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刊刻足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清)曾国藩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在世时即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

《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刊刻足本)》是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足本。以时间顺序来编排。李鸿章做了权威译注,《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刊刻足本)》可以作为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

内容推荐

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完满乎?”

蒋介石在审订增补蔡锷所编的《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则说:“大清之所以中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者,盖非人才消长之故,而实德业隆替之征也……曾氏标榜道德,力体躬行,以一世之倡,其结果竞给变易风俗,挽回颓靡……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慢为人之师资矣。”

李鸿章曾感叹地说:“吾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卓绝一一世。”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书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由曾国藩编著。

目录

曾国藩家书卷之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岁

 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岁

 四月十七日

 五月十八日

 六月初七日

 六月二十九日

 八月初三日

 八月十七日

 八月十七日

 九月十五日

 十月十九日

 十一月十九日

 十二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岁

 正月初七日

 正月十八日

 二月二十四日

 三月十一日

 四月二十七日

 六月初十日

 七月初四日

 八月初一日

 八月十二日

 九月十七日

 九月十八日

 十月二十六日

 十月二十六日

 十一月十七日

 十一月十七日

 十二月二十日

 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岁

 正月十七日

 正月十七日

 二月十九日

 三月十九日

 三月二十三日

 四月二十日

 六月初六日

 六月初六日

 六月初六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二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岁

 正月二十五日

 正月二十六日

 二月十四日

 三月初十日

 三月初十日

 四月二十二日

 五月十二日

 五月十二日

 六月二十三日

 七月二十日

 八月二十九日

 八月二十九日

 九月十九日

 九月十九日

 十月二十一日

 十月二十一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

 十二月十四日

 十二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岁

 二月初一日

 三月初五日

 四月十五日

 四月十五日

 四月二十四日

 五月初五日

 五月二十九日

 六月十九日

 七月初一日

 七月十六日

 七月三十日

 八月二十一日

 九月十七日

 十月初一日

 十月二十九日

 十一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岁

 正月初三日

 二月十六日

 三月二十五日

 四月十六日

 五月十七日

 闰五月十五日

 七月初三日

 九月十九日

 十月十五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三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岁

 正月十七日

 正月十八日

 二月十二日

 三月初十日

 三月初十日

 六月十七日

 六月十七日

 六月十八日

 六月二十七日

 六月二十七日

 七月十八日

 七月十八日

 八月十八日

 九月初十日

 十月十五日

 十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

 正月二十一日

 四月十四日

 五月初十日

 五月初十日

 六月十七日

 七月二十日

 九月十二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二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岁

 正月初十日

 二月初六日

 二月初六日

 三月初一日

 三月二十一日

 三月二十一日

 四月十六日

 四月十六日

 五月十五日

 六月初一日

 六月十四日

 六月二十九日

 七月十五日

 九月二十一日

 十月初四日

 十一月初五日

 十二月初三日

道光三十年庚戌岁

 正月初九日

 三月三十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四

咸丰元年辛亥岁

 三月初四日

 三月十二日

 四月初三日

 五月十四日

 六月初一日

 七月初八日

 八月十三日

 八月十九日

 闰八月十二日

 九月初五日

 十月十二日

 十二月二十二日

咸丰二年壬子岁

 正月初九日

 七月二十六日

 八月初八日

 八月十二日

 八月十三日

 八月二十六日

 九月十八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二月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咸丰三年癸丑岁

 正月十二日

 十月初四日

咸丰四年甲寅岁

 三月二十五日

 三月二十五日

 四月初四日

 四月十四日

 四月十六日

 四月二十日

 四月二十一日

 五月初一日

 五月初四日

 五月初九日

 五月二十日

 六月初二日

 六月初四日

 六月初六日

 六月十二日

 六月十八日

 六月二十三日

 七月二十一日

 七月二十七日

 闰七月初二日

 闰七月初三日

 闰七月初九日

 闰七月十四日

 闰七月二十七日

 八月十一日

 九月十三日

 寄骆中丞节抄一段

 十月二十二日

 十一月初七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二十七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五

