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娃的花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季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夏娃在自己裸露的身体上挂上花环,无论那个自然而美丽的符号如何变化,女性对美的追求却是亘古不变的。

《夏娃的花环》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马季创作的《都市俏女郎的生态平衡术》、《不仅要抓住眼球,更要抓住内心》、《肖克凡:人与机器的历史错位》等作品。

内容推荐

《夏娃的花环》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夏娃的花环》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目录

第一辑 京城文化

北京的楼与墙

诗意朦胧的京城水域

怀柔山涧的动静之趣

红楼梦幻大观园

京城胡同里的文化风景

京城“书市”风景线

“瑜伽”的姿态

“温暖”的白雪世界

在三里屯泡吧

“新北京”将会有多大

第二辑 品尝生活

岁月的火种

自我放逐与自我救赎

我欠母校两块玻璃

长春的茶馆

长春美食

城市客厅

北国春城的诗意生活

互联网,实现平民文学梦

都市俏女郎的生态平衡术

第三辑 边走边读

人生的轻盈与沉重

像婴儿那么干净

看云的孩子长大了,一切才开始

群体性写作与出版的新型模式

社会特性的深层次显现

不仅要抓住眼球,更要抓住内心

永不阻隔的精神对话

趣味与实用兼容的轻阅读时代

文学阅读:三分天下,别有洞天

复杂性与纯粹性:文学阅读的二元组合

文学的魅力与青春相伴

文学虚构使生活产生意义

什么畅销书能弥合阅读断层

当小说成为教科书

第四辑 作家现场

叶广芩:从采桑子到青木川

范小青:真情与温暖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黄蓓佳:每一部书都是一段生命

储福金:倾听黑白的撞击之声

李佩甫:物质时代的精神守望

肖克凡:人与机器的历史错位

毕淑敏:探究生命的使者

胡冬林:宏伟的生命故事

王川:向一代大师致敬

徐坤:心灵尺度高于现实尺度

范稳:与“大地”间的习与悟

关仁山:从传统道德习俗中开掘新的生活

第五辑 文化视野

夏娃的花环

现代情色文学之父:皮埃特罗·阿雷提诺

欧洲自由精神的坐标:卡萨诺瓦

梨花依旧,佳人楼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神秘隐喻的花神:乔治亚一欧姬芙

优美与癫狂的女性号角:阿奈丝·宁

焦虑: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突围

第六辑 社会万象

写作的困境与批评的焦虑

真实的世界与开放的思维

小说与影视的几种关系模式

商业时代的文化重塑

票号:中国金融业的重要链条

大车店:黑土地商业变迁的见证者

用心灵才能听到的民谣

反思全人类的巨大灾难

试读章节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人们对古代建筑的怀念愈来愈强烈了。往低处说,它是城市的旅游资源;往高处论,它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对于建国后北京古代建筑存留的风风雨雨,陈年往事,人们始终记着一个人——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先生曾经在《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中写道:我们要记着,从前历史上易朝换代是一个统治者代替了另一个统治者,但一切主要的生产技术及文明的、艺术的创造,却总是从人民手中出来的;为生活便利和安心工作的城市工程也不是例外。简略说来,1234年元人的统治阶级灭了金人的统治阶级之后,焚毁了比今天北京小得多的中都。(在今,城西南)。到1267年,元世祖以中都东北郊琼华岛离宫(今北海)为他威权统治的基础核心,古今最美的皇宫之一,外面四围另筑了一周规模极大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城;现在内城的东西两面就仍然是元代旧的城墙部位,北面在现在的北面城墙之北五里之处(土城至今尚存)、,南面则在今长安街线上。当时城的东南角就是现在尚存的、郭守敬所创建的观象台地点。那时所要的是强调皇宫的威仪,“面朝背市”的制度,即宫在南端,市在宫的北面的布局。当时运河以什刹海为终点,所以商业中心,即“市”的位置,便在钟鼓楼一带。

