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张
俊红编的这本《修身之道》是劝诫青少年要有修身养性是散文集。共分九部分:仁爱亲善:仁者爱人,则万物同春;守静致远: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慎独无忧:戒慎恐惧,莫见乎隐;治心雅量:尽其心,知其性;厚德载物:豁达大度,人生广博;自省节律:自强者必自律;定性圆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虚怀谦逊:虚心恭敬,身为鼎镇;中庸和谐: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修身之道/青少年快乐成长智慧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文茂//张俊红 |
出版社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茂、张 俊红编的这本《修身之道》是劝诫青少年要有修身养性是散文集。共分九部分:仁爱亲善:仁者爱人,则万物同春;守静致远: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慎独无忧:戒慎恐惧,莫见乎隐;治心雅量:尽其心,知其性;厚德载物:豁达大度,人生广博;自省节律:自强者必自律;定性圆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虚怀谦逊:虚心恭敬,身为鼎镇;中庸和谐: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内容推荐 《青少年快乐成长智慧文库》从浩瀚文海中汰繁去芜、披沙拣金,选取古今中外名篇之精华,集时代感强、饱含真情、蕴涵哲理、触击心灵的经典美文于一体,优美真挚、青春灵动、高雅睿智。由文茂、张俊红编的这本《修身之道》就是这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修身”话题的散文。 目录 一、仁爱亲善:仁者爱人,则万物同春 仁者爱人,则万物同春 仁爱,建立和谐的纽带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善念,是万善之门 加强自身修养,永存仁爱之心 仁义者,存善念,有善举 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做个乐善好施者 雪中送炭济人难 二、守静致远: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 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 非宁静无以致远 从静中观物动 静里寿延长 心境宁静以致远 不为荣誉名利所倾倒 心在静中,是非利害视同虚无 顺其自然,追求人生美妙与智慧 安于淡泊生活 人性之静,人心之静 静坐,守默,省事 欲变化气质,须先坚卓之志 至静以宁其神 静坐观心 三、慎独无忧:戒慎恐惧,莫见乎隐 慎独,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君子慎独,自持自制修忍功 巧用意志力,戒除不良习惯 快乐的心态让人生更绚丽 凡事乐观豁达,报以微笑 愉快的笑颜能开解人的烦恼 追求开心快乐人生 幽默乐观,化解片片愁云 宁静和谐才能内心无忧 学会感恩,享受美好生活 自觉抵御各类诱惑 孔子坚忍,不怨不忧 贬屈自仰,坚韧不拔 坚韧卓绝,慎终如始 四、治心雅量:尽其心,知其性 心安茅屋稳 轻一轻富贵之心 有放心,而不知求 方寸之心千过万罪 清心寡欲,知足者常乐 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理义悦心是安乐境 存其心,养其性 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 总为功利看不破 雅量以兴,默足以容 五、厚德载物:豁达大度,人生广博 豁达大度,人生广博 心胸坦然地面对一切 宠辱不惊,用理智来控制感情 以宽厚大度唤起真诚和理解 宽容就等于爱自己 得饶人处且饶人 善于谅解他人 大人不计小人过 拓开胸襟克服嫉妒心理 厚德才能载物 做人要厚道 谦恭礼让为做人的上策 敦厚做人,以真诚打动人心 做人需要知恩图报 忠厚仁义,力戒顽嚣狡诈 宽厚之心善待有错之人 经商需要以忠厚为本 六、自省节律:自强者必自律 吾日三省汝身 认识自己的无知 突破心灵的范式 先无得罪于冥冥 目中有花,万物皆妄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性体 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清廉自守者虽贫荣 无欲无私自刚强 洁身自爱是修身养性的根基 崇俭戒奢,才能拒绝腐蚀 自强者必自律 加强自制,约束自我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厚我 七、定性圆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 一个枯竭的案例 心普万物而无心 大烈鸿猷,常出悠闲镇定之士 知止而后有定 宁吾真体,养吾圆机 得破财色名位 八、虚怀谦逊:虚心恭敬,身为鼎镇 谦逊是人生的一种美德 谦恭有度乃君子之道 骄横不恭乃人生之大敌 虚怀若谷不自骄 傲慢是愚蠢之人的自负行为 轻浮急躁使人一事无成 虚心恭敬,身为鼎镇 九、中庸和谐: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锋芒不露,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巧妙暗示,保全面子不伤人 善用情感,争取对方的心 顺风使船,让对方接受你 善用你的聪明财智 小聪明千万耍不得 三思而行,避免鲁莽出错 遇事冷静,切莫情绪失控 能屈能伸成大事 保持冷静、自信处理问题 懂得“难得糊涂” 学会放弃是种大智慧 试读章节 静里寿延长 相信每个人都有寂寞而无处言说的时光,或者每个人也都有卧床不起,两眼直望天花板的经验。静卧越久,人变得越慵懒,而思维则越动越勤快。平日里不曾想到过的人和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平时无暇思索的问题,有如海浪,一波接一波,在思维中撞击;平时不曾有过的情感,像雷电一样,震撼着接近麻木的心灵。 静坐的真谛在于思,思的目的又在于一个“悟”字。