咸丰五年乙卯岁

 正月初二日

 正月十八日

 二月二十九日

 三月二十日

 三月二十六日

 四月初八日

 四月二十日

 四月二十五日

 五月二十六日

 六月十六日

 七月初八日

 八月十三日

 八月二十七日

 九月三十日

 十月十四日

 十月十九日

 十一月初四日

 十二月初一日

咸丰六年丙辰岁

 正月十八日

 二月初八日

 四月初八日

 七月二十七日

 八月十八日

 九月初十日

 九月初十日

 九月十七日

 十月初二日

 十月初二日

 十月初三日

 十月初六日

 十月初九日

 十月十三日

 十一月初五日

 十一月初七日

 十一月初七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

咸丰七年丁巳岁

 正月十五日

 正月十八日

 正月二十二日

 正月二十六日

 二月初三日

 九月二十二日

 十月初四日

 十月初十日

 十月十五日

 十月十六日

 十月二十七日

 十一月初五日

 十一月二十五日

 十二月初六日

 十二月十四日

 十二月二十一日

咸丰八年戊午岁

 正月初四日

 正月十一日

 正月十四日

 正月十九日

 正月二十九日

 二月初二日

 二月十四日

 二月十七日

 三月初六日

 三月十三日

 三月二十四日

 三月三十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六

咸丰八年戊午岁

 四月初九日

 四月十七日

 四月二十三日

 五月初五日

 五月初六日

 五月十六日

 五月三十日

 六月初四日

 六月十六日

 六月二十三日

 六月二十七日一

 七月初七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二十日

 七月二十八日

 八月初四日

 八月初六日

 八月十四日

 八月十七日

 八月二十二日

 八月二十二日夜

 八月二十七日

 八月二十九日

 九月二十八日一

 十月初三日

 十月十五日

 十一月十二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

 十二月初三日

 十二月十三日

 十二月十六日

 十二月二十日

咸丰九年己未岁

 正月初一日

 正月初八日

 正月十三日

 正月二十三日

 正月二十八日

 二月大祥前一日

 二月十三日

 二月二十三日夜

 三月初三日

 三月初八日

 三月十三日

 三月二十三日

 四月二十三日

 五月初三日

 五月初六日

 五月十三日

 五月二十四日早

 六月初四日

 六月初六日

 六月十八日

 六月三十日

 七月二十三日

 八月初五日

 八月十二日

 八月二十二日

 八月二十九日

 十月初四日

 十月十八日

 十一月初三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

咸丰十年庚申岁

 庚申正月初四日

 正月十四日

 正月二十八日

 二月初八日

 二月二十四日

 三月十九日

 三月二十四日

 闰三月初四日

 闰三月十四日

 闰三月二十九日

 四月初四日

 四月十四日

 四月二十四日

 四月二十九日

 五月初四日

 五月十四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七

咸丰十年庚申岁

 六月初十日

 六月十九日

 六月二十二日

 六月二十七日

 六月二十八日

 七月初三日

 七月初八日

 七月十二日

 七月十五日

 八月初七日

 九月初四日

 九月初七日

 九月十四日

 九月二十一日

 九月二十三日

 九月二十四日

 十月初四日

 仝 日

 十月初五日

 十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四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

