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低廉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力武器,也是形成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长期维持的低工资局面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我国在短短三十年中能够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极为重要的支撑条件。但低工资在有助于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负面效应,也会从有利因素转化为制约因素,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杨军生所著的《“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转型》系统研究了工资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着重阐述了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低工资的负面影响,选题角度新颖,论述充分有力,观点独到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杨军生所著的《“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转型》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低劳动力成本(对厂商表现为低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表现为低工资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研究中国工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低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转型》认为,在中国工业化达到较高程度、社会供给不足已经基本消失的情况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工资)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和低劳动力成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加强的关系,笔者将之概括为“低工资陷阱”。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