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却不受欢迎。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负责任”惹的祸吗?“负责=任”有错吗?
我们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对“责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很多人把责任等同于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了。实际上,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责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责任成果。本书对组织和个人都具有实践指导作用,为组织和个人的成功从“责任”的角度提供方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责任决定一切(附光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唐渊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却不受欢迎。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负责任”惹的祸吗?“负责=任”有错吗? 我们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对“责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很多人把责任等同于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了。实际上,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责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责任成果。本书对组织和个人都具有实践指导作用,为组织和个人的成功从“责任”的角度提供方向。 内容推荐 责任体系=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责任成果=>责任决定一切 责任文化是国家、政府、企业、团体乃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书对组织和个人都具有实践指导作用,为组织和个人的成功从“责任”的角度提供方向。 目录 第一章 天下兴亡 责任在我——责任文化的核心 第一节 古往今来话责任 一、天下为公是最高境界 二、社会责任是最高标准 第三节 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责任意识——想干事 二、责任能力——能干事 三、责任行为——真干事 四、责任制度——可干事 五、责任成果——干成事 第二章 选择责任 选择机会——责任意识的塑造 第一节 我负责,我成长 一、责任=机会 二、机会在身边 三、成功源于责任 第二节 负责任的误区 一、“这不是我的事!” 二、“这不是我的错!” 三、“这不能怪我!” 四、“又不是我的错!” 五、“你要负责任!” 六、“我没有能力负责任!” 七、“我负责任没用!” 八、“我已经负了责任!” 第三节 尽职尽责的心态基础 一、心存感激地工作 二、不为薪水而工作 三、爱岗敬业地工作 四、自动自发地工作 第四节 责任力是领导力的基础 一、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是负责任 二、领导者要建立责任团队 第五节 责任重于泰山 一、责任是不得不做的事 二、工作是为了一份责任 三、负责任要有献身精神 第六节 全方位增强责任意识 一、责任因人而在 二、责任因人而异 三、百分百负责任 第三章 责重山岳 能者当之——责任能力的提升 第一节 责任包含能力 一、拿能力说话 二、你的木桶能装多少水? 第二节 学习提升能力 一、学习是一贯的 二、充电要有针对性 三、先作为后地位 四、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节 拯救你的潜能 一、做最好的自己 二、突破自我设限 第四节 技巧烘托能力 一、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 二、注重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会说话才会办事 第五节 精力也是能力 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二、生命在于运动 第六节 是孔雀就开屏 一、出列——让大家认识你 二、出列——亮出你的实力 三、出列——不要脱离队伍 第四章 知行合一 落实责任——责任行为的实践 第一节 多做一点 一、多做不吃亏 二、下班是工作的开始 第二节 用心一点 一、用心就是全心全意 二、“用心”从“心”开始 第三节 勤奋一点 一、懒惰,受伤的是自己 二、没有天生的懒人 三、请君听我《明日歌》 第四节 高效一点 一、快鱼吃慢鱼 二、集中注意力 三、列出计划表 四、不要瞎忙乎 第五节 合作一点 一、合作就是力量 二、散沙变拳头 三、众人划桨开大船 第六节 理性一点 一、不要带着情绪解决问题 二、压力就是动力 三、驾驭你的情绪 第五章 令行禁止 保障责任——责任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有“圈”才有安全 二、“潜规则”不可取 三、创新勿忘规则 第二节 纪律就是战斗力 一、纪律保证胜利 二、不听话就该挨“鞭子” 三、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节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有服从才有运转 二、服从不是卑微 三、服从不是盲从 四、先“服”后“从” 五、职场“三八” 第四节 不要触碰高压电 一、有些事情绝对做不得 二、避开职业高压电 第五节 用制度保证制度 一、好的制度才有好的效果 二、有章必循才会循章有效 三、完善制度才能长效管理 第六章 责任落地 重在结果——责任成果的获得 第一节 什么是成果 一、态度≠成果 二、职责≠成果 三、苦劳≠成果 四、过程≠成果 第二节 对成果负责 一、坚守承诺 二、没有借口 三、外包思维 四.决不放弃 第三节 一对一责任 一、大家做=没人做 二、责权利=好结果 第四节 成功有要领 一、坚决完成任务 二、思路决定出路 第五节 赏罚适其法 一、小信成则大信立 二、杀贵大而赏贵小 三、多给萝卜少施棒 四、及时兑现莫逾时 责任之歌——责任文化主题歌·唐渊词曲唱 后记 快乐尽责 精彩前行 试读章节 一、“见利思义”的适用性 从本质上讲,社会责任是组织作为组织公民应该履行的重要义务。先秦儒家“见利思义”的要求可以视为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底线标准。例如,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追求更多的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无可厚非的,而“见利思义”标准则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道德约束,构成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外部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不能以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受损为代价,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思想使组织能够较容易地确立“见利思义”的道德底线,使得“见利思义”的思想境界比较容易达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任何组织只要愿意设身处地地站在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可以达到这一标准。 二、“义以生利”的适用性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建立在利人才能利己基础上的开明的自利,使得社会责任建设变成组织内生性的需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请给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他的这一思想与先秦儒家“义以生利"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构成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一般标准。这也是本书倡导的“责任等于机会”、“成功源于责任”的责任理念。 这种建立在互利基础之上的一般标准是组织社会责任建设最重要的标准,构成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石,原因在于:这种标准为大多数组织所接受,同时,也只有为大家所真心接受,才能真正实现组织与其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三、“义以为上”的适用性 先秦儒家“义以为上”的思想境界可以视为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最高标准。 