对于吕公的提议,刘邦自然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不过吕公的妻子并不愿意,她对吕公说:“你常常说我们的女儿命好,会嫁给富贵人家。沛县令跟你关系这么好,向你提亲,你都不答应,现在怎么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吕公回答:“这不是你们女人能懂的事情。”
就这样,吕公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当时一无所有的刘邦。
【斩蟒起义】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上骊山。半路上,不少徒役都逃走了。刘邦知道徒役人数减少,押送的人肯定会受惩罚。当一行人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刘邦下令停下来饮酒。刘邦对徒役们说:“你们都去逃命吧。反正去骊山也是死,不去骊山也是死,不如逃走,可能还有一条生路。”他趁着夜色把所有徒役都放了。
当时,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非常激动,表示愿意跟随刘邦一块儿走。刘邦喝了几口烈酒,就决定连夜抄小路通过沼泽地。他派一个人先行探路,没一会儿,这个人就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前方有条大蟒蛇挡住了去路,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邦听后,愤怒地说:“大丈夫有什么好害怕的?不过是一条蛇而已!”说完,刘邦借着几分醉意上前,拔剑将大蟒蛇拦腰斩成两截。道路通了,刘邦带人继续往前走。
后面还没跟上来的士兵们刚走到斩蛇的地方,就看到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妇人哭得死去活来。士兵们问老妇人为什么哭得这样凄惨,老妇人说:“我的孩子是白帝的儿子,变化成蛇,在道路中间休息,没想到刚才被赤帝的儿子给杀了啊!”士兵们都以为老妇人是失心疯,故意耍着他们玩,就想让她吃点苦头,没想到老妇人却化成了云雾,消失了。
见到这个情景的士兵把老妇人的事情告诉了刘邦,刘邦心中暗暗高兴。没过多久,刘邦斩白帝之子的事在随行的人中传开。渐渐地,人们开始畏惧他,把他视为头领。为了逃避朝廷的追捕,刘邦率领部众躲在大泽之中。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刘邦在萧何、曹参、周勃等人的拥戴下,自立为沛公,带着流亡的人和沛县的百姓响应起义。
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聚集了八千余名精兵,加入到反秦暴政的行列。英布在鄱阳湖、彭越在巨野也纷纷响应起义。这些反秦起义队伍声势浩大,犹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P2-4
鲁迅先生曾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历史,无疑是我们国家和整个华夏民族的灵魂所在。从有文字以来,中国人就对历史的记述有着浓厚的兴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滥觞于前,孕育了中国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历史记述制度,不仅“世有史官”,而且设立专门的著史机构;除了国家专门组织的著史工作之外,大量的私人著史活动也是风起云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念并在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从而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文化思潮,影响深远。
在这样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几千年来,中国产生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为了有所区别,于是产生了“正史”和“野史”之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就正史而言,“二十四史”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作为正史总集的“二十四史”是中国史学主干,由清乾隆帝钦定后,正史遂成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称。它从《史记》(司马迁著)至《明史》(张廷玉等著)共计24部、3243卷,约4000万字。“二十四史”的著作年代前后相差计1800年,是世界图书史上独有的巨著。
“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纪传体的形式,采取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的方式记事,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末年四千多年间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融合、兴旺的历史轨迹,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亡盏衰规律,翔实而细致地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内容以及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这一皇皇巨著,我们编撰出版了这部《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保持原书风貌,浓缩原著精华。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本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