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波和女儿好妹合著《女儿,我无法停止爱你》是一本献给天底下所有母亲的书,言语诚恳、思想深邃,告诉家规与常识,教给信念和勇敢;这是一份送给天底下所有女儿的幸运礼,精灵可爱、朴拙如玉,携上天之美意,显聪慧与灵性……
《女儿,我无法停止爱你》,只因为——母亲和女儿,她们互赠彼此,诞生于爱成长于爱;女儿和母亲,她们相对而言,改变彼此珍惜彼此。
7年,在给女儿记录和书写的过程中,陈小波完成了返回自己的一次次内心之旅。她想用自己的道路告诉年幼的女儿:“生活苍茫,不学仇恨学感恩,不学腹诽学宽容……辽阔一点,清澈一点,卑微一点,拥有一颗恒常不变的心。”
2011年这个寒冷又温暖的圣诞节,陈小波和女儿好妹合著的图文书《女儿,我无法停止爱你》温情推出。
这是一封母亲写给女儿的情书,女儿长了7岁,母亲写了7年。这是一册图文并茂的精致小书,女儿画了7年,母亲珍藏7年。7年中,在给女儿记录和书写的过程中,陈小波完成了返回自己的一次次内心之旅。一同收录在书中的,还有女儿的多幅画作。
这本《女儿,我无法停止爱你》适合枕边阅读的小书,将带着亲情与你邂逅,安静的夜晚,能真切地听到她们的呢喃与对话。
关于阅读
女儿,妈妈小时候没有书看,那年月很多人家里温饱都不能解决。
我们家里没有书——那时候全中国都没什么书。好喜欢小人书,但几分钱一本我们都买不起。仅有的几本《小朋友》画册我们都翻烂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全背会了——后来我再没看过那么好看的少儿画册了。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琴姨妈,箱子里有几本小人书。那箱子整天锁着,她自己去丈子头插队。箱子被我们视为百宝箱:里面有漂亮的手绢、糖纸、小玻璃球、小人书,我们成天盼着她回来把箱子打开,并渴望着她能送我们点什么。
后来,我们自己有了几本字书。记得有一个故事,讲几个小朋友间为参加一个晚会借衣服的事。里面有个聪明但小气、小心眼的女孩,还有一个大方、和同学总能友好相处的女孩。那个故事我看了几十遍吧,一辈子忘不了。
后来再长大一点,家里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苦菜花》《林海雪原》,被我们都翻烂了,没头没尾——现在谁家还有那么烂的书啊——就那样还看啊、看啊,恨不得把每个字吞到肚子里。
波、荔、莱天生都爱书。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大书柜以至书屋。可是生命的前十几二十年,我们愣是没书读。那么长的时间没有书读,你能体会是什么滋味吗?看到这春天北京的风沙了吗?没有书的日子,我们的心就像是被这样的风沙蒙住了。
那时家里虽然没书,印象中我的外婆却老在读东西。她读的也许是外公从政协拿回来的一张《参考消息》,也许是一本发黄的文史资料。她读得极慢,读的时候没什么声息。一个老妇人在安静的午后,坐在家徒四壁的屋子里阅读时的剪影,现在成了我还能怀念起的一个场景。
十几岁到文工团拉琴,我才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唐诗》《宋词》《悲惨世界》《九三年》《约翰·克利斯朵夫》《复活》《红楼梦》……荔和我在一个文工团,她老看书练字,因此我还和她生气,嫌她不练琴。她那时就比我读的书多,虽然她五年级就去文工团拉琴了,可后来我上大学中文系时,还总让她给我写书单。她前几天从美国打电话来,还给我推荐一本中医书。
进了大学就可以疯读书了。禁锢了太久,刚刚开放,文学杂志一下子多了,我每次能从汪洋大海中一下感知哪篇是上品。不过,大学花在谈恋爱上的时间太多了,现在想想实在意思不大。、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自己买书,也开始一天不落地阅读——虽然有时候只读几行。但成了条件反射,不读那几行,这一天就和没过似的。阅读于我,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一样必需。
我给朋友的礼物大多是书。这几年送的最多的是《圣经》《西藏生死之书》《沉思录》《瓦尔登湖》《黄帝内经》《陈丹青音乐笔记》《提奥给凡‘高的信》《西方正典》以及博尔赫斯和苏珊·桑塔格的书,E·B怀特的书……我也几乎每个星期都能得到从朋友那里来的书。
连女朋友生孩子,我送给新生儿的礼物也一定是有好看插图的《唐诗》《宋词》《红楼梦》。新妈妈大叫:“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看懂啊?”“你看的啊!”
