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在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增值有用性进行系统研究,寻求交易成本理论对内部审计服务范围,进而对内部审计增值有用性方面作出新的有价值的诠释。中心问题确定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否正向影响内部审计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范围,进而正向影响内部审计对企业增值的有用性。
本书将交易成本理论与内部审计实务相融合,既使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又使内部审计研究找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交易成本存在的行为性假设前提是机会主义行为和有限理性,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重点关注企业内控制度的完整性、风险管理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正是通过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减少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企业高级管理层决策的有限理性程度并以此克服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对企业增值的有用性。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理论基础的坚实性。在进一步归纳和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交易成本理论与内部审计目标的趋同性进行系统分析,对交易成本理论运用于内部审计研究作出了理论上的解读,借助权变理论研究范式,铺就一个分析内部审计服务对企业增值有用性的坚实理论基础。
二是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借鉴量表修正和纯化程序,设计并完善了相关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技术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相关假设。本书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克服了内部审计领域公开研究数据缺乏、定性分析盛行等现实困难和状况,为未来开展内部审计实证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论支持。
三是解决问题的实用性。管理学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内部审计对企业增值有用性问题也不例外,它是一个集现实性、基础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重要课题。
序言/1
摘要/1
第1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2 研究意义/5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思路与内容/6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9
2.1 内部审计职能研究综述/9
2.2 内部审计服务对企业增值有用性研究综述/14
2.3 交易成本理论在内部审计研究中的应用述评/23
第3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26
3.1 内部审计服务增值有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26
3.2 模型要素的选择/31
3.3 交易成本维度、内部审计服务范围与增值有用性之间的关系/35
3.4 结构关系模型与研究假设/40
第4章 研究设计/43
4.1 量表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43
4.2 量表指标和题项的选择/44
4.3 量表正式调研前的评价与修正/54
4.4 正式量表的评价与修正/58
4.5 最终修正量表总结/78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79
5.1 样本分布情况及特征的描述性分析/79
5.2 构面之问相关关系分析/80
5.3 整体模型分析/86
5.4 模型的跨样本检验/91
5.5 实证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实践意义/98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00
6.1 研究工作总结/100
6.2 主要创新点/100
6.3 研究的局限性/102
6.4 研究展望/103
参考文献/105
附录1:内部审计深度访谈半结构化提纲/112
附录2: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内部审计服务对企业增值有用性影响研究问卷/113
附录3:整体结构模型的LISREL程序/118
附录4: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119
附录5: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一个内部控制前沿的评价/127
附录6:价值感知、客户满意度与内部审计业绩——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133
附录7:内部审计师对外部审计报告的评价:一个串联推断模型应用/139
后记/149