这些论证产生于五十年代,当时有很多声音表示赞同拆除那些“封建社会统治者保卫他们的势力的遗迹”。梁先生作为学者当然是有自己的观点的,只不过他的观点没有被政府部门视为金玉良言。梁先生的论证方式很儒雅,言辞及其平易,并无疾呼的口吻,却是严肃而诚恳的。他有知识分子的良知,却无官员的权力,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当然,有关部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以梁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建议,保留了一批古代建筑,其中包括本文涉及的古楼和其他建筑。半个世纪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北京,因为这些历史遗存,赢得了世人赞叹的.目光,并得到世界各民族的尊敬。

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上毗邻而居的鼓楼和钟楼,是元明清三代发出“北京时间”的地方。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一前一后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的景山遥相呼应,显示出帝都的非凡气势。

鼓楼始建于元代,名为齐政楼,后毁于战火。明朝永乐十八年重建鼓楼,到清朝顺治十一年,毁得仅剩台基。鼓楼现存规模,是嘉庆年问和光绪年间两度重修的结果。鼓楼通高46.7米,坐落在高4米的砖砌台基上,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鼓楼内部通体彩画,金碧辉煌。二层原本置宋代的铜壶滴漏和铙神,用来报时,但在清初遗失。清代起改用时辰香定更次,并设主更鼓一面和群鼓二十四面报时,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面对大厅正中摆放的堪称鼓中之王的一面红底黄色盘龙大鼓,你马上会产生一种很特殊的心理感应,耳根有些紧缩,似乎它随时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那似乎又不只是鼓的声音,而是一个民族久远的呼喊……根据古代都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鼓楼正处在皇城之后,而且附近多有权贵宅第,不远处的积水潭和什刹海也都是商贾云集之所,因此带动了鼓楼前商业的发展。直到王府井、西单等商业街兴起后,这里才逐渐衰落。1949年后,鼓楼商业街重新繁荣,在保留老字号的同时,又新开了许多商店、饭店和风味小吃店,成为北京城北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

钟楼原是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后来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成为钟楼,不久后再次被毁。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重建,两年后竣工。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通高47.95米。这座建筑能够保存下来,应该说是北京城的幸运。民国时期,它一度被改为电影放映院,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京防空指挥部的办公场所。1976年唐山大地震险些令它再度“沧桑”,直到80年代初投资修葺,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钟楼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铜钟一口。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它的钟声悠远绵长,圆润洪亮,在过去北京城尚无高大建筑的时代,可以传播数十里远。铸钟在中国古代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尤其铸造京都的“报时钟”,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大事。有个凄凉的民间传说,记载了发生在钟楼后面铸钟工厂里的故事:宫廷传来圣旨,限钟匠在规定之日将大钟铸造出来,可是眼看期限将至,大钟的铸成还遥遥无期,情急之下,钟匠的女儿效仿干将莫邪跳入了火炉,钟匠来不及救女儿,只抢救出一只绣花鞋,此后,每逢敲钟的时候,钟神便发出“锵锵”之音,很像女儿前来索要鞋子……

根据明清规制,钟鼓楼每天两次鸣钟,寅时的称为“亮更”,戌时的称为“定更”。戌时开始在每个更次击鼓,直到次日寅时。这被称作“晨钟暮鼓”。1924年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钟鼓楼也不再用来报时。2001年岁末开始,为庆祝新年,重新鸣响大钟和更鼓。红色的鼓楼和绿色的钟楼,有“红男绿女”之说,也算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阴阳相生的理论。如今,钟鼓之声虽少闻于耳,晨钟暮鼓的思古之幽情仍在国人的心中回荡。

当游人们从八达岭长城乘兴而归,途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再往南走,过了马甸桥,雄伟的德胜门箭楼便遥遥在望。这是一条历史的轨迹,今天的游人们途经的正是一条中国古代京城的防卫线。位于八达岭高速公路南端终点的德胜门箭楼,是守候明清两代王朝心脏的战斗堡垒,历经无数战事,却雄风依旧,像一位威风凛凛、忠于职守的将军,巍巍矗立在北二环西段,遥望远方。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