 十二月初四日

 十二月十六日

 十二月二十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

咸丰十一年辛酉岁

 正月元旦

 正月初四日

 正月十四日

 正月二十一日

 正月二十八日

 二月初四日

 二月初七日

 二月二十二日

 二月二十四日

 二月二十六日

 二月二十九日

 三月初四日

 三月十四日

 三月十七日

 三月十九日

 三月二十一日

 三月二十二日

 三月二十四日

 三月二十八日

 三月三十日

 四月初三日

 四月初八日

 四月十二日

 四月十三日

 四月十五日

 四月二十一日

 四月二十四日

 四月二十四日

 四月二十六日

 五月初一日

 五月初四日

 五月初七日

 五月初九日

 五月十三日

 五月二十五日

 五月三十日

 六月初五日

 六月十二日

 六月十四日

 六月十七日

 六月二十三日

 六月二十九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十七日

 七月十九日

 七月二十四日

 八月初一日

 八月初四日

 九月初j日

 九月初六日

 九月初十日

 九月十二日

 九月十四日

 九月十七日

 九月二十三日

 九月二十五日

 九月二十六日

 十月初四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壬戌岁

 正月初四日

 正月十四日

 正月十八日

 二月初二日

 二月二十一日

 三月初三日

 三月初四日

 三月初八日

 三月二十四日

 三月二十七日

 三月二十九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八

同治元年壬戌岁

 四月初三日

 四月初四日

 四月初五日

 四月初六日

 四月初八日

 四月十一日

 四月十二日

 四月十四日

 四月二十二日

 四月二十四日

 四月二十五日

 四月二十八日

 五月初四日

 五月初七日

 五月初八日

 五月十五日

 五月二十日

 五月二十五日

 五月二十八日

 六月初二日

 六月初四日

 六月初八日

 六月初九日

 六月初十日

 六月十二日

 六月十四日

 六月二十日

 六月二十二日

 六月二十三日

 六月二十六日

 六月二十九日

 七月初一日

 七月初五日

 七月二十日

 七月二十四日

 七月二十五日

 七月二十八日

 八月初四日

 八月初七日

 八月二十一日

 闰八月初四日

 闰八月十六日

 闰八月十九日

 闰八月二十一日

 闰八月二十四日

 九月初一日

 九月初二日

 九月初三日

 九月初四日

 九月初四日

 九月初五日

 九月初七日

 九月初八日

 九月初九日

 九月初十日

 九月十一日

 九月十二日

 九月十三日

 九月十四日

 九月十五日

 九月十六日

 九月十七日

 九月十九日

 九月二十日

 九月二十一日

 九月二十四日

 九月二十四日

 九月二十五日

 九月二十六日

 九月二十八日

 九月二十九日

 九月三十日

 十月初一日

 十月初三日

 十月初五日

 十月初八日

 十月十二日

 十月十三日一

 十月十三日

 十月十四日

 十月十五日

 十月十六日

 十月十七日

 十月十九日

 十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三日

 十月二十四日

 十月二十五日

 十月二十七日

 十月二十八日

 十一月初一日

 十一月初四日

 十一月初六日

 十一月初八日

 十一月初九日

 十一月十一日

 十一月十八日

 十一月十九日

 十一月二十二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五日

 十一月二十六日

 十一月二十八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二月初一日

 十二月初二日

 十二月初四日

 十二月初九日

 十二月初十日

 十二月十一日

 十二月十二日

 十二月十三日

 十二月十五日

 十二月十七日

 十二月十八日夜

 十二月二十日夜

曾国藩家书卷之九

同治元年壬戌岁

 十二月二十二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

 除 日

同治二年癸亥岁

 正月元旦

 正月初三日

 正月初七日

 正月十一日

 正月十三日

 正月十八日

 正月二十日

 正月二十四日

 正月二十七日

 二月十四日

 二月二十日

 三月初六日

 三月十二日

 三月十四日

 三月十六日

 三月十八日

 三月二十一日

 三月二十四日

 仝 日

 三月二十九日

 四月初一日

 四月初三日

 四月初六日

 四月初十日

 四月十六日

 四月二十一日

 四月二十四日

 四月二十七日

 五月初二日

 五月初四日

 五月初七日

 五月初九日

 五月十四日

 五月十六日

 五月二十一日

 五月二十四日

 六月初三日

 六月初六日

 六月初十日

 六月十二日

 六月二十七日

 七月初一日

 七月十一日

 七月十五日

 七月二十一日

 五月十二日

 五月十四日

 五月十五日

 五月十六日

 五月十七日

 五月十九日

 五月二十三日

 五月二十五日

 六月初一日

 六月初四日

 仝 日

 六月初九日

 六月初十日

 六月十一日

 六月十四日

 六月十六日

 六月十九日

 六月二十日

曾国藩家书卷之十

同治三年甲子岁

 七月初四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二十四日

 七月二十九日

 八月初二日

 八月初四日

 八月初五日

 八月初九

 八月十四日

 八月二十日

 八月二十四日

 八月二十六日

 九月十四日

 九月二十四日

 十月初五日

 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十六日

同治四年乙丑岁

 正月十四日

 正月二十四日

 正月三十日

 二月初五日

 三月初四日

 三月初七日

 三月十八日

 四月十五日

 四月二十四日

 五月初五日

 五月十五日

 五月二十五日

 闰五月二十四日

 六月初五日

 六月十五日

 六月二十四日

 七月二十五日

 八月初六日

 八月二十五日

 九月十六日

 九月二十五日

 十月初五日

 十月十五日

 十月二十五日

 十一月初五日

 十一月十六日

 十二月初六日

 十二月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同治五年丙寅岁

 正月初六日

 正月十五日

 二月初一日

 二月初四日

 三月初五日

 三月十六日

 三月二十六日

 四月二十一日

 五月初三日

 五月十一日

 六月初五日

 六月十二日

 六月二十三日

 七月初三日

 七月初六日

 七月十六日

 七月二十四日

 八月初十日

 八月十二日

 九月初六日

 九月十二日

 十月初六日

 十月二十三日

 十月二十六日

 十一月初二日

 十一月初七日

 十一月十二日

 十二月初六日

 十二月十二日

 十二月十八日

 十二月二十日

 十二月二十二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

同治六年丁多口岁

 正月初二日

 正月初四日

 正月初十日

 正月十二日

 正月二十二日

 正月二十六日

 二月初三日

 二月初五日

 二月二十一日

 二月二十九日

 三月初二日

 三月初七日

 三月十二日

 四月十二日

 四月二十日

 五月初一日

 五月初五日

 五月十二日

 五月二十一日

 六月初六日

同治九年庚午岁

 十二月二十一日

同治十年辛未岁

 正月二十五日

 二月初七日

 三月初三日

 三月十七日

 四月初一日

 五月初十日

 六月二十七日

 七月二十六日

 八月初十日

 九月初十日

