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选取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民俗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著作,在原有专著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而成。
《民俗文化综论》是《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第七卷,分为民俗篇、民艺篇和民族篇三部分,是若干论题的综合研究论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俗文化综论(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乌丙安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选取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民俗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著作,在原有专著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而成。 《民俗文化综论》是《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第七卷,分为民俗篇、民艺篇和民族篇三部分,是若干论题的综合研究论述。 目录 民俗篇 第一章 生态民俗的新视角/1 一、关于生态民俗/1 二、有关动物生态的民俗/2 三、有关植物生态的民俗/4 四、关于自然周期形成的生态民俗/6 五、关于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7 第二章 对中国北方麦黍文化的论证/10 一、从中国古代产食分布看麦黍文化/11 二、从中国古代俗制的某些创立看麦黍文化/12 三、从中国古代稷神信仰看麦黍文化/13 四、从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看麦黍文化/15 五、从沿袭至今的食俗看麦黍文化/16 第三章 关于区域文化的思考/20 一、“区域文化”是富于弹性的地缘化概念/21 二、小区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大文化传统中的小传统/22 三、区域文化是原生文明与次生文明结合的产物/23 四、区域文化中城乡民俗文化的双向交流/24 五、城市区域文化的都市化过程及其特点/26 六、关于“都市风”/28 第四章 民俗文化观念/31 一、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民俗压力”/31 二、从“冷烫”与“干洗”小议我国民俗观念/34 三、中国占卜习俗与传统价值观研究/39 四、端午节民俗的原形态/47 第五章 比较民俗学的新课题/51 一、比较民俗学的新认识/51 二、中日民间习俗的比较研究/56 第六章 国际民俗学发展的一些新趋向/62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物的保护/62 二、民俗博物馆的全面发展/63 三、民俗文化村的兴建/64 四、民俗研究与出版的新潮/64 五、中国民俗学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位置/66 第七章 中国民俗学跨世纪展望/68 一、中国民俗文化正面临剧变/70 二、中国民俗学的跨世纪任务/71 三、中国民俗学的学科意识/75 四、民俗学基础理论的建立/76 五、现有民俗博物馆的发展与提高/79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82 民族篇 第一章 满族发祥的摇篮——新宾满族家族民俗背景探查/90 一、新宾满族家族居住地的探访/91 二、新宾满族家族的“八旗”归属/96 三、新宾满族家族族谱的建立/103 第二章 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通婚习俗/112 一、辽、金时代的民族通婚/113 二、后金、清王朝的民族通婚/117 三、“旗民不结亲”“满汉不通婚”风俗的演变/126 四、各民族之间通婚的古老禁忌/129 第三章 中国北方民族萨满信仰的萨满/133 一、萨满的队伍和分工/133 二、萨满的诞生和继承/144 第四章 萨满信仰的亡灵世界/156 一、亡灵的去处/157 二、亡灵的统治者/161 三、亡灵与丧葬/165 四、亡灵祭/171 第五章 满族兴起时期的天灵观/177 一、天 兆/178 二、祭天/185 三、对天立誓/189 第六章 朝鲜巫俗与满蒙巫俗的比较研究/194 一、朝鲜巫俗史与满蒙巫俗史的参照/194 二、朝鲜巫俗与满蒙巫俗的现状比较/199 第七章 壮侗民俗研究鉴赏/206 一、古越民俗编织的一幅“壮锦”——《壮族风情录》鉴赏/206 二、踏上风雨桥亭石板路——《侗乡风情录》鉴赏/210 民艺篇 第一章 增强民间文艺的精品意识和保护意识/217 一、关于民间文艺的精品意识/217 二、关于民间文艺的保护意识/221 第二章 民间文艺的分类系统/226 一、神话、传说和故事的分类问题/229 二、叙事诗和歌谣的分类问题/232 第三章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血缘关系/237 一、民间文学是哺育伟大作家童年成长的教材/237 二、民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儿童文学范本/240 三、儿童文学应继承民间文学优秀传统/243 第四章 神话系统/252 一、人类最早的系统思想——神话/252 二、神话系统的思维方式——联想/255 三、检验神话系统的主要手段——原始巫术、祭仪/258 四、神话时代的终结/259 第五章 洪水神话中的婚姻观/261 一、洪水神话中的“兄妹婚”类型/263 二、关于血缘婚姻观的论争/271 三、关于非血缘婚姻观的论证/272 第六章 满族神话探索/276 一、满族原始神话之谜/276 二、多层的天和地/277 三、大地的支撑者——鱼/280 四、巨大的世界树/285 第七章 传说学论析/288 一、传说学的概念/288 二、传说内容的特定成分/291 三、传说讲述形式的特征/294 四、传说的讲述目的/295 五、传说积层的构成/297 第八章 古传说研究/300 一、氏族祖先传说/300 二、楚文化摇篮中的古传说群/306 第九章 中国风物传说圈/317 一、从民族传说群看风物传说圈/319 二、从历史人物传说群看风物传说圈/328 三、从宗教信仰传说群看风物传说圈/343 第十章 民间故事传承人/357 一、一条科学的搜集工作经验/357 二、一个成功的范例/360 三、可供借鉴的国际先例/363 四、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民俗特征/367 五、《金德顺故事集》鉴赏/371 六、《满族三老人故事集》鉴赏/376 七、耿村故事冢传承/381 第十一章 藏族故事《斑竹姑娘》和日本《竹取物语》故事原型研究/385 一、《竹取》故事的诞生/386 二、《竹取》学的年代研究/388 三、《竹取》学的作者研究/391 四、《竹取》故事素材原型研究/393 五、《竹取》学的研究历程/396 六、《竹取》的民俗学研究/401 七、《竹取》故事与藏族《斑竹姑娘》故事同祖型研究/405 第十二章 哈萨克情歌鉴赏/409 一、情歌类型/409 二、形象构成/411 三、深层意境/414 四、激情倾诉/416 第十三章 戏曲古源辨/421 一、关于原始歌舞的几个问题/421 二、关于殷周时歌舞与史诗的问题/424 三、关于春秋、战国时戏曲的问题/427 四、关于“优戏”的问题/431 第十四章 民间小戏浅论/434 一、民间小戏的起源与发展/434 二、民间小戏的内容与思想/440 三、民间小戏的艺术特点/44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