这种最高标准为人所景仰,对于组织来说,如果能够出于纯粹利他的动机而主动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这是相当高的境界了,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我们所推崇和鼓励的。 数十年商海沉浮,李嘉诚始终坚持一条人生准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是怀着这样的人生准则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李嘉诚“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一直没有止步,事业也越做越大。1958年开始,李嘉诚涉足房地产业,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使“长江”集团成为第一个控制英资大行的华资财团。1986年,李嘉诚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过半数股权,现在他的经营范围已经发展到全世界五大洲。驰骋商海五十多年,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到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华人首富宝座,对于做人和做生意,李嘉诚形成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富贵”之后,他没有高高在上,不是时时处处想着怎样从工薪阶层“获取暴利”,而是怀着一种朴素的悲天悯人之心,想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一直用最少30%的时间,尽心尽力热心于公益事业。在1980年创办了李嘉诚基金会,用以支持教育、医疗、文化以及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先后捐资逾20亿港元,该综合性大学设有医学院及5所附属医院。此外,基金会还推行了一系列的医疗扶贫计划,其中包括为残疾人装配义肢、扫盲复明行动和为唇腭裂孩子免费做手术,同时还在全国施行“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服务对象是贫苦无助的晚期癌症患者。李嘉诚的责任观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获得了社会各界对他发自内心的尊敬,他自己也从中收获了人生的快乐。 “义以为上”这一标准本质上是对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即资源和利益从组织本身转移到其利益相关方手中。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标准很难成为现阶段组织社会责任实践的普遍适用标准,原因在于:各种组织都有自身需求,只强调单纯的奉献,与组织的本质是相冲突的,只有有效地平衡利人与利己的关系,组织才能深入、持久地发展。一味强求依照最高标准行事,履行社会责任对众多组织,尤其是对企业组织来说反而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变成一句空话,最终会破坏组织社会责任的实践。P5-7 序言 了解唐渊,是因为他对科教公益活动的热心参与。唐渊出于对北京大学老校长周培源先生的崇敬之情,在周培源基金会的公益培训中担任讲师,于是便有了我们相互认识的机会。 后来唐渊请我写序,我欣然应允。一是因为上述工作关系,二是因为对年轻人社会责任心的欣赏。基金会同仁们对唐渊的评价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责任”的内涵。 十年来,唐渊传播责任文化的工作颇有成效,他致力于“让每一个中国人做到负责任”的人生使命让很多人感动。近年来唐渊的演讲很受欢迎,立意独特,内容精彩。毕竟演讲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他决定以出版物的方式与读者分享关于责任文化的研究成果。纵览《责任决定一切》一书,感觉亮点很多,尤其是他把“责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认为责任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和责任成果,强调每个人都要“为责任而工作”等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近闻唐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责任之歌》已经录制完毕,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随书发行,可望作为团队执行力训练的参考曲目,谨此表示祝贺。 愿此书倡导的责任文化伴随着《责任之歌》传遍华夏大地。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 林钧敬 后记 负责任是一种快乐!责任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乐的承担责任,是“我要”负责任,而不是“要我”负责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快乐尽责,活出精彩,成就未来。人人尽责,人人快乐;人人尽责,企业繁荣;人人尽责,国家昌盛! 责尽心安,苦中有乐,这是一种深刻而朴实的人生体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快乐便会在辛苦付出中不约而至。尽到了人生的责任,便活出了人生的精彩。责任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升华。 优秀的职场人士会告诉你:“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出色地完成工作!”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快乐是人们固有的一种激昂、美好的情绪,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快乐责任,人人成为传播责任文化的“责任使者”,那么这样的责任团队就能所向无敌。 我们要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首先就要从责任教育开始。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都没有,那素质又从何谈起呢? 中华民族是历来讲责任的:早在上古时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中华祖先的伟大尽职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致力于做好自身事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行动,有效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赢得了世界的好评。中国人的责任文化必将永远延续下去。 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人要发展,人的发展首先是素质的提高,而负责任是优秀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到负责任,才是中国的强国之道。责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马虎不得!当中国富强,可以骄傲地对全世界人民承担令人满意的国家责任时,将是中国人民最快乐的时候。 把“责任”作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文化,按照组织责任文化建设的步骤把突出“责任”个性的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将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融入组织各项工作当中,渗透在组织各项管理活动当中,有力地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最终改善组织绩效,这是组织责任文化建设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进一步进行责任文化管理的必经途径。 负责任的员工才是合格的员工! 负责任的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 负责任的管理者才是合格的管理者! 负责任的经理人才是合格的经理人! 负责任的企业家才是合格的企业家! 负责任的组织才是合格的组织! 缺乏“责任”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让我们时刻听从责任的召唤。 如果有一个时刻,需要你去负责任,请对自己快乐地说一声:“这是我应该做的!” 书评(媒体评论) 责在人先,利居众后。 黄炎培 责任心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 马云 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爱默生 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 科尔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