悟的境界是追求对人生、宇宙的价值、意义的深刻把握。这种终极追求的实现,就是解脱,而解脱也就是自由。禅宗追求的自由,是人心的自由,或者说是自由的心态。静坐,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去思考生活,体会生活。我们每天来来回回匆忙地奔走,大街上到处晃动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日子,在奔忙中驶过…… 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份宁静的空间去思考。一个人静静地独坐、沉思。在寂静中聆听寂寞,聆听心灵最真实的回音。生活需要回味,需要咀嚼。生活中能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已越来越少。静思中,往事如咖啡,点点滴滴地溶化。静思中,人世间的一切庸俗、浅薄、虚伪、喧闹都被过滤掉,留下的只有完美和永恒。静思中方能显现完美,静思中方能体味幸福,静思中方能沉淀情感,静思中方能洁净心灵。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静心,那么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可以静静地、悠闲地完成。我只希望自己不要活得太仓促,希望能拥有一颗静的心,静静找寻生活中的美丽,用心细细品尝,并能把喜悦的刹那、感动的瞬间,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去勾勒,用跳动的音符——文字去描绘。闭上双眼,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幻想,去体味那些感动的瞬间。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他必定会说出静语,说出自己的感动。静心,静语。暂时摆脱一切繁杂,专心于自己的所喜所好、所作所为,让智慧在孤独的星空中光芒闪烁,让思想进人一种脱俗而不羁的境界与风度——一直觉得,若能找一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静思考,时时看看美丽的苍穹,时而品品手中的香茗,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再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静静的,想想白天,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好了。 悟,能够给人留下更加广阔的心灵空间。悟是一种幸福,它给生活增添了一个美丽的港湾。佛陀说:人生有108种烦恼。于是,念珠有108颗,需要捻过108颗念珠,意味着一个完整的人生必定要经历108种烦恼;念佛要108遍,意味着人生在经历这108种烦恼的同时,也要学会认识、了悟它们;而那敲钟要108下,也许佛陀是要告诉我们,在经历了那108种烦恼,并认识和了悟了它们之后,还要学会释放它们,忘记它们,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享用那个“静”字。突然想到了南宗六祖慧能的那首:菩提本无树…… 以上是一位名叫孙宁的同学谈他的静中之思。 静坐可以不局限于任何时间、地点、场合,任何时候只要你真的想静坐,就可以立即尝试。情绪纷扰的时候就静坐一下。最好是每天坚持静坐一段时间。在地铁里,在候车室,在公交车站,在课问休息时,在卫生间里……在所有这些场合,我们也许都可以使自己静坐或半静坐,我们要使自己的心永远处于随时可以静下来的状态。不过要注意,静坐并无统一的方法,每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不同时刻,遭遇到不同的生活问题时,需要解答的心灵问题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该怎样静坐,从什么角度进入静坐。 有些人静坐时感觉甚好,但一回到现实意境全消。应该说,静坐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途径,有很多问题单靠静坐是不能解决的。同时静坐的成效,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我们平时读书以及对古人修身思想领会的程度,正视自己性格缺陷的程度,对自我审查解剖的程度,等等。如何使自己的静坐真正有成效,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探讨,历代学者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今天我们看《二程遗书》、《二程粹言》、《朱子语类》、《传习录》、《明儒学案》这一类儒学论著,时常为当时人在静坐、修身、践履方面的努力而感动。难道千百年来古人在静坐修身方面积累的大量经验,不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借鉴的宝贵财富吗? 亲爱的朋友,听了上面所讲的这么多,你是否愿意尝试一次10分钟的静坐?时间长短不是绝对的,关键是静坐时要专心一意,不可有丝毫懒散或懈怠。每次静坐前最好事先略加准备,让自己的每一次静坐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想一想在静坐时如何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或者针对自己性格中的一个缺陷而思,或者想一想如何克服自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期望你能把静坐这个功夫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固然,对于修身来说,仅仅静坐是远远不够的,但没有静坐又绝对不行。不能肯定每一次静坐都能给你带来收获,但可以肯定,保持静坐的良好习惯,对自己的人生利莫大焉。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围炉夜话》) 在平淡中建立持久的感情,在宁静中体验生命的永恒。但愿我们通过静坐,从过去的梦中醒来。 P27-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