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培养那么多的领导者?许多人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深信领导者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的。其实,他们彻底错了。”本书作者约翰·加德纳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他指出,领导力的实现取决于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部经典著作里,作者系统地诠释了领导力的本质、领导者的任务、领导者的特征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成就更多更好的领导者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全书行文朴素,观点鲜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领导力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美)约翰·加德纳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培养那么多的领导者?许多人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深信领导者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的。其实,他们彻底错了。”本书作者约翰·加德纳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他指出,领导力的实现取决于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部经典著作里,作者系统地诠释了领导力的本质、领导者的任务、领导者的特征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成就更多更好的领导者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全书行文朴素,观点鲜明。 内容推荐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领导者?人口总数的1%。我们怎样才能培养那么多的领导者?许多人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深信领导者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的。其实,他们彻底错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前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约翰·加德纳指出,传统的有关领导力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肤浅的,甚至是谬误的,它带给我们的只有一而再的失望;而领导力的实现超越自身的限制,取决于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 约翰·加德纳从艾森豪威尔时代就步入美国白宫,先后为五届总统担任参谋等要职,亲身体验了上至总统下至海军中士的领导艺术,他对“领导”二字的理解更为全面、透彻而精准,几乎无人可及。在这部经典著作里,加德纳系统地诠释了领导力的本质、领导者的任务、领导者的特征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成就更多更好的领导者这一社会热点话题。 加德纳秉承其行文朴素的风格,不加渲染地将他的睿智呈现给所有“未来的领导者”,所有“创造未来的人”。本书堪称是关于领导力最朴素无华而又最精辟透彻的经典之作,所有想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已然成为领导者的社会精英都将从本书中获得无比的动力和信心。 目录 序言XI 导言XV 第一章 领导力的本质 “能力精英”4 领导型管理者5 “理想化”的领导者培养模式7 时势造英雄7 社会环境9 评判领导力的多维因素10 释放活力和动力11 领导力的制度化12 第二章 领导者的任务 确定目标15 创建价值观16 激发动机18 改善管理能力18 寻求统一性20 解释21 发挥象征作用22 树立榜样23 革新24 第三章 领导力的核心:领导与下属的相互影响 下属的作用29 上下级关系的控制31 “我听你说”32 领导力的心理分析33 多级对话34 感知与现实36 塑造者与被塑造者36 “我的选民们,你们都需要什么”37 赢得信任39 超凡领导力40 提升员工41 第四章 领导者的社会背景 天时地利的环境45 “强烈的需求呼唤卓越的领导”46 健全的组织结构48 机构的“游戏法则”48 出人意料的杜鲁门49 善于等待50 与革新共存50 大企业集团的管理天才51 高效的中层领导52 民权运动领袖53 第五章 领导者的特质 十四项特质57 幻想与现实63 第六章 领导者的权力 权力的交换69 权力的来源70 权力的使用75 第七章 领导者的道德标准 叛逆者81 符合伦理标准的领导者85 “年长的兄弟”85 第八章 大型组织中的领导者 企业中的新趋势98 大型企业的问题98 行业综合征100 有效的交流101 权力的传播103 领导者的优势106 第九章 权力分歧与共同利益 领导力金字塔111 共同利益114 领导者的级别差异价值116 应对多元化挑战117 第十章 大融合 政府与私营部门121 网络人脉122 解决争端123 缔造联盟125 领导者的政治情结128 第十一章 社区 传统的社区135 社区的构成136 领导者的基本技能139 第十二章 革新 成熟健全的组织机构144 顽固不化的冥思147 革新的进程148 领导者自勺个人革新153 文化的革新者157 领导者的态度157 第十三章 领导任务的分散 领导的存在是否必要161 领导者的重要性164 选民的角色165 隐性的支持者166 参与形式168 领导职能的分派171 为权力负责174 第十四章 领导力的发展:初期阶段 领导力的发展障碍182 领导力的培养185 第十五章 领导力的发展:终身的任务 选拔和招募197 在职培训199 女性领导者204 寻找领导者207 第十六章 动机 领导者是激励者211 个人需要212 个体与团体相互依存214 领导者的角色218 第十七章 人类潜能的发挥 对未来的态度224 行动的意愿227 致谢231 试读章节 出人意料的杜鲁门 一个古老的说法是,意外往往可以让人们展示出那些潜藏的力量。这种说法淋漓尽致地发生在了杜鲁门的身上。历史环境给了这个很有潜力的领导者一个完美的挑战,但是如果是一个来自于密苏里州的普通人,他能迎接这个挑战吗? 按一般标准衡量,杜鲁门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他出生于农家,早期是一个不成功的服饰经销商,而后成为美国参议院最受尊敬的一员。但是,这些离成为历史伟人还有很大的距离。当罗斯福总统的离世使杜鲁门成为国家首脑时,按照后来《纽约时报》的话来说,他“没有经验,没有知识,没有威望”。 在1952年,杜鲁门总统任职的最后一年,丘吉尔向他谈起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上,他们第一次会晤的情景时说:“我必须承认,总统先生,我当时很不尊重你,很厌恶你接替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位置。我绝对错误地评判了你。从那时起,在拯救西方文明方面,你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好。” 