我到人家里做客,先看书架。我会从书架上的书来判断,我和主人能做什么程度的朋友。到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家玩,看到他家没有书架或者书架上摆的一些不怎么样的书,回来后我连和他不来往的心思都会有了。
我最喜欢的装修理念是欧洲人的理念:每个房间包括厕所都有书架。我多爱亚平、棉布、画儿、李媚家的书架!我难忘沈阳大舅、拉萨贺中、贵阳房方、香港阿炳、成都李杰、中旬洛桑、北京树才和木子家的书架!每次在朋友家逗留时间长短多半取决于书架。
女儿,阅读是件美妙的事。阅读能让你远离喧嚣、远离伤害,使你知晓好歹、明辨是非;阅读能让你和纷乱的现实有短暂分离;阅读能让我们的生命拥有尊严,让我们的灵性不断增长;
女儿,要永远向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致敬啊!向托尔斯泰、雨果致敬啊!向海明威、茨威格致敬啊!向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佩索阿致敬啊!向伍尔芙、杜拉斯、苏珊·桑塔格致敬啊!和他们书里的那些人做朋友吧;
女儿,阅读能让人的面孔变得柔和、好看;阅读还会让你的身体变得松软、湿润、有弹性。你注意看妈妈那些读书的女友——韩静、亚平、棉布、李媚、小豆、常晶、新耘、江梅、刘素、向飞、呼为、谢鸣的妻、潇潇她妈、画儿、阿炳、阿梅、赤桦、谷丹、月怡、谱庄……你再注意,那些外表和心里都硬邦邦的女人大都是不爱阅读的人。妈妈的一个读书读疯了的朋友吴玉仑特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女人最后的化妆品!”
女儿,把那些爱阅读的人当成天然的友人吧。读书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俗气的那一群人。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书,他能坏到哪儿去呢?
女儿,妈妈最高兴的是能给你留下那么多的书。那些书后边还有妈妈随手给你写下的很多字儿,它们能陪伴你将来的生命,这让我心里踏实。当然,只要有可能,许多书妈妈是要和你一起读的。
女儿,给文字鞠躬!
女儿,读书前洗手!P6-8
一
2004年10月,女儿来到我的生命里。她的到来完全改变了我。她陪我走的是一段温暖路途,给我上的是一堂堂爱的课程,平常的日子因为有她变得趣味横生。我把她的到来看做我另一个生命的起点。
我从未持续关注过这样一个明明白白又深不可测的灵魂,我从未如此放肆地抵达这样一个幽深美妙之处,抚摸她,爱她。面对女儿自然之花的直接开放,我不可能对她星星闪烁一样的话语无动于衷。“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多年后,我怕那些美好细节、秘密快乐遍寻不见;多年后,我想让女儿在这里看到她安然无恙、万人疼爱的童年,看到她带给妈妈的感动时刻。于是,给女儿写信,真切地听和记录她的话语,成了我在这几年沉迷的一件事情,我把它看得和我其他工作一样重要。
二
其实,她到现在都认识不了几个字,我给她写信纯粹是因为我想写。我借给女儿书写,实则完成的是返回自己内心之旅。我想用自己的道路告诉她:生活苍茫,不学仇恨学感恩,不学腹诽学宽容。我想让她知晓最基本的善恶,辽阔一点,清澈一点,卑微一点,并拥有一颗恒常不变的心。
命运把她带到这个让人不安的世界,我有义务用这辈子所有的岁月去爱她;命运让我们互赠彼此,这已足够感天动地。每件事物不完美,每个人更不会完美,只是相对而言,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合适你,更让你觉得可心而已。我的女儿,就是那个可我心的人儿。我为她做什么,都不觉过分。
三
每个人都是传奇。生活的法则之一就是能够并且必须向每一个人学习。女儿恰恰是我一生要学习的人。英国18世纪诗人华兹华斯说:“子为人父”。七年来,我深深体会女儿的纯良、深邃足够作为我的榜样与镜子,她甚至可以常常拨正我生命的航船。
葡萄牙小职员佩索阿一生不停顿写作,他说:‘锐实话,我们在自己生产的作品里没有放置任何价值的概念;说实话,我们生产作品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我们这样做并不像囚犯靠结草来分散一下对命运的注意力,而是像一个女孩绣上一个枕头套子以自娱,如此而已。”
这也正是我书写的意义。
陈小波
2011年lO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