 十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初八日

 十一月十七日

附: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卷上

咸丰六年丙辰

 九月念九夜

咸丰八年

 七月二十一日

 八月初三日

 八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五日

 十月二十九日

 十二月初三日

 十二月十三日

 十二月三十日

咸丰九年

 三月初三日清明

 三月二十三日

 四月二十一日

 五月初四日

 六月十四日

 八月十二日

 九月二十四日

 十月十四日

咸丰十年

 闰三月初四日

 四月初四日

 四月二十四日

 十月十六日

 十一月初四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

咸丰十一年

 正月初四日

 正月十四日

 正月二十四日

 二月十四日

 三月十三日

 四月初四日

 六月二十四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二十四日

 八月二十四日

 九月初四日

 九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十四日

 十二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

 正月十四日

 二月十四日

 三月十四日

 四月初四日

 四月二十四日

 五月十四日

 五月二十四日

 五月二十七日

 七月十四日

 八月初四日

 闰八月二十四日

 九月十四日

 十月初四日

 十月十四日

 十月二十四日

 十一月初四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十四日

曾国藩家训卷下

同治二年

 正月二十四日

 二月二十四日

 三月初四日

 三月十四日

 五月十八日

 七月十二日

 八月初四日

 八月十二日

 十二月十四日

同治三年

 六月二十六日酉刻

 七月初七

 七月初九日

 七月初十日辰刻

 七月十三日巳刻

 七月十八日

 七月二十日

 七月二十四日

同治四年

 闰五月初九日

 闰五月十九日

 六月初一日

 六月十九日

 六月二十五日

 七月初三日

 七月十三日

 七月二十七日

 八月十三日

 八月十九日

 八月二十一日

 九月初一日

 九月十八日

 九月二十五日

 九月晦日

 十月初四日

 十月十七日

 十月二十四夜

 十一月初六日

 十一月十八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

同治五年

 正月十八日

 正月二十四日

 二月十八日

 二月二十五日

 三月初五日

 三月十四夜

 四月二十五日

 五月十一夜

 六月十六日

 六月二十六日

 七月二十一日

 八月初三日

 八月二十一日

 九月初九日

 九月十七日

 十月十一日

 十月二十六日

 十一月初三日

 十一月十八日

 十一月二十八日

 十二月初一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

同治六年

 三月二十二日

 三月二十八日

 五月初五日午刻

同治九年

 六月初四日

同治十年

 日课四条

试读章节

曾国藩家书卷之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岁

二月初九日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已收到否?后于二十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二十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

到京在长郡会馆卸车。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信。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

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剃发,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没后,加太子太保衔。其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切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一变。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

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岁

四月十七日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

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仅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盛。

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未定案。

梅霖生同年因去岁咳嗽未愈,日内颇患咯血。同乡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在县城发信已经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兰姊以何时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母将穷迫难堪;竞希公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孙国藩去冬已写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补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而况楚善八叔同胞之亲、万难之时乎?孙因念及家事.四千里外杳无消息,不知同堂诸叔目前光景。又念家中此时亦甚艰窘,辄敢冒昧饶舌,伏求祖父大人宽宥无知之罪。楚善叔事如有说法之处,望详细寄信来京。

兹逢折便,敬禀一二,即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P1-3

序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在世时即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曾国藩本人作为封建时代的道德模范,他的家庭不管风云变幻,朝代更迁,始终保持着简朴严谨的家风,后代也多有建树。而他的治家思想,就表现在《曾国藩家书》中。

1872年,曾国藩逝于两江总督任上。三年后.光绪帝亲自下诏,其门人李瀚章、李鸿章等30多位达官士绅奉诏将其生前著述编辑成书。光绪己卯年(1879年),《曾文正公家书》由传忠书局刊刻出版。编者李瀚章官居湖广总督,而校刊者李鸿章则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二者又都是曾国藩的门生,可以接触第一手资料。因此,一百多年来,尽管《曾国藩家书》曾多次出版,而传忠书局刊刻的这一版本,则因其编辑之严谨、校刊之精良以及编校者之声望、地位而始终享誉非凡。

我们整理出版的这部《曾国藩家书》,以光绪己卯年传忠书局本为底本(家书十卷,家训二卷,共十二卷),收录了原刻本所有文章。本书仍以原书编年体为序。原书无目录,今已加上。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通假字保留原貌,不常见异体字则改为通行字.并加以现代标点以适当今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