让·莫奈指出了杜鲁门的主要特质之一:“决策的能力……在需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他从不犹豫。”这些决策包括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以及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切军务。当然,这一些并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决策能力,同样也是由于他良好的判断力。如果他的决策带来的是不好的结果,那么我们也不会对此加以赞赏。 善于等待 当代世界的性质给领导者带来了某些限制,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体制之间与日俱增的相互依赖性和独立自主国家对此不愿承认的事实。然而,正是在这种令人沮丧的环境中,让·莫奈的独特才能得到了发挥。 莫奈出生于法国科纳克的一个白兰地酒制造商家庭,他一生中有50多年都致力于重要的国际合作活动,其事业的顶峰就是设计和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和欧洲共和体(即现今的欧共体)。他眼界开阔,具有洞察问题实质的惊人能力。在政府内外,他善于招揽当时许多有才华的、强大的个体形成同盟。 莫奈看上去似乎不需要太大权力、荣誉或者地位。他不追求高级的官员职位,他不擅长在公众面前表述观点,然而在私底下他的清晰、耐心、目的明确以及获得信任的能力使他成为了伟大的倡导者和杰出的谈判者。他了解孰轻孰重,并且始终关注重大问题。他曾经这样写道:“我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只是坚持不懈。我可以为了一个适当的时机等待很长时间。在科纳克,人们都很擅长于等待,因为这是产出上等白兰地的唯一方法。” 与革新共存 另一个有关社会背景和个人特质共同塑造领导才能的例子就是英迪拉·甘地。家庭血统和历史事件创造了她事业的舞台,但是她的个人特质又增加了戏剧性的元素。 她的全部生活和事业都与印度争取独立联系在一起。她的父母以及爷爷都是争取独立运动中的活跃分子。3岁的时候,她就用自己的玩具模拟游行示威。一个拜访者来到她家门前询问其父母时,得到的旧答是:“很抱歉,爸爸和妈妈在监狱里。”12岁的时候,她组织了一个儿童组织,越过英国岗哨,偷取信息。大学毕业后,她成为国大党的积极分子,有一次她因为领导反英游行示威而被关进监狱一年多。 当她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成为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时,她成为了他的政务主管和值得信赖的顾问。在42岁时她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当政党元老选举她为总理时,他们相信她的前途无量。她证明了自己不仅意志坚强而且在政治上深得人心。她的事业充满波折,胜利和挫折交替不断,直至1984年她遭遇刺杀。不管她的政策准则是什么,她都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领袖。 有些人或许会说是历史环境给了她机会,是家庭背景教她如何扮演这个角色。然而,最终还是她自己内在的能力使她成为20多年来印度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 大企业集团的管理天才 20世纪初,现代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它们为领导力提供了新颖且富有挑战性的发展背景,随之而来的是令人兴奋的机会和相当大的风险。在这种新背景下涌现出了两位最具天才的领导人:艾尔弗雷德·斯隆和西奥多·维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福特汽车公司控制着美国的汽车行业。后来,在斯隆的管理下,通用汽车公司超过福特,在汽车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斯隆认为企业集团是一个概念术语,他首创了一项被称为“分权经营”的政策,这项政策在实施上要比词义本身表达的意思复杂得多。斯隆认为大型企业中需要的是综合策略,可以在给予业务经理们充分的自由、责任和职权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总部指导。在当时,这项政策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 斯隆具备许多值得其他管理者学习的素质——过人的智慧、旺盛的精力、指挥家的风度、取胜的能力、对事业的忠诚……但是,他取胜的关键在于他可以比当时的其他企业家们更清楚地看到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潜力和责任。他看到了企业潜在的财力和统治市场的能力,同时他也看到大型企业存在的受抑制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动力和创造力。此时,出现一个对大型企业有充足想象力的人的时机成熟了,而这个人正是斯隆。 西奥多·维尔在1907年到1920年间担任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总裁。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垄断集团之一,贝尔电话电报公司是唯一一个在反托拉斯斗争中幸存下来的公司,而这要全部归功于维尔的英明领导。 他采取的管理方法与他那个时代其他的资本家的理论相悖。他信奉推行规章制度,提出“规章制度必须有效、公正、被大众所接受、稳定不变”。最后他成立了公众监督委员会,并且让联营公司的经理们都帮助进行监督,以使规章制度的执行更加有效。“所有的公共事业都依赖于……公众愿望和支持。” 像彼得·德鲁克说的那样,维尔认为要使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继续作为私人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比其他所有的公共事业公司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他认为“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所有业务都要涉及和满足大众的要求”。 在维尔早期负责美国邮政公司铁路业务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在组织上的敏锐目光和在管理上的非凡才能,但是他最惊人的领导特质是他的广阔视野。在现实的条件下,他看到了公司完全不同的两个前途。他了解政治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理解政府的反托拉斯运动是敌对一方压力的结果。 维尔的才能不仅仅表现在制定规章制度上,在当时其他的美国企业都毫无察觉的时候,他就意识到科学技术研究可以带来很丰厚的盈利。公司里的其他职员当时都很难理解他为什么长期对贝尔实验室提供慷慨的支持,但是他却给这个声望显赫的研究中心奠定了经久不衰的基础。 P49-52 序言 我在三年前的精装版中曾指出,当今大多数领导者是通过庞大的组织体系来实现其目标的。我还指出,如果领导者不深入到整个体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当中,这样的体系就不能有效地运作。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中,必须拥有能够充当领导角色并使其所在体系发挥作用的人,拥有能将整体规划贯彻到基层的人,拥有敢于向上级就新政策提出建言甚至提出相左意见的人。 令人兴奋的是,现在企业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这种认识正在向政界延伸。更激动人心的是,美国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商界、政界、劳工界和非营利部门,已开始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彼此间精诚合作的必要。 一旦高层领导得到来自下级的支持,很多方面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仅仅凭借执法部门或国会的提议,美国现在包罗万象的环境立法就不能付诸实施,这是可以想到的事实。政府领导向来都是根据外界的发展动向来做出反应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伟大的民权立法就是一例——假如当时没有民权运动,那么也就不会有《民权法》的存在。 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无论领导者喜欢与否,他们都可以充分利用那些来自下级的支持。 对于现在的领导者来说,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众多的人已经脱离了他们熟知的文化、宗教和思想基础,而其余的人则对此基础并不了解。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世俗哲学派别不断地想从价值观上相互区分,而学者们更是着迷于价值体系间的分歧。但是,那些职责就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领导们总是在寻找能使协调运作成为可能的共同点。事实上,如果共同价值不复存在,要行使领导权力则毫无可能。所以,他们别无选择。 不幸的是,产生和孕育这种价值的土壤(家庭和社区)正在被现代生活的尘暴摧毁。我意识到在高层政策制定者中间“社区”是很少被讨论的议题,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事实上,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着变化。对重建社区的关注已成为一种美国全国性的现象。 对于领导者而言,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家庭和家庭外的学校、教会、工厂和邻里街坊恢复社区。这些地方是共同价值产生的地方,如果共同价值衰落的话,也首先是在这些地方衰落的。 “社区”这个词义的含混之处就在于它的整体概念,而我们对异教和极权主义的了解告诉我们,以往我们对整体的考虑太多了。为了防止整体性代替多样性,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多元文化与健康的异议并存的传缔,为了防止多样件破坏整体性,我们也必须拥有一套协调和融合争议的可行方法。当今没有一个放眼世界的领导者会质疑实现多样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结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目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 领导者总要面对冲突。当今世界各个角落所发生的激烈的民族冲突再一次告诉我们,仇恨的破坏性是无限的。古人应对相邻村落的仇恨和恐惧,就是一种“非我族类”的情绪所产生的冲动,这是根深蒂固的。 在一个充满生机的社区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往往是健康的。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冲突,而是防止其破坏程度的扩大并寻求一种和平的结果。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解决争端的办法,并且认为应该将这些办法通过世界上的各种教育机构进行传播。从美国国内和国际来看,我们必须具有解决冲突的系统计划,以消除两极分化,搭建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不幸的是,对许多美国人而言,他们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有所丧失,对于我们共同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的意识也有所淡薄了。评论家指责美国人只寻求短暂的满足,并指出长期目标的实现要求人们自觉抵制这种暂时的满足感。但是如果我们的人民构建不出长远的目标,要他们抵制这种暂时的满足感又有什么意义呢?近来美国一位政界候选人问我,如今一位领导者能为美国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把未来还给人民。” 当今的领导人熟知他们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愿景,但是这一愿景绝不是用一块麻布就能绘制出来的。我们今天的愿景深深地孕育于人类历史之中,建立在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之上。我们已为勾画这一愿景做好了准备。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索着这一愿景的方方面面,并为之努力着。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遥远的过去,我们建构愿景的材料就是人类的发奋精神。 美国的大部分愿景我们已经在很久之前就完成了,但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我们寻找的灯依然在闪烁。”当然,我们在实现理想的探索中曾失败过,迷茫过。但是这些伟大的理想——自由、平等、公正、人类潜能的发挥——依然召唤着我们。对于美国国内的问题和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责任,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期望,一定会实现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振兴”——一个我大约已写了30年的话题,最终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1992年的政治竞选中,“美国振兴”成了众多候选人的口号。但是,在他们高喊这个口号的时候,这个口号暗示着的只是一个一次性的转变。作为持续性的动力,领导者必须让大家明白,社会的变革不会是一次性的。人们不能只为共同的目标而狂热,领导者必须让人们对达到目标所要经受的挫折有所准备。而且他们必须明白,“目标”不是一个能让他们爬进吊床休息的终点,而是乇休止的振兴之旅中又一阶段的起点。不要祈求有一天我们会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来还会给我们制造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祈求继续拥有解决那些问题的自由吧。 这里,没有必要回顾那些我们目睹的震撼事件。对历史强加给我们的政策和规则的重新评估为那些富有创造力的领导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变革将至。一些事情已快结束,一些事情则刚刚开始。现在对美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我们有机会成为历